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强需弱,钢铁行业业绩承压
增发万亿特别国债的消息,带动了近期黑色系商品上涨。
从10月24日起,煤焦钢产业链便出现了一轮反弹行情,螺纹钢、热轧卷板等钢材期货品种反弹幅度均超过300元/吨。
然而,由于成本端同步上涨,钢铁业的经营情况并未得到明显好转,整体依旧在盈亏平衡线附近挣扎。
在回复投资者经营趋势时,华菱钢铁本周指出“四季度以来,铁矿石、焦煤价格环比三季度分别上涨6%、16%,钢价小幅下跌,行业再次出现大面积亏损”。
另外根据Mysteel统计的247家钢铁企业盈利率看,本周(11月10日当周)仅有20.78%的样本钢企处于盈利状态。
虽然业内依旧存在平控所带来的产量压减预期,但是就中长期供需关系来看,现阶段还难以看到景气度反转的有效推动力,行业更多还是维持阶段性盈利、亏损不断交替的状态。
阶段性好转与分化
“与2018年、2021年盈利高点时的4000亿元以上利润相比,今年前三季度行业整体利润只有200亿出头。”兰格钢铁研究中心主任王国清介绍称。
以钢铁重镇河北为例,河北省统计局近期公布前三季度全省分行业规模以上工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显示,当期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营收为11700.47亿元,利润总额为27.13亿元。
以上两组数据,不难看出今年钢铁行业经营之艰难。
直至10月下旬,增发万亿特别国债消息出炉后,煤焦钢产业链品种才出现一轮明显反弹。
“宏观政策对市场信心、金融市场的提振较为明显,加之当时处于银十阶段,大中型企业产量环比下降等因素影响,带动钢材价格阶段性反弹。”王国清表示。
兰格钢铁提供的利润监测数据显示,11月3日当周,螺纹钢、热轧卷板即期毛利和按照两周原料库存测算的盈利均处于亏损状态,直至11月10日当周亏损幅度才稍有收窄。
不过,三级螺纹钢只是处于微盈状态,单吨盈利不超过20元,而热轧卷板仍然保持每吨100元以上的亏损。
这与上述Mysteel统计的样本钢企盈亏情况相似,经营情况环比小幅好转,但是盈利企业占比依旧较小,整体改善幅度较为有限。
需要指出的是,不同类型企业今年经营趋势差异较为明显,具备成本优势或者产品结构优势的大中型企业表现相对稳定。
以相关上市公司业绩为例,虽然受到行业景气度下降的影响,绝大多数上市钢企盈利同比下滑,但是各自降幅差异较大。
比如宝钢股份、中信特钢和华菱钢铁,当期净利润均超过40亿元,同比降幅不超过20%,而马钢股份、鞍钢股份同期则出现了15亿元以上的亏损。
“行业的分化是由需求分化引起的,以螺纹钢为代表的普钢需求萎缩明显,但伴随中国制造业高端化转型,少数几家头部企业竞争优势更加凸显。”华菱钢铁指出。
反观该公司,由于品种钢比例和产品直供比例较高,向下游成本传导能力更强,仍然可以保持较好的盈利水平。
此外,对于四季度以来行业内再次出现的大面积亏损,华菱钢铁则表示“公司仍然保持相对较好的盈利水平”。
短期存上涨动力
结合当前开工率走势,以及平控政策潜在影响,目前部分机构认为短期钢价仍存一定上涨动力。
卓创资讯监测的高炉开工率数据显示,11月9日我国高炉开工459个,开工率为79.83%,这是自今年2月以来首次跌至80%以下。
“整体来看,今年大部分时间我国的高炉开工率整体处于近三年的新高水平。因此若想完成粗钢平控目标,11月和12月我国钢铁企业仍然面临较大的减产压力,未来钢材的供应或将持续收紧。”上述机构指出。
不过,对比历史数据可以看出,每当进入四季度,受到北方天气寒冷等因素影响,以上开工率均会出现季节性走低的情况。
另有业内人士反馈称,下半年部分省份提及平控限产,但是大概率不会采取“一刀切”的方式进行,同时还要考虑到钢铁业稳增长的因素,预计平控政策对压减供给端的空间较为有限。
需要指出的是,多数周期性行业在经历长期亏损后,其供给端多会出现市场化的产能出清,相比之下钢铁业已经低迷已久,但是供给侧产能刚性仍存。
“钢铁行业具备体量大、资产重、企业多等特点,自身调节能力相对较弱。”上述业内人士指出。
与上一轮景气周期相比,近几年行业内部产能置换较为明显,技术上的创新使得自身生产能力并未出现明显下降,同时很多产能也通过技改实现了超低排放,“与2017年以前相比,可供淘汰的落后产能数量大幅减少。”
相比之下,下游需求端近几年却发生了显著变化,作为重要支撑的地产行业未来更可能出现的是恢复性的好转,而难以与前几年的需求高点相比。
供需关系,才是导致近两年钢铁业始终维持低迷的核心因素。
对于今年市场,在中钢协11月初组织的行业高质量发展培训班上,参会人士更是将本轮行业下行总结为“有史以来,首次消费量下行、产量下行、价格下行、效益下行叠加”。
不难看出,目前行业正面临着供给端去化难,需求端缺少显著增量刺激的问题,而在供、需两端均无重大变化,以及相关驱动力缺失的条件下,钢铁行业的景气度改善空间也会十分有限。
接下来,无非是继续在盈亏平衡线附近波动,阶段性亏损与盈利交替出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