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信息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资讯 > 宏观 > 正文

《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发布 物流行业数智化转型风潮再起

来源:中国汽车报网 作者:李亚楠 时间:2023-03-16
导读:对于物流企业来说,如何把握住数字化机遇,充分发挥数字经济的新优势,是下一阶段竞争的关键。

      数字化转型已成为物流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其中明确指出,建设数字中国是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有力支撑。
  数字经济风起云涌,各行各业都在加速步入数字化时代。作为国民经济的“血脉”,物流数字化发展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由路径,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对于物流企业来说,如何把握住数字化机遇,充分发挥数字经济的新优势,是下一阶段竞争的关键。
  
物流数字化势在必行
  近年来,我国物流产业保持快速增长,总体体量持续扩容,发展质量显著提升。然而,由于产业布局、标准化及物流信息化建设不够完善,我国物流行业仍存在“多、小、散、乱”的问题。
  公开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17.8万亿元,同比增长4.4%,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为14.7%,远高于发达国家社会物流(8%~9%)的水平。这也表明,我国物流行业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方面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与此同时,电子商务、新零售等新模式的崛起,使物流业务激增,消费端对于物流服务时效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加之人口红利退潮、一线用工紧缺等因素,对物流体系的运转带来极大挑战。
  在此背景下,国内物流行业对于智慧物流的需求愈发旺盛,向数字化、智能化进阶,已成为物流行业转型升级的“先手棋”。
  “物流数字化转型能够打破资源信息孤岛,实现万物互联,也能打破传统物流运营困境,助力其走上降本增效的转型之路。”物流行业专家孔震指出,数字化转型不仅是物流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也能为其产业链和供应链的自主可控、安全高效提供极大支撑。因此,推进物流数字化建设是大势所趋且刻不容缓。
  事实上,近年来,国家层面高度重视物流行业数字化转型,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
  例如,2022年1月,国家发改委印发的《“十四五”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规划》中提出,加快发展智慧物流,积极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智能装备,提升物流自动化、无人化、智能化水平;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中要求,支持数字化第三方物流交付平台建设,推动第三方物流产业科技和商业模式创新,培育一批有全球影响力的数字化平台企业和供应链企业,促进全社会物流降本增效;此次《规划》的发布,指明了我国数字化产业的发展方向,对物流行业数字化发展也具有深远意义。它不仅可以带动传统物流要素向数字化转型,奠定数字化基础,也能将局部、碎片化的数字资源对接协同,打破数据孤岛、信息孤岛,让货运平台企业在更广阔的舞台,更好地发挥资源整合的作用,推动物流行业转型升级。
  在国家加大支持力度的同时,各地政府也陆续出台鼓励措施,引导和扶持物流企业数字化转型。其中,京津冀地区以北京市为先导,打造国家智慧物流示范区;江浙沪地区则在供应链物流支撑体系方面发力,着重优化智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物流仓储规划布局;大湾区享有资金优势,鼓励企业发展集约高效的物流智能设备,加速货、车、场等物流要素实现数字化,推动物流园的智慧化转型升级。
  “目前,数字货运平台的总交易额仅占整个公路运输市场的4%,这说明物流行业整体数字化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崔忠付表示,随着政策利好不断释放,智慧物流将迎来新机遇,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模式变革和价值增量,将重塑物流与供应链产业结构,激发数字经济新潜能。
 
