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信息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资讯 > 钢铁 > 正文

整合大年 钢企迎来盈亏平衡新周期

来源:证券时报 作者:王小伟 时间:2023-03-08
导读:中国钢铁工业连续20多年雄居世界第一宝座, 一次又一次刷新了人类历史上单一经济体最大钢铁产量纪录。并购整合潮与产业周期律双浪叠加,这个十万亿级市场在2023年将翻滚出什么样的浪花,如何锻造和强化产业韧性,都值得期待。

   
 图虫创意/供图 王小伟/制表 翟超/制图

      经历去年的“至暗时刻”后,2023年的钢铁产业正从盈亏平衡的新窗口探出头来。证券时报记者从多家钢企和钢贸商处确认,今年以来钢材价格试探性上涨频现,量价、开工率、库存等指标都出现向好趋向。

  如果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推动上一轮钢铁产业实现困境反转的核心力量,那么并购整合则正在成为新一轮钢铁企业熨平周期的重要工具。今年被视为钢铁产业整合进一步深入的大年,原材料话语权、市场化技术创新、价格波动平抑,都被寄予厚望。

  盈亏平衡新周期启幕,市场对持续性更为关注。

  多数被访者认为,需求端的后续变化将决定钢铁市场运行动能与盈利成色。也有被访者表示,从供给侧改革开始,钢铁产业就进入“上挤下压”的新阶段。产能和需求双面夹击之下,钢铁企业如何在整合热浪和全国统一大市场大潮中顺势而行,将是摆在面前的重要课题。

  进入盈亏平衡新区间

  “2月公司螺纹纲贸易量突破万吨,螺纹市场需求已恢复到去年的七成。拉丝材需求也较好,今年华南地区月消费量同比增加了2万多吨。”华南地区一家从事北材南下业务的民营钢贸商对证券时报记者介绍。

  上游钢厂也正在进入“金三银四”的传统需求旺季,多个品种量价齐升。河北某钢厂负责人李伟介绍,今年终端采购趋向活跃,公司螺纹钢价格反弹。“此前我们对高炉停产检修,今年闷炉再度点起,开工率回升。整体来看,产品综合报价比去年底上调了150元左右,4月报价多数平盘,也有品种小幅涨价,加上成本控制较好,多数产品已能实现盈亏平衡或盈利。”

  全国钢铁市场也进入量价温和回升的新周期。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月下旬重点钢企粗钢日均产量222.02万吨,旬环比上升6.09%,同比上升6.8%;重点钢企钢材日均产量225.98万吨,旬环比上升10.01%,同比上升8.1%。兰格钢铁网数据显示,2月份,兰格钢铁全国钢材综合价格均值为4467元/吨,较上月上涨52元/吨;3月6日,均值再度上涨到4563元/吨,较去年底的涨幅已超过5%。

  今年以来,我国制造业和建筑业PMI指数重回扩张区间,基建、地产、汽车、机械等积极因素都拉动了钢材需求。“存量和增量都在发挥需求端作用。比如基建投资,不仅有大量新项目开工,部分前期受疫情影响的建设项目,也在形成需求量,加上资金供应和财政政策的支持,今年钢材市场供需形势正在改善。”前述钢贸商表示。

  这给去年业绩承压的钢铁产业带来了喘息机会。

  2022年,中钢协重点统计会员钢铁企业总体营收65875亿元,下降6.4%;利润总额982亿元,下降72%。A股上市钢企中,2022年业绩预告的逾50家,除了3家预增外,12家净利预减,11家首亏,且亏损规模基本都在10亿元级别,部分钢企盈利水平创出十年最低。

  这是上一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善了行业发展环境后,钢铁行业再次面临艰难局面。中钢协党委书记、执行会长何文波直言,去年中国钢铁行业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极为严峻,行业运行也遇到了较大的困难和挑战,整体呈现出需求减弱、价格下跌、成本上升、利润下滑的运行态势。

  环保限产、成本高企、销量下滑,钢铁产业成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的折射镜。在资本市场中,钢铁股遭遇业绩与估值的“戴维斯双杀”,鞍钢、河钢、新钢、首钢等20余家公司市净率小于1。

  “随着盈亏平衡进入新区间,笼罩钢企的阴霾正在消散,钢铁产业从至暗时刻的门口探身。”李伟表示。

  整合大年 推升行业集中度

  2022年,钢铁业整合马不停蹄,宝武控股新钢、鞍钢重组凌钢、沙钢收购南钢等消息纷至沓来。尤其是中国宝武和鞍钢集团两大巨擘的重组,演绎了产业整合“双生花”。

  以中国宝武为例,通过联合重组马钢、太钢,多个年份一年并购一家千万吨级别的钢铁企业,使宝武跨入“亿吨时代”,坐稳世界粗钢产能第一的宝座。同时,宝武整合方向也从横向联合,向产业的纵深领域扎根,迈向深度整合新阶段。中国宝武董事长陈德荣曾表示,通过联合重组和专业化整合,宝武实现了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兼并重组使钢铁企业集中度不断提升,2022年钢铁行业CR10超过了42%,相较于2015年提高了8个百分点。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范铁军认为,大幅提升产业集中度,压缩市场主体数量,可以有效促进产业协调发展,增强行业自律能力,更好地应对市场需求变化,维护钢铁行业平稳运行。

