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中央企业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取得积极成效,从日前发布的央企“十四五”期间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取得各项成果看,“十四五”以来,国资央企战略新兴产业投资大幅提升,相关投资年均增速超过20%,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人工智能+”专项行动累计布局应用场景超过800个,数字化转型行动打造了智能工厂1854个。当前,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十五五”规划编制加速,多家央企明确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作为打造第二增长曲线重要方向,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未来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张玉卓9月17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近年来,国资央企把科技创新作为头号任务,全面践行新型举国体制,以更大的力度集聚创新要素、完善创新体系、激发创新活力,取得了积极进展和重要成效。
张玉卓从“强”“高”“优”三个方面来概括成果:“强”主要是体现在创新实力明显增强。“十四五”以来,中央企业持续加大投入力度,有效汇聚内外部创新资源,科技创新的“硬实力”明显提升。从研发投入看,中央企业研发经费年均增长6.5%,已经连续三年每年投入超过1万亿元,去年达到1.1万亿元。其中,基础研究投入占比是8.8%,这样去年就有接近1000亿元投入了基础研究。从科研平台看,累计建设了国家级研发平台474个,打造了国家技术创新中心8个,中央企业牵头的全国重点实验室有91个实现重组入列,这占全国的1/6。从科技人才看,中央企业拥有研发人员144万人、占全国的1/5,中央企业还拥有两院院士219名,人才支撑更加有力。“高”,主要体现在创新效能不断提高。国资央企紧紧围绕重大战略需求,构建“融入国家总体部署、组织央企合力攻坚、推动企业主动突破”的三层联动攻关体系,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比如,积极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牵头或者参与22个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承担了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中60%的标志性产品研发。加快建设原创技术策源地,在量子计算、生物科技等领域,累计布局策源地97个,取得了一批原创性、引领性成果。打造创新联合体升级版,聚焦集成电路、工业母机等方向,与800多家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国企民企,共同开展研发攻关。主导产学研融通创新,牵头产业科技创新战略联盟479家,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2.5万个,优势互补、相互赋能。
来源:人民网
作者:杨曦
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袁野:
加快打造一批引领未来竞争的新兴支柱产业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9月17日上午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袁野在会上表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中央企业实现布局结构优化的“必选项”,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十四五”期间,特别是党的二十大以后,国资央企把发展战略新兴产业作为一项牵引性的、全局性的工作,深入实施中央企业产业焕新、未来产业启航、“AI+”等专项行动,持续加强新领域新赛道布局,可以说力度空前,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第一是产业格局为之一新。中央企业聚焦9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和6个未来产业,结合企业资源禀赋,进行系统化布局,逐步积厚成势。“十四五”以来,中央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累计投资达到8.6万亿元,比“十三五”时期有了大幅提升,在集成电路、生物技术、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在人形机器人、超导量子计算等前沿领域也实现了突破,在工业母机、新材料等领域的托底保障能力不断增强,总体上呈现出“梯次拓展、合力并进”这样一种产业发展新格局。
来源:央广网
作者:万玉航
央企战略新兴产业投资大幅提升
9月17日,国资委相关负责人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透露,“十四五”期间,中央企业有效投资进一步扩大。企业自身的高质量发展,为经济社会平稳健康运行提供了更好支撑。
数据显示,2021~2024年,中央企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万亿元,年均增速达到6.3%;去年四季度以来,以市场化方式发行稳增长扩投资专项债,拟发行总规模达5000亿元,有力促进了“两重”“两新”项目投资,带动效应比较明显。
8月25日,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召开扩大会议。会议强调,国资央企要进一步深化产业援藏,出台更多务实管用有针对性的举措,鼓励引导央企在西藏因地制宜发展高原特色优势产业,加大基础设施领域投资建设力度,有力有序有效推进雅下水电工程、川藏铁路等重大项目建设,不断加大在藏投资兴业力度。
记者查询发现,今年以来,包括四川、辽宁在内的多地强调,属地国企要发挥经济增长的压舱石作用。
来源:界面新闻
作者:辛圆
“十五五”怎么干?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新增长极轮廓显现
眼下,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的“十五五”规划编制正加速推进中。在近期密集举行的上市公司上半年业绩说明会上,多家央企向投资者透露了“十五五”规划编制的最新进展及发力点。
多家央企明确表示,“十五五”期间将加快打造第二增长曲线,加速形成具有竞争力的新增长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成为重要方向。
多家企业正积极编制“十五五”规划
进入9月中旬,多家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的“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已取得阶段性进展。近日,国务院国资委规划局负责人在中央企业董事会工作专题研讨班作了“十五五”规划编制专题报告,再次推进相关工作。“公司‘十五五’规划初稿将于9月底完成,9月下旬起就开始逐步进入审核讨论阶段,确保规划科学合理。”太钢不锈董事长吴小弟日前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在全国不锈钢产能超5000万吨、开工率为70%左右的行业背景下,公司将不做大额产能类投资,聚焦产品高端化、绿色化和制造智能化三个维度发展。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王子霖
♦ 相关阅读 · Related Reading ♦
央企中试资源“共享清单”发布 赋能全产业链创新
为推动中央企业中试验证服务共用共享,国务院国资委9月17日正式发布《中央企业中试验证平台对外开放服务手册(2025年版)》。
这个手册就像是企业“中试超市”的服务清单,一口气开放134个“大实验室”、291项“实战服务”。从采矿到芯片、从新药到新能源,各大热门赛道全覆盖。重要的是面向全社会企业开放,解决中小企业缺少大型设备、实验场所等研发难的问题,帮助企业把好点子快速变成好产品。央企搭台、大家唱戏,科技成果转化再提速,新质生产力加速奔涌。
此次发布的手册详细列出了各平台的行业资质、技术能力参数和联系方式等重要信息,精准对接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的中试验证需求,助力破解科技成果转化瓶颈。这一举措将有效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重要支撑。
国务院国资委表示,将持续推动央企创新资源开放共享,构建覆盖全产业链的中试服务生态,激发各类企业创新活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吴欣

《 现代物流报 》( 2025年9月22日 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