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行40年-创新人物
内陆省域物流发展规划如何驶向下一个五年?
——访湖南省现代物流“十五五”发展规划编制首席专家卢毅

文 / 现代物流报记者 卫小波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将于10月20日至23日在京召开,将审议“十五五”规划建议。
在4月30日召开的部分省区市“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学制定和接续实施五年规划,是我们党治国理政一条重要经验,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个重要政治优势。
我国地域辽阔,内陆省份与沿海省份的经济实力差距明显,内陆省份如何根据自身地缘特点和产业优势编制“十五五”规划?
本报“同行四十年”栏目特邀湖南省现代物流“十五五”发展规划编制首席专家卢毅教授,于此承前启后之际,为内陆省域交通物流如何“走好下一步”献策建言。

做好物流“十五五”规划是一项重要课题
“十四五”时期,我国物流业实现了飞跃式成长。数据显示,物流业总收入在5年间增长约4万亿元,从2021年的11.9万亿元到2025年预计年收入将超过14万亿元,为下一阶段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十四五”时期,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布局建设一批国家物流枢纽和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加快形成国家现代物流骨干网络;2025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有望达到380万亿元,5年间增长约80万亿元;连续九年保持全球物流市场规模第一,并有望卫冕第十年的物流市场规模第一……
物流行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政策的保驾护航。2006年通过的“十一五”规划中,单列一节“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是中国交通运输领域取得显著成就的重要制度保障。
经过卢毅团队的研究,我国交通运输五年发展规划的编制重点随发展阶段演进,可划分为四代。他指出,当前我们正处于起始于2021年的第四代阶段,其标志性文件是《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和《“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这一阶段最突出的特点在于,物流的重要性和内容首次在五年交通运输发展规划中得到突出。
“所以,我们得出结论:物流是“十五五”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卢毅表示。
2022年12月15日,发布了我国现代物流领域第一份国家级五年规划——《“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首次在国家层面为现代物流发展制定了系统性蓝图。2024年11月9日,交通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行动计划》后,全国也掀起了一阵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的热潮。
当前“十五五”规划编制在即,各地正积极谋划区域物流发展新蓝图。如何选择一套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法,已成为一项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应重视“长板理论”
“我国内陆省份与沿海省份的经济实力差距明显,以江苏、浙江、广东等与湖北、湖南、河南等人均GDP比较,2023年两者平均差距5.07万元/人,且比2013年平均差距的2.94万元/人扩大了72.45%。” 卢毅分析道。
当前,湖南的交通物流基础设施现代化代表性指标排名靠前,综合发展水平较高;效能性作用大,湖南物流成本占GDP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交通物流运输带来的经济效益却十分可观;新质性能力强,湖南科研氛围良好,重点实验室、科研机构等32个,新型物流装备产业集群13个,拥有丰厚的家底。
对于内陆省域而言,相较于弥补短板的“短板理论”,更应信奉发挥自身优势的“长板理论”,卢毅表示,“湖南应走出一条与沿海地区特征不完全一样的内陆中部省份交通物流高质量发展的道路。”
让优势产业更优势,让长板更长。在“十五五”时期,湖南应立足区位优势和现有资源,进一步巩固和增强综合交通物流发展效能作用,将这三块“长板”做得更长,形成不可替代的竞争优势。
宏伟的战略蓝图铺开,还需要走上清晰的路径,才能抵达目标。为构建现代化物流体系,卢毅提出,要“聚焦体系性要素,实现三个升级的路线图”。
首先是通道升级,推动五大国际贸易通道向“立体出海”跃变,构建多层次物流通道体系,并推进湘桂运河等战略项目;
其次是枢纽升级,系统推进国家及省级物流枢纽建设,重点打造长株潭组合型国际综合交通物流中心,提升枢纽能级;
最后是网络升级,完善枢纽集疏运体系,促进枢纽与通道协同,并通过“产业集群+交通物流枢纽”模式,建设“7+2”枢纽经济区,形成协同发展新格局。
应重点涵盖四个方面
“我们常说战略规划关键是要解决三大核心问题:我们在哪儿?我们要去哪儿?我们怎么去?同样,这也构成了内陆省域交通物流“十五五”发展规划完整的思考闭环和最基本的方法。”卢毅表示,“要回答我们在哪儿?我们要去哪儿?这两个问题,我们就要把握阶段性要求,确立发展目标。”
作为我国迈向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关键规划,“十五五”规划是指导未来五年发展的路线图,更承担着承前启后的历史使命。
以湖南省制定的省域交通物流为例,谋划“十五五”时期的交通物流发展,必须准确把握国家层面的阶段性要求,合理确定各领域目标任务与思路举措。基于此,“十五五”时期的交通物流发展目标应重点涵盖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持续优化物流成本占GDP的比率。2024年印发的《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提出,力争到2027年,把这一比率降至13.5左右。因此,降本增效仍将是未来物流业发展的目标。
二是保持物流业增加值稳定增长。党的二十大确立了到203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迈上中等发达国家台阶的远景目标。物流业作为实体经济的“筋络”,在国民经济循环中起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面对这一伟大事业,物流业使命在肩。
三是大力提升新质生产力水平。作为新时期新发展的经济新引擎,新质生产力是“十五五”时期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近年来,物流业向着数字化、智能化和绿色化转型,更要以新质生产力的提升为目标。
四是强化绿色安全水平。紧扣国家“双碳”目标,物流业要明确城乡绿色配送,减碳、安全生产等发展的指标。

《 现代物流报 》( 2025年10月13日 4版)
微博
微信
视频号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