  兰格钢铁研究中心主任王国清也对记者表示,钢铁行业下行时期是整合重组的重要窗口期。这有利于减少无序竞争、平抑价格波动。同时,尾部企业整合也有利于其聚焦细分领域,提高对上下游的议价能力,从而弱化行业的周期性。

  市场预期是,这种整合趋势将在2023年持续。论据之一是地方规划。以钢铁重镇唐山为例,到2025年,这里的长流程钢铁企业数量将控制到20家以内。

  论据之二是产业规律。在市场竞争加剧、行业低迷的情况下,企业之间的盈利水平、负债率和抗风险能力将出现分化,兼并重组的步伐将不断加快。

  钢企对于整合所带来的产业重塑充满信心。

  宝钢股份曾在互动平台表示,未来随着行业CR10达到50%甚至60%,产业格局有望发生实质性改变,从而合理优化上中下游产业链的利润分配格局。届时,相信钢铁行业市值会有合理的回归。

  不过李伟对整合趋势也有不同看法,“钢企盈利预期强化或会提高整合难度;之前整合会否结出示范性果实,更值得期待。”

  整合并非仅仅关系到行业利润,供应链和攻克前沿技术也是两大核心指向。

  铁矿石是横亘在钢铁市场老生常谈的话题。钢铁产业量价回升,意味着进口的铁矿石数量也将处在高位。在投资者互动平台,包括柳钢股份、凌钢股份等钢企在内,被投资者认为“独木难支”,被问及会否考虑与同行在铁矿石进口方面合作的事宜,包钢股份等公司则明确,拟委托矿业集团进行铁矿石采购谈判。

  “钢铁业通过战略性重组,并进行有效整合,有利于通过集中采购,获得国际铁矿石市场采购的话语权。”范铁军认为。

  产业整合后的技术创新也被市场寄予厚望。长期以来,钢铁主要下游需求是房地产和“铁公基”,一旦这些产业面临断档,钢铁需求也会有空档,因此多年难破“周期魔咒”。

  “不能等待周期,而是要寻找新的赛道和应用场景。”王国清举例,在高端制造领域,航空航天、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新能源装备、高性能机械、装配型建筑等,都是新兴的市场空间。

  在去年上市钢企普遍下滑的背景下,以高端和新型应用市场为切入点的钢企却保持了相对优良的盈利水平。以华菱钢铁为例,品种钢占比的提升使公司盈利韧性增强,子公司汽车板公司、华菱衡钢经营业绩还创出历史最好水平。

  这种转型并非易事。李伟认为,在“钢厂-钢贸商-终端市场”模式下,钢厂到市场的传导机制较慢,切换产品赛道迟缓。“在钢贸商垫资模式下,部分钢厂面对下游新需求,具有延续传统同质化模式的惯性。”

  在范铁军看来,我国钢铁行业存在着“拼规模、抢效益、赚快钱”的惯性思维模式,通过不断扩大规模、摊薄生产成本来抢占市场。这一方面容易造成产能过剩和企业亏损,另一方面也不容易指引企业发力高端。并购重组将成为破题的新契机。

  “钢铁企业开放度已经越来越高,和市场端交流也更频繁了。”王国清这样描述钢企变化,大型优质钢企拥有更大的研发空间,与市场需求对接得更好;小型落后企业更倾向于维系,在引进高端设备和人才方面,缺乏应对能力。“整合将给技术升级和创新带来很大变化,比如,宝武在‘双碳’方面布局很早,且效果显现。整合之后,就有望从集团延伸到旗下更多子公司。”

  全国统一大市场 加快构建

  整合大潮也面临一些掣肘。记者从两独立信源处获悉,去年,某大型国有钢企没能“收动”某地方钢铁企业。当地政府认为,虽然遭遇周期性低谷,但当地更倾向于自己将属地钢企困境反转、做大做强。

  李伟分析,不少地方在200到400公里的钢铁产品销售半径内只有一家钢厂。作为当地的重要支柱产业,关系到当地创收和就业,也关系到当地政府考核。此前钢企间的重组多为国有企业和行政性重组,后期市场化的并购效用有望显现,但也会面临更多影响因素的介入。

