多式联运“一单制”正在打开高效物流新大门
近日,随着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多式联运“一单制”首单货物从博兴站缓缓启运,山东物流领域迎来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标志着铁路全面推行多式联运“一单制”业务在齐鲁大地成功落地。这一创新举措为山东打开了物流高效发展的新大门,其影响深远广泛。
多式联运“一单制”业务打开高效物流新大门。
据悉,该批货物为“博兴—青岛港—南沙港”铁水联运饲料共15车,实行“门到港”“一单到底”。在中铁集装箱运输有限责任公司、信风(宁波)海运物流有限公司协助下,济南局集团公司多式联运“一单制”首单货物成功发运。
打通运输堵点。多式联运“一单制”,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一份多式联运运单或提单,实现客户一次委托、费用一次结算、货物一次保险、全程运输由单一经营人负责的服务模式和组织机制。以往,不同运输方式间换单手续繁琐,企业需要在各个环节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费用成本也因多次结算而居高不下,运输数据难以共享,货物安全更是缺乏统一保障。如今, “一单制”货物实行优先配车、优先挂运、优先运输,“一单制”模式将阻碍逐一精准化解,实现货物“门到门”的高效运输。
提升物流效率。以此次博兴站启运的货物为例,以往货物在不同运输方式转换时,可能需要在各个转运节点等待装卸、办理繁琐手续,运输时间被大幅拉长。而现在,凭借“一单制”,货物从博兴站出发,经铁路运输至港口后,无缝衔接海运,全程运输时间大幅缩短。对于企业而言,时间就是金钱,高效的物流意味着资金周转加快,能在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这不仅有助于本地企业降低物流成本,增强产品竞争力,还能吸引更多外地企业选择山东作为货物集散地,促进区域间的贸易往来更加频繁。
推动经济发展。山东作为经济大省,制造业发达,进出口贸易活跃。高效的物流体系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一单制”的推行,让山东的产业与国内外市场的连接更加紧密。例如,山东的钢铁、化工、农产品等优势产业,其产品能够更快速、便捷地运往全球各地,推动山东制造走向世界。同时,也有利于吸引更多优质资源流入山东,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风笛高歌,多式联运“一单制”高效、便捷、创新,为行业提供了又一可借鉴的样本。近年来,全国各地都在积极探索多式联运的发展路径,山东此次成功实践,为其他地区在解决运输方式衔接、信息共享、政策协同等方面提供了又一宝贵经验,有望推动全国多式联运行业向更高水平迈进,助力以四通八达的铁路网为主干构建起更加完善、高效的现代化物流体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