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改设备 切割更精准
在张宣科技特钢公司板坯连铸产线,板坯连铸作业区作业长李玉祥站在切割车旁,他手握改造图纸,目光在图纸和设备之间来回扫视,仿佛在与切割车进行一场无声的对话。
切割车是板坯连铸生产中的关键设备,其切割精度直接影响铸坯质量。原气缸限位装置限位控制精度不高,导致切割车在运行过程中经常出现位置偏差,影响板坯切割质量。
为解决这一难题,李玉祥带领技术团队深入研究切割车的运行要求和气缸特性,自主设计了一种全新的气缸限位结构,采用多螺母调节方式,通过第一螺母、第二螺母和第三螺母的配合来实现对气缸推杆的精准限位。
气缸限位装置改造是提升板坯切割车切割精度的关键一环。改造开始后,李玉祥仔细核对每一个细节,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影响改造效果的因素。“第一螺母、第二螺母、第三螺母的配合精度是关键,大家一定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安装。”他一边叮嘱,一边亲自示范。
在切割车的气缸旁,技术团队成员用扳手轻轻拧动螺母,调整着螺母与气缸之间的配合间隙,确保每一个螺母安装得当。改造完毕后,调试工作拉开序幕。李玉祥的目光紧紧锁定在推杆上,他仔细观察推杆的运动轨迹。随着切割车的气缸缓缓动作,气缸推杆在启动的瞬间微微颤抖了一下。“停!第二螺母松一点。”李玉祥根据运行情况指导职工进行微调。经过一次次调整、运行、再调整、再运行,气缸推杆限位控制精准,切割精度准确。
气缸限位装置的运行稳定性如何?李玉祥并不满足于此,他迅速组织技术团队开展稳定性测试。在切割车连续运行时,气缸发出均匀的嗡嗡声,技术团队成员紧紧盯着气缸的运行状态,不时地记录下数据。“连续运行过程中,气缸限位装置表现稳定,没有出现任何异常抖动或偏差。”在数十次试验后,技术团队成员得到一致的结论。
“今天的改造非常成功,新限位装置极大地提高了切割车的运行效率和切割质量,预计每年可降低备件费用12.8万元。”提起本次改造,李玉祥信心满满地介绍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