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艘内河大型清洁能源滚装船正式下水;国内首批内江内河单一甲醇动力船开建;广东支持在广州设国家级中欧班列集结中心
现代物流报《物流参考•运输物流》第29期为大家梳理了10条值得关注的消息。
(图源:河北新闻网)
京津冀首票铁公多式联运出口货物从石家庄国际陆港启运;郑州航空港高铁多式联运项目全面建成;我国首艘内河大型清洁能源滚装船正式下水;国内首批内江内河单一甲醇动力船开建。
1.京津冀首票铁公多式联运出口货物从石家庄国际陆港启运
1月20日,一批满载家用电器的集装箱经石家庄海关所属鹿泉海关监管验放后,在中铁集装箱运输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分公司运输组织下,搭载铁路列车从石家庄国际陆港启运。
这批货物到达新疆塔城站后将换装公路运输,经巴克图公路口岸出境至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这是京津冀区域首票通过铁公联运新模式发运的出口货物,标志着出口货物铁公多式联运业务模式在河北顺利启动。
2.河南郑州航空港高铁多式联运项目全面建成
据国资委网站1月20日消息,近日,河南铁建投集团投资建设的郑州航空港高铁多式联运项目全面建成并完成竣工验收备案。
该项目已入选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项目库,正式交付运营后,将为河南推动交通区位优势向枢纽经济优势转变提供坚实支撑。
3.由HXD2B型机车牵引的首列快速多式联运班列驶向广州
据中国工程报1月17日消息,近日,由中国中车集团旗下中车大同公司研制的HXD2B型机车牵引首列快速多式联运班列从石家庄南站驶出,50个小时后抵达广州国际港站。
班列运行初期计划每周开行3列,为石家庄与广州间货物运输搭建起一条大运量、保时效、绿色环保的物流新通道,促进区域经济的互联互通,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为更多企业和地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4.宁夏开行铁海联运图定班列184列,居西北第二
1月19日,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张雨浦在银川表示,2024年宁夏开行铁海联运图定班列184列、居西北第二,并实现国际公路运输零的突破。
2024年,宁夏加快扩大开放步伐,主动服务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积极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加快建设开放型省区,实现多条铁路、公路通车,全年铁路旅客发送量、民航旅客吞吐量分别同比增长8.7%、16.5%。
5.我国首艘内河大型清洁能源滚装船正式下水
1月20日,我国首艘内河大型清洁能源滚装船——川江清洁能源滚装船项目首艘船舶在湖北省秭归县正式下水。该船是由三峡集团长江电力所属三峡电能联合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共同打造的新能源应用试点示范船舶,旨在以清洁能源为船舶动力,促进三峡库区船舶减污降碳,打造三峡库区绿色航运示范项目。
6.国内首批内江内河单一甲醇动力船开建
1月21日,国内首批内江内河新能源甲醇单一动力船舶,在广东肇庆市开工,该项目预计建造50条船舶,用于肇庆西江的水上运输。
此次开工的动力船也是中国内江内河的首批单一甲醇动力船。目前,绿色甲醇是全球公认的新型清洁可再生能源,此前清洁能源金融服务商Longspur Research发布的报告称,因甲醇技术成熟、基础设施改造难度小、费用低、使用安全、加注便利以及成本低的特点,被综合判定为目前海事业船用绿色燃料的最佳选择之一。
7.上海内河电子航道图实现与长江水系、江苏省互联互通
1月20日,记者从上海市交通委了解到,上海市内河电子航道图与长江水系、江苏省内河航道实现互联互通,标志着上海市智慧航道“一张图”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同时,也提升了长江流域和长三角区域航道的智慧化管理水平,为推动上海港航运智慧化服务、促进区域航运高效、安全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8.呼和浩特市首个中欧回程班列保税加工业务成功落地
1月22日,一列来自俄罗斯满载着50个集装箱亚麻籽进口原料的中欧回程班列顺利抵达呼和浩特铁通物流园台阁牧站,即将进入呼和浩特综合保税区内蒙古晨广粮油有限公司开展落地加工业务,标志着呼和浩特市首个中欧回程班列保税加工业务成功落地。
此班列将有力推动呼和浩特综合保税区保税加工优势与中欧班列高效运输能力实现完美结合,构筑起一个“双向往来、互联互通、产业联动”的中欧经济走廊。
9.广东支持在广州设国家级中欧班列集结中心
1月22日,广东省政府公布《广东省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实施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提出7项共23条举措统筹全省物流运输格局。
《实施方案》多次强调广州的物流枢纽功能,提出推动广州、深圳、珠海、汕头、佛山、东莞、湛江等市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建设,加强国家物流枢纽间互联互通;支持广州、深圳、佛山等城市争创国家物流枢纽经济区,支持在广州设立国家级中欧班列集结中心。
10.2024年1067列川货经“长江班列”东向出川
记者1月20日在蜀道铁路运营集团2025年工作会上获悉,截至2024年12月底,成都首开的“长江班列”共计开行1925列,其中东出1067列、西进858列,日均开行超过5列,运输货物96766标箱、266万吨,总价值超121亿元,目前已覆盖3省16市,成为四川省年度开行总量和密度最大的班列。
通过长江班列,四川省与长江中下游地区货物运输时间较原水运线路运输平均缩短5-10天,为“川货出川,川货出海”节约了大量时间成本。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