 数字化转型成效初显
  物流数字化发展的机遇已然到来。对于物流企业而言,未来的竞争已不再单纯依靠业务扩张和“价格战”,而是专注于仓储智能化、平台信息化的深耕。可以预见,数字化是物流企业推动资源整合、流畅优化、组织协同,最终实现降本增效、提高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因此,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企业积极拥抱数字技术,加入数字化转型浪潮,以谋求更长远的发展。
  根据相关行业机构发布的数据,截至2022年10月,全国经营范围涉及数字物流的企业(包括在业、存续)达到1.6万余家。其中,新成立的数字物流企业占比从2018年的0.4%增长至2022年的2.02%;2020年数字物流市场规模为356.7亿元,到2022年增长至1280.5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70.86%,数字物流市场整体呈现高速增长态势。
  从2014年电子面单上线,到人工智能技术及数字化软硬件在运输、仓储、配送等传统物流诸多环节的应用,再到以阿里、京东、顺丰、“三通一达”为代表的电商快递企业大力发展智慧物流……近年来,基于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及物联网等底层技术,快递物流企业将数字化创新付诸实践,针对末端配送、干线运输、仓储分拣等环节的数字化、智能化解决方案不断落地。尤其是“前置仓”、“预售极速达”、“智能配送机器人”等物流行业独有事物的出现,已成为快递物流企业利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实现服务升级和提高消费者体验的重要表现。
  “智能仓储与AGV等各类机器人紧密配合,协作完成分拣、搬运等作业;电子滚动屏上,全国各地的即时交易信息和货车行驶动态实时更新;最后一公里环节,无人车满载大小货物,为消费者提供无接触服务。由此可见,提升服务效率,给消费者带来良好体验,数智化技术赋能必不可少。”孔震表示,当下物流行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趋势明显,企业通过数字化技术,盘活物流生态链上的各个环节,使其运转更加充分、高效。受益于此,“双11”、“6·18”等电商大促期间的物流配送已然不是难题,爆仓现象鲜少出现,快递包裹“分钟级”送达更是屡见不鲜。
  
无人化配送加速商业化进程
  物流数智化技术的研发与创新,已成为推动物流行业转型升级,提升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的源动力之一。如今,通过业界坚持不懈的科技攻关,我国在物流信息化系统建设、智能仓储、自动识别技术、数据挖掘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其中,人工智能技术及相关软硬件产品在运输、配送等环节的应用,有效降低了人力成本,提高了人员及设备的工作效率,同时也引发了物流企业对无人化、无接触化配送的新一轮思考与尝试。
  在物流领域,无人驾驶技术的应用场景更为丰富,曾经只在小范围测试运行的无人配送车,如今已在快递和即时配等应用场景中渐次落地。据悉,目前国内多个城市正在加快部署快递配送、商超配送、移动零售、餐饮配送的无人化服务,借助国内无人配送完整的产业链优势,相关企业在积极推动产业从测试示范向规模商业化过渡。与此同时,有越来越多的物流和整车企业开始进入无人配送领域,顺丰、中通和中国邮政等相继推出无人配送车辆;东风汽车、长城汽车、通用汽车、雷诺、上汽通用五菱等车企也宣布加大无人配送车辆的投入和研发力度。
  “从小范围试运行到多场景推广应用,无人配送正加速走向现实。”孔震表示,新冠疫情给物流体系带来的配送压力,是数字化技术加速“脱虚向实”的主要推手。在一些真实应用场景中,无人配送已迎来路权开放、商业化落地等方面的突破。虽然当下尚未实现大规模应用,但随着政策的推动及资本的持续加注,无人配送将在2~3年内迎来爆发期。在Robotruck方面,按照大多数自动驾驶技术公司给出的时间表来看,2023至2024年可实现限定场景的无人驾驶,2025年能够实现自动驾驶卡车的规模化应用。
  以无人机自动分拣、无人配送车等为代表的智慧物流设备,在提高物流效率、减少人员劳动强度等方面优势凸显,国家相关部委也对物流业数字化、智能化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明确将着力创造良好的政策条件和发展环境,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化设施设备与物流活动的深度融合。而此次《规划》的发布,更是为物流数智化发展明确了方向、铺平了道路。相信在国家有力的部署下,物流数字基础设备设施将实现高效联通,数据要素价值也能有效释放,为建立良好物流生态、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贡献力量。
 
