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邮资上调引争议
新加坡邮政近日表示,从10月9日开始,因受到消费者需求变化和数字化影响,邮件量下滑,公司提高标准普通邮件资费,从31新加坡分调至51新加坡分。此次上调是新加坡邮政自2014年以来最大幅度的邮费涨幅。这也引起业界对新加坡邮政30年前开始的私有化改造进行反思。
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是新加坡邮政和电信转型的关键时期。1982 年,新加坡邮政服务局与新加坡电信管理局(TAS)合并;1992年,新加坡电信私人有限公司(Telecommunications Private Limited)公司化;2003年,新加坡邮政公开上市。
1992年,时任新加坡通信部部长的Mah Bow Tan在批阅新加坡电信管理局法案时说,邮政当局需要创新和竞争,对邮政服务局进行公司化改造将有助于其利用这些变化带来的机会,像快递公司一样在同一领域竞争。
当时,也有人对邮政服务私有化表示过担忧。时任新加坡Jalan Kayu SMC区议员的Heng Chiang Meng直言,电信和邮政部门之间存在区别。
而Mah认为,随着电子产品和计算机的出现,邮政服务的性质将发生更快的变化。他还强调对邮政机构进行公司化改造是一种国际趋势,新西兰和马来西亚等国也已经走上了类似的道路。
面对2022财年核心邮政和包裹业务亏损1580万新加坡元的困境,新加坡通信和信息部相关负责人Tan Kiat How支持了上述涨价行为。他指出,2022财年,新加坡邮政整体盈利,但超90%的利润主要来自物流业务和海外投资,其核心业务在大幅亏损。他认为,即使邮资上涨,其资费相比日本和美国仍然相对较低。在日本邮寄25克以下的信件收费为84日元(约合0.78新加坡元),在美国邮寄28.4克以下的信件,每件收费0.66美元(约合0.91新加坡元)。不过,新加坡邮资的上涨预计主要会对企业用户产生影响,因为这部分客户占新加坡邮政信函业务的80%,而个人用户每月平均邮寄不到1封信。
2020财年和2021财年,新加坡邮政拥有更健康的盈利表现。因此,有分析质疑,新加坡邮政的利润去了哪里?不应该出现这样的局面:在形势好的时候,利润被股东拿走;当收入下降时,消费者去承受涨价之痛。在提价的同时,新加坡邮政也要开始反思,公司化如何确保1992年时作出的公共服务承诺得以落实,如何在商业利益和公共服务之间达成平衡。
但仅通过提高邮资也未必可以改善新加坡邮政的财务状况。分析称,如果客户选择更多的电子替代产品和服务,邮资带来的收入增加可能无法填补信件数量加速下降导致的缺口。据报道,新加坡邮政还将投资于其国内邮政和包裹业务的转型,以提高效率和服务质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