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信息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资讯 > 供应链 > 正文

数字化赋能,开创绿色物流与供应链未来

物流行业开展2021年“全国节能宣传周和全国低碳日”主题宣传活动

来源:现代物流产业网 作者:未知 时间:2021-08-25
导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重庆长安民生物流股份有限公司  总经理助理、首席数字官、智慧物流推进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高级总监  廖家华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特别是2020年9月,习总书记在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郑重承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物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产业,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物流需求持续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8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能源消费量约4.36亿吨标准煤、二氧化碳排放量约7.7亿吨,其占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和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比重分别为9.2%和7.8%。为了落实党中央“碳达峰、碳中和”战略部署,物流行业肩负着实现碳减排的重要使命。   

  GLCC:请简要描述长安民生物流的业务布局、业务模式、经营状况?

廖家华:公司成立于2001年,2006年在香港联交所创业板上市,主要涵盖整车物流、零部件物流、备件物流、国际物流、非汽车物流、生态圈六大业务。在全国拥有全资子公司6家、合资公司9家、分公司12家,主要为长安系、一汽、东风、长城、吉利、威马、特斯拉、保时捷、舍弗勒、博世、宝钢、沙伯基础、海尔、恒都等近千家国内外知名企业提供全方位物流服务,现已成长为中国大陆技术领先、规模位居前列、极具影响力的第三方汽车物流服务商及综合物流服务商。

公司承载着“创新物流服务,创造美好生活”的企业使命,致力于成为“世界一流的绿色智能供应链物流科技公司”,在汽车物流、非汽车物流和物流生态圈三大领域,提供共享仓、循环取货、集并对流、循环包装、信息系统、技术体系等方面的物流产品。

目前,公司正大力推进“1136敢创事业计划”,全力实施“三省一增”的“服务领先战略”,着力打造“高技术、高活力、高效率、高品牌、高质量”的“五高”长安民生,打造供应链综合服务能力,推动产业链实现“数字化、绿色化、智能化”。

  GLCC:绿色物流是物流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和新经济增长点。绿色物流是需要协调企业内部不同部门业务和人力以及协调企业上下游合作商的系统工程,请详细介绍下贵司在绿色物流方面开展的工作?例如管理制度(管理组织机构、管理制度、绿色物流发展规划、标准化建设、绿色物流信息统计、绿色物流宣传与培训等)、绿色设施设备(运输车辆、标准化托盘和周转箱、新能源叉车和吊车、装卸设备、绿色包装、库区节能节水设备等)、绿色运营管理(能源管理系统、可再生能源利用、能耗结构调整、数字化技术、优化组织模式等)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如何?

 廖家华:在管理制度方面:在技术维度成立绿色技术与包装技术科,负责绿色物流技术标准化的建设,助力公司实现“世界一流的绿色智能供应链物流科技公司”奋进目标,构建国际领先的高质高效、一体式智能化的绿色物流体系。

绿色设施设备方面:在新能源车、绿色包装、智能节能仓储设备等方面一直在进行有益探索,比如最近我们就在组织相关部门开展经营车辆及物流设备投资策略研究,充分探索零部件物流、整车物流、备件物流业务环节涉及的牵引车、飞翼车、厢车、小客运车等运输车辆的绿色化,尝试LNG运输车、新能源运输车、氢燃料运输车等配送车辆,逐步扩大新能源车的使用比例,降低物流对环境影响的过程,实现节能降耗的效果。

绿色运营管理方面:在数字化技术方面,重点开展推动业财一体化、办公无纸化、循环取货无纸化等系统建设,打造“数字化”头号工程,实现节能减排。

 GLCC:国家提出“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的战略目标,必将带来社会经济各领域低碳转型的重大变革,物流行业也不例外。贵司认为未来绿色物流在企业发展规划中的定位与布局是怎样的?贵司如何理解“碳达峰碳中和”对于物流行业和企业发展的影响?是否参考国际国内标准核算企业碳排放情况,开展碳资产管理并参与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否制定碳减排目标和具体措施,或加入国际减排承诺行动等?

廖家华:碳达峰、碳中和是为了应对气候变化提出的行动目标,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与地方经济发展、传统行业转型、新兴领域前瞻性投资、以及个人消费观改变等多方面问题紧密相关,作为物流企业,必将承担起社会责任,将绿色技术上升到公司级重点工作,将业务经营目标与绿色指标相结合,确保高质量发展。

参考国内标准核算企业排放情况,长安民生物流全年的主要碳排放来源(电、柴油、汽油、天然气)共计排放CO2约9409.23tCO2e,其中用电的CO2排放量最高,占71.19%,柴油占比24.64%,虽然未纳入控排企业,但基于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总体目标,积极派总监、骨干员工参加碳资产管理培训,及通过行业论坛、峰会、政府网站等积极探索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可行性,并从汽车物流“运包仓配园”五大业务场景制定碳减排措施及制定目标。

  GLCC:企业在运营过程中是否受到来自甲方货主、政府和社会对于绿色发展的关注与要求?具体要求表现在哪些方面?

