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循环新格局将重构我国现代物流体系
中国物流枢纽系列观察之一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长期战略调整。“双循环”的根本目的在于提升我国开发开放水平,加快推动中国市场成为全球市场,拓展不同区域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参与全球经济发展的广度、深度和韧度,提高中国对于全球战略要素资源的配置主导能力。
紧抓双循环发展新格局带来的物流体系重构机遇,对于城市枢纽地位崛起和战略能级提升具有战略意义。
开发开放 内陆枢纽城市蓄势待发
新发展格局下参与全球竞争,并不意味着出口加工模式的升级版,而是要将庞大的内需市场培育成全球市场,进一步提高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性、韧性和国际主导能力。
随着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成为全球市场,各类市场机会从海外摆在自家门口,与出口加工模式相适应的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关系都要重新调整。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产业逐步跟随市场机会向内陆地区转移,原本没有机会参与国际竞争的地区和企业融入到了区域供应链之中。
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本质在于提升中国经济参与全球竞争的广度、深度和韧度,随着产业转移到内陆地区,产业链的高级化和现代化水平得到提升。郑州作为内陆城市的典型代表,拥有良好的区位优势、便捷的交通网络、健全的工业门类,但是消费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优、多式联运不畅等问题也比较突出。双循环新格局下,郑州在现有交通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物流服务能力和枢纽地位,强化“空陆网海”四路协同,郑新欧班列、航空港综合实验区、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等物流基础服务平台的搭建大大提升辐射范围和国际通达水平,以空陆双港为核心的郑州国际交通门户枢纽大大提升,网络型物流企业和高端制造业在郑州聚集,形成了以富士康为龙头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以及高端装备制造基地,跨境电商产业连续第四年翻番式增长,已经成为国内第三大跨境电商基地,综合实力和产业竞争力显著增强。在高端产业的带动下,郑州航空口岸的货邮吞吐量首次超过60万吨,跻身全国前六、稳居中部第一。
“双循环”将会重构长期以来形成的“出口导向、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传统物流模式,带动一批对内对外双开放的物流枢纽崛起,形成与“双循环”相适应的现代流通体系。在区域物流新发展格局构建过程中,内陆地区相对于沿海地区的物流势能将会大大提升。城市物流枢纽将崛起为门户接口,串联“国内大循环、国际国内双循环”,成为国内国外双向开放、陆海联动的中枢。
多样化物流通道服务双向流通
长期以来,我国以港口主导、公路集散为特征的物流体系为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经济高速发展和国内企业参与融入全球供应链做出了突出贡献。但是出口加工模式下,我国不同地区物流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参与国际物流竞争的能力和水平有限,全国超过80%的集装箱生成量分布在距离沿海港口300公里的范围内,内陆物流枢纽地位普遍不高。
根据同济大学中国交通研究院联合有关机构发布的《中国城市物流竞争力报告(2020)》,我国城市物流竞争力分布不均衡,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强枢纽型物流城市较少,绝大多数城市物流竞争力偏弱。尤其是中西部城市的物流竞争力排名普遍落后于相应的经济排名,物流对城市经济发展的贡献度不足,没有发挥带动引领作用。
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必须打通国内生产、流通、分配到消费的各个环节,有效衔接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我国物流行业发展将呈现双向化、多样化、数字化的新特征。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中欧班列呈现出逆势爆发,去年累计开行班列1.24万列、运送113.5万标箱,分别同比增长50%、56%,综合重箱率达98.4%。中欧班列的成绩体现出当前物流流向双向化发展的特征,由出口加工模式下的自西向东流动为主,呈现东西双向、短程联动的新趋势,城市群、都市群之间的物流联系也更加紧密。
中欧班列的发展同样体现了物流通道多样化趋势,在海运物流大通道的基础上,陆上物流通道地位更加突出,精准对接区域发展战略,西部陆海新通道、长江物流大通道、丝绸之路经济带将发挥更大作用,多式联运发展潜力巨大。
此外,在信息技术支撑下,物流组织数字化不容忽视。物流与制造业、消费端的融合更加紧密发展,物流数据和科技成为物流组织优化的重要力量。
新发展格局将会对物流通道和物流枢纽的布局产生根本性影响,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向沿海为主导的组织体系将逐步演化为沿海与内陆、内陆与内陆的区域间、区域内、城市群的货物流向,影响物流枢纽功能与服务组织的变革。
图:物流竞争力排行前十强城市名单
资料来源:《中国城市物流竞争力报告(2020)》。
多层级物流枢纽支撑新发展格局
随着综合立体交通网络的完善,国际国内物流大通道越来越便捷,现代流通体系的痛点越来越集中于中转和末端两个环节,而这两个环节的空间载体都是物流枢纽,以城市为切入点完善物流枢纽布局,将成为构建现代物流体系、支撑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抓手。
郑州、南京、西安、重庆等地均提出大力发展枢纽经济,基于区域物流中心的新一轮枢纽经济之争已经开启。依托健全的物流服务网络发展枢纽经济也正成为综合立体交通时代城市发展的主导策略。
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城市物流枢纽既要提升区域一体化水平,进一步畅通内循环和微循环,拉动更多地区参与融入国内大循环,又要带动国内产业链的国际化和高级化水平,提升在国际大循环的价值链地位。
构建城市物流枢纽布局,要站在双循环发展新格局的高度,完善国际物流枢纽、国内物流枢纽、区域物流枢纽等多层级的枢纽体系,确保双循环体系安全、通畅、便捷。作为我国物流竞争力最高的城市,上海应发挥枢纽布局、营商环境、市场覆盖、国际物流等方面的全面优势,打造国际国内双循环战略连接门户,成为全球物流枢纽,带动我国产业价值链地位提升。重庆作为我国内陆地区物流竞争力最高的城市,应进一步完善渝新欧、长江黄金水道、陆海新通道等外向型物流服务体系,成为国际物流枢纽,提升西部地区产业的附加值水平。昆明和乌鲁木齐分别面向南亚、东南亚和中亚、西亚的辐射能力和中转优势突出,应该围绕打造区域供应链的中心,建设区域性国际物流枢纽。
物流枢纽城市应充分结合自身的优势和特色,一方面增强城市物流吸引力,通过成本优势、网络效应或者聚集经济,吸引原材料、劳动者、信息、资本等各类战略要素在本地集中,发展成为运输网络的中枢或重要结点,供应链物流产生、汇集、交汇的关键地域。另外一方面要增强城市物流的辐射力,通过便利的可达性和服务的可靠性,加速物流、资金流、人才流、技术流和信息流,不断提高对于周边地区的扩散效应,促进腹地经济增长,带动枢纽城市所在区域物流网络体系的能级提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