 数字化转型仍存难题
  诚然,数字化赋能可为物流企业解决很多现实问题,但由于其仍处在初级发展阶段,物流行业转型之路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
  “数字化转型没有想象得那么简单。从现实情况看,信息不对称、部门协同难、人才培养难、系统实施难、效益显现难等,是物流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遇到的普遍问题。”广东某物流企业负责人刘志伟指出,我国物流链路涉及主体众多,不同行业、不同区域、不同群体间数字鸿沟还未有效整合,无法实现行业之间的数据互通,难以建立统一标准。另外,物流各环节处于“各自为政”的局面,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物流业的数字化发展。
  以物流园区为例,作为物流链条上作业的集中地,物流园区实现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对于推动智慧物流快速发展,解决行业面临的成本高、效率低、体验差等问题,具有关键性意义。在国家利好政策的助推下,智慧物流园层出不穷。但遗憾的是,大部分园区仅在传统模式的基础上,增加了视频联网、数字月台等自动化设备和功能,将信息化简单等同于数字化。据调查,公路物流园区的数字化投入仅占实际投资总额的9.2%(平均值);虽然有64.4%的物流园区搭建了物流信息平台,但缺少统一标准和规范,难以发挥数据集成共享的效用,存在平台建而不联、联而不通的情况。
  在崔忠付看来,物流数字化转型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第一,部分企业对数字化及数字化转型的认识不足,没有从战略角度明确数字化转型目标,空喊数字化转型口号;第二,物流企业目标不明确、路径不清晰,没有从实际出发,导致目标和实际情况存在严重断层,数字化转型步伐艰难。
  此外,崔忠付还提到,我国物流与供应链数字化转型的标准体系并不完善,也没有成功的案例和经验,对行业的指导作用有限。“目前,我国关于数据安全、数据确权、数据要素、市场交易的法律法规较为缺失,也没有形成完善的体系,这极大制约了物流数字化的发展速度。”他说。
  “企业要想打造数字物流生态能力,离不开数字技术、定制服务等方面的支持。”孔震表示,一方面,物流企业要精准把控物流全过程,提高仓储运输数据可视化程度,加强物流系统分析决策和执行能力;另一方面,要打通上下游企业的数据链和业务链,实现数据共享;通过挖掘企业资源差异化潜力的方式,在数字化道路上少走弯路。
  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传化集团董事长徐冠巨也指出,公路物流基础设施的数字化程度仍然较低。他建议,设立公路物流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重大专项支持,同时,尽快出台公路物流基础设施数字化标准,包括数字化园区顶层设计、行业标准及数据标准,从顶层设计引导数字化升级,并在重点项目建设中评选一批标杆示范项目进行推广。
  全国政协委员,京东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京东云事业部总裁曹鹏在提交的《关于加快数智化社会供应链建设的提案》中提出,我国供应链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较为突出,特别是在西部偏远地区,虽然包括生鲜农产品在内的地方特色资源丰富,但由于产业基础薄弱和财力不足,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现代化物流、智能仓储布局较为缺失,已经成为影响西部偏远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曹鹏建议,国家应加大对供应链基础设施建设和数字化改造的支持,推进偏远和农村地区的供应链和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产地仓、冷链及大型智能供应链中心等。他同时提出,地方政府在制定智能城市、产业集群和乡村振兴等专项发展规划时,应对供应链体系进行统筹布局、前置布局。
  “物流兴,则经济兴。物流高速增长的背后,是数字化转型的迫切需求。目前来看,推动物流数字化发展的企业仍然较少,在资金、研发投入包括专业技术人员的储备上,也存在明显不足。未来,需要依靠链条上下游各环节形成合力,甚至包括政府持续的关注和投入,才能真正意义上从物流大国转型成为数字化供应链强国。”孔震表示,智慧物流市场规模增长前景可期,整个物流产业链的数字化、智能化也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谁能在这一领域提早布局,掌握核心竞争力,谁就能在新阶段抢占领先位置。

责任编辑:李坤城
全媒体热线 : 4000-5656-98
信息公开中物汇成帮助中心广告服务网站地图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3775637 │ 24小时新闻热线:010-83775637
Copyright © 2005-2020 现代物流产业网 版权所有 客服热线:4000-5656-98
《现代物流报》社有限公司授权 北京中物汇成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为现代物流报官网 管理方
www.xd56b.com和www.z56c.com两个英文域名同时使用一个主体网站
英文域名:www.xd56b.com   京ICP备19057590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7039号
英文域名:www.z56c.com   冀ICP备2020027852号-2
技术支持:现代物流报社技术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