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产品质量提升中持续“掘金”
——张宣科技提质降本增强客户满意度工作侧记
今年以来,张宣科技牢固树立“质量是企业生命线”思想,积极开展IATF16949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发挥技术人员服务产线能力,优化生产流程,加强质量基础管理,推行标准化、规范化操作,严守工艺纪律,强化质量考核,通过关键指标优化、产品质量提升、减少废次损失等措施,在进一步降本控费的同时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市场竞争力。1—4月份,质量损失压降挖潜120.35万元,折合吨钢3.36元。
工艺优化持续增强客户满意度
“使用直径30mm水口,低过热度恒拉速浇注,液面波动小于5mm……”5月14日,1#电炉主控室里,特钢公司炼钢作业区副作业长史维成正在叮嘱岗位人员冶炼轴承钢GCr15的注意事项。
这批产品是为重庆某汽车零部件客户生产,将用于国内某知名品牌汽车发动机关键零部件凸轮轴制造。凸轮轴工作时需承受极大扭矩,因此对材料的要求很高,需要充分考虑用钢强度、韧性、耐磨性等因素,以保障发动机的性能和寿命。
今年以来,为确保产品各项指标满足客户需求,张宣科技制定下发了《产品质量提升计划》,从提升钢水洁净度,完善碳偏析控制,优化中包耐材质量、铸坯表面质量和内部质量等主要因素出发,强化质量过程管控,确保产品化学成分、气体含量和钢中夹杂物符合要求。“这也是IATF16949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史维成打定主意,从提升钢水纯净度入手,开展工艺优化攻关,让产品质量再上一个台阶。
钢水纯净度是指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的数量、形态和分布,它对钢材的强度和韧性等性能有很大影响,必须从原料配加、电炉冶炼、精炼等过程全盘规划。为使夹杂物降到理想水平,史维成带领团队成员进行了多次实验摸索,合理控制碳化硅用量,尽可能降低氧含量;降低开机过热度,减少夹杂物产生;改善流动,促进夹杂物上浮……一系列措施紧凑有力,攻关效果显著,4月份,轴承钢冶炼12炉,成材率提升至95.9%。
“GCr15轴承钢的工艺优化,不仅提升了产品质量,同时减少了带出品量的生产,4月份,质量损失压减3.38万元。”史维成十分欣慰。
工序联动稳步提升产品质量
5月15日,三棒产线,一根根圆钢整齐排列在精整收集链上,技术质量部轧钢技术室主任李东升正在仔细检查着这批刚刚下线的圆钢产品表面质量,观察是否有表面划伤。“4月份,为进一步降低质量损失和产品成本,我们开展了一系列提质降本攻关,效果十分明显,质量损失减少23.14万元。”李东升语带自豪。
一次顶锻合格率是反映产品实物质量的重要指标,当铸坯表面出现裂纹、划伤时,锻压就会开裂,成为产品表面质量缺陷。“因此,改善铸坯裂纹、避免轧制过程划伤是提升一次顶锻合格率的重要手段。”技术质量部质量提升小组经过多次研究讨论,详细制定了一份《铸坯质量提升攻关方案》,联合特钢公司建立“提高炼钢工序指标攻关”微信工作群,方便攻关小组人员及时沟通交流。“二冷室排风不畅、二冷水喷洒不均匀,都会使铸坯产生裂纹或气泡,为此我们对排蒸风机全部进行了更换,合理调整设备参数,改善排风量,减少二冷室蒸汽,同时加强二冷水工况维护,做好封堵,避免蒸汽跑冒,督促设备系统加强水质改善,及时更换水口,杜绝喷嘴堵塞现象……”谈起攻关措施,张晓峰滔滔不绝。
炼钢工序强势攻关,轧钢工序不甘示弱,紧随其后。“我们在轧线地辊衔接口处每隔两米加装侧向导轮,成品经过地辊衔接处时,就会在侧向导轮的辅助下顺利通过。”李东升也打开了话匣子,“同时加大检查力度,发现问题及时更换导轮,有效杜绝了工艺设施对产品的划伤点,为进一步提高一次顶锻合格率打下了坚实基础。”
多措并举见成效,4月份,张宣科技圆钢一次顶锻合格率提升至99.69%,成品表面质量合格率提升至99.89%,得到终端客户的高度评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