廖家华:重庆出台了《重庆市2021年度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重庆市支持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激励措施(2020年度)》等办法,鼓励新能源汽车在我市的推广应用,并在座谈交流、调研访谈过程中,呼吁企业发展绿色物流。

  GLCC:贵司开展绿色物流行动中,绿色模式与传统模式相比,绿色模式在经济性、竞争力、美誉度等方面的优势与不足?未来企业在运输设备、可再生能源项目、管理制度和系统、数字化技术等方面具体开展哪些绿色物流项目?开展绿色物流项目的主要动力和顾虑体现在哪些方面?有哪些意见和建议?

廖家华:在开展绿色物流行动中,绿色模式与传统模式相比,绿色模式肯定是大势所趋,同时相比传统模式更经济,也实际运作中更具竞争力,比如循环取货、循环包装等循环经济。但是,现阶段绿色物流不可避免也存在一些劣势,部分绿色技术尚处于研发阶段或小范围试点,在经济性上存在一定的劣势,离大规模应用还存在一定距离,比如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短、充电难、充电慢,氢能源汽车燃料电池过于昂贵等。

我们是一家物流公司,能耗较高的主要是运输车辆和仓储转运设备,从两个方面开展绿色物流项目,一是大力引进先进节能汽车、电动汽车以及氢动力运输车,库房设备如叉车全电动化,并引进智能化设备,如无人仓、AGV、立体库、无人叉车等,通过清洁能源设备+智能调度+机器学习,实现提效降碳;二是数字化建设方面着手,构建核心业务关键价值链全程数字化能力,打造“核心自主可控”技术能力,达成公司智慧物流2.0(智能化物流)目标。

绿色技术、绿色物流是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的关键实现路径,我们作为有责任有担当的企业,必将牢记使命,将绿色物流纳入企业重点工作,响应“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助力公司实现“世界一流的绿色智能供应链物流科技公司”奋进目标,构建国际领先的高质高效、一体式智能化的绿色物流体系,实现低碳绿色运营。在此,我建议,在绿色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当下,我们每个行业、每个企业、每个业务模块都应该时刻关注与自身相关的绿色技术发展动态,对关键绿色技术进行高度关注,甚至参与其科学研究,挖掘可应用于自身业务的物流项目,在第一时间进度绿色技术应用,最大程度的减碳减排。

 GLCC:2021年8月23-29日为全国节能宣传周,8月25日为全国低碳日,围绕“节能降碳•绿色发展”和“低碳生活•绿建未来”主题,贵司是否有计划开展哪些方面活动?

廖家华:为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 发展理念,广泛开展节能降碳宣传教育,大力倡导绿色低碳生产 生活方式,促进公司全面绿色转型,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围绕“节能降碳, 绿色发展”主题,公司积极开展有关活动:

1.预计在8月23日-8月25日组织全员参加集团公司第二届节能低碳知识线上答题活动;

2.在公司信息大楼、食堂区域,利用公共宣传屏播放“节能降碳, 绿色发展”相关视频,制作“碳达峰、碳中和”相关海报全公司范围张贴宣传。

3.各分子公司根据自身实际开展专业培训、节能技改等活动,大力推广高效节能低碳的技术、工艺、装备和产品,同时积极探索使用微信、微博、视频等新媒体平台和新技术手段,创新宣传方式,线上线下结合,体现单位特色,提升宣传活动的参与度,增强宣传效果。

 GLCC:中国物流采购联合会绿色物流分会成立以来,紧紧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约束条件下的绿色物流发展目标,在政策推动、标准制定、行业研究、交流平台、宣传推广、示范引领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2020年分会牵头起草的《企业绿色物流评估指标》、《物流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两项行业标准正式在国家发改委立项,2021年底将完成编制,欢迎贵司对标准提供宝贵建议。对于分会的工作,您有什么诉求和建议?

廖家华:希望协会发挥企业与政府之间的桥梁作用,推进政府加快出台绿色物流发展的配套政策,比如,针对绿色循环包装、新能源车辆购置、充电设施配套等出台支持政策,鼓励企业积极发展绿色物流,帮助物流行业积极向绿色物流转型升级。

 

 

责任编辑:李思远
全媒体热线 : 4000-5656-98
信息公开中物汇成帮助中心广告服务网站地图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3775637 │ 24小时新闻热线:010-83775637
Copyright © 2005-2020 现代物流产业网 版权所有 客服热线:4000-5656-98
《现代物流报》社有限公司授权 北京中物汇成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为现代物流报官网 管理方
www.xd56b.com和www.z56c.com两个英文域名同时使用一个主体网站
英文域名:www.xd56b.com   京ICP备19057590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7039号
英文域名:www.z56c.com   冀ICP备2020027852号-2
技术支持:现代物流报社技术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