浊环水水质攻关 智破水电能耗“壁垒”
“我们‘双管齐下’,瞄准能源降本开展的浊环水水质攻关成绩理想。近期,动力系统浊度、电导率、钙硬等指标分别提升至100%,不仅日工序可降低电耗10000KWH以上,而且水电两项就节约费用近11万元!”2月10日,在河钢集团张宣科技氢冶金公司动力作业区水泵组控制室里,组长张士博正在分享着攻关成果。
“太好了,浊环水水质稳定不仅可以延长设备使用寿命,还能保障竖炉产量稳定提升,真是‘一举两得’,我们一定做好攻关总结!”副组长魏素清笑着回应道。
今年以来,河钢集团张宣科技氢冶金公司聚焦氢冶金吨成本再降100元目标,围绕水系统生产工艺参数优化和关键技术,算好能源账,积极开展结构性降本控费攻关,用空前的手段降能耗、降费用,多角度出发发掘工序能效提升潜力,推进水系统全工序降本攻关,而近期完成的“动力系统浊环水水质攻关”正是他们新“领命”的降耗课题。
既要保证生产稳定,又要降低能源成本。面对这个棘手难题,班组技术骨干魏素清第一时间与技术质量科、设备环保科组成联合攻关小组开始靶向攻关。通过细致分析大家发现,氢冶金水系统在生产中设计使用配套的浊环水对系统中含粉尘的各类工艺气体进行降温、洗涤以及进行除尘使用,水通过脱气、除泥和加药处理后实现重复循环使用。但浊环水对含粉尘的气体进行降温、洗涤后,便携带了大量的脱氧球团粉尘,不仅不易溶于水,且流动性差、易沉淀堆积。为此技术骨干召开紧急会议,紧锣密鼓展开氢冶金浊环水系统技术优化“攻坚战”。
任务急、水质要求高,在保证水单耗稳定的前提下,魏素清与其他技术骨干分别从各自擅长领域开展行动,一组为设备攻关组,从管路工艺优化入手,针对可能出现的水流反向冲击阻力的影响,有针对性地进行旁通泄压管路改造,同时增加导流集液装置,极大地提高浊环水系统的生产效率。第二组为技术攻关组,由青年工程师李勇龙带队,通过增加梯级用水等方式,对浊环水水质中的浊度、电导率、钙硬等指标进行攻关。借助“事前—事中—事后”的全流程管控“网络”,浊环水水质从去年10月份的90.3%、70.9%、85.3%分别提升至今年2月份的100%,水系统检修时间每月可平均减少48小时,合计节约各类能源费用近40.3万元。
“别人攻不下难题交给他们,我放心!干起活来,那股不服输的劲儿,是真的出色!”氢冶金公司动力作业区作业长袁晓东骄傲地说。
在时间的维度上,该公司动力系统攻关团队还有着超乎寻常的使命感和紧迫感,今年他们将深化SOP管理,积极推动工艺思维与岗位共鸣,继续营造技术创新“试验田”,推进完成QCW水系统独立改造项目,改造后能减少新水补充 200-300 t/天,可实现生产阶段节电 8640 kWh/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