  何文波认为,钢铁行业联合重组有了一些进展,但距离产业结构调整目标仍有距离。“市场化原则下的兼并重组是可以通过要素资源的优化整合进一步释放生产力的,需要进一步消除非市场的法律障碍和政策障碍。”

  在何文波看来,如何实质性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构建过程,是进一步打开重组之门的金钥匙。“应该创造条件让企业集团在不同区域各类要素资源,包括产能、能源、排放等,都能够自由流动,让这些资源向优势产能、优势产线集中,以此来获取更高效、更节能、更环保的协同效益。这需要打破地方保护,破除市场分割和地区封锁,积极推动跨地区、跨所有制的联合重组。”

  去年建材行业的一次行政处罚,引发市场对于统一大市场的广泛关注。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依据《反垄断法》,对陕西省水泥协会组织13家水泥企业达成并实施垄断协议的违法行为作出行政处罚,共处罚款约4.51亿元,海螺水泥等涉及其中。

  “钢铁和水泥同属建材行业,但是后者市场化基因要强大很多。”李伟认为,钢铁产业有待更多地参与到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构建当中,以进一步打破壁垒,驱动新一轮供给侧改革。

  在王国清看来,核心问题还是如何理解“大市场”。

  “钢铁产品的标准化、市场化程度还是比较强的,市场对产品定价认可度也较高。从流通格局来看,不同钢厂成本差异,导致全国流通大市场存在地区差异性。毕竟,北材南下,南材北运,都会大幅度增加物流成本。钢铁企业区域受限于物流辐射半径的情况,或仍将持续一段时间。”

  市场起色与持续性

  虽然钢铁产业向好迹象出现,但也有部分品种依然处于熊途。

  宏冶(江苏)科技有限公司主营不锈钢销售,该公司总经理杨鹏对记者介绍,前几年一开年公司新客户就以20%的环比增长,今年却没有新增客户出现。同时,老客户改行、破产陆续出现,留存的老客户订单量也从之前的备库存,到如今的按订单量的百分比采购。

  市场表现差异取决于供求和成本的不同。不锈钢材料下游主要包括机械设备、家电和室内装修,随着居民购房、购车、购家电意愿下降,太钢鑫海等不锈钢炼钢项目去年来又陆续投产,市场供大于求难以缓解。此外,锂电抢夺下,不锈钢原材料镍的价格处于高位,也使钢厂不锈钢生产效益不高。

  “去年3月,全球不锈钢龙头青山控股卷入逼仓事件后,不锈钢行情就没有起来。” 杨鹏介绍,宏冶科技从今年初开始在钢厂的每月期货单在原基础上减少40%订购量,同时向单一规格品种集中经营,以减少库存占比,应对持续亏损。

  同时,钢价整体反弹之后,市场开始对持续性的判断趋于谨慎。“从供给侧改革开始,钢铁产业就进入‘上挤下压’新周期:国家压产能,市场压需求。今年钢材价格有所起色,但整体仍在低位震荡。如果没有良好基本面的数据支撑,钢铁市场持续反弹的动能并不足。” 李伟表示。

  王国清也认同这一观点,“市场需求还处于淡旺季交替过程中。钢厂相对高位的成本、需求启动程度、盈利恢复情况,都会限制钢铁产量的释放空间。”

  市场主体也在不确定性中翘首。宝钢股份表示,全球经济活动普遍放缓,短期内钢铁行业下游需求依然低迷。预计随着后续刺激经济政策的出台,以及国内疫情影响的逐渐消退,中国经济有望整体回暖,期待带动钢铁行业需求底部回升。

  今年2月,中钢协开展巡回办公,征求企业意见,共同研究解决行业重大问题。何文波认为,中国钢铁行业拥有产业链布局相对完整、市场化程度相对较高、技术体系相对独立的产业优势,并且拥有制度有优势、政策有空间、市场有潜力、产业有基础、投资有方向、改革有目标的有利条件,这些在2023年都要充分发挥。

  中国钢铁工业连续20多年雄居世界第一宝座, 一次又一次刷新了人类历史上单一经济体最大钢铁产量纪录。并购整合潮与产业周期律双浪叠加,这个十万亿级市场在2023年将翻滚出什么样的浪花,如何锻造和强化产业韧性,都值得期待。

责任编辑:李坤城
全媒体热线 : 4000-5656-98
信息公开中物汇成帮助中心广告服务网站地图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3775637 │ 24小时新闻热线:010-83775637
Copyright © 2005-2020 现代物流产业网 版权所有 客服热线:4000-5656-98
《现代物流报》社有限公司授权 北京中物汇成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为现代物流报官网 管理方
www.xd56b.com和www.z56c.com两个英文域名同时使用一个主体网站
英文域名:www.xd56b.com   京ICP备19057590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7039号
英文域名:www.z56c.com   冀ICP备2020027852号-2
技术支持:现代物流报社技术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