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东生:打造区域航空物流枢纽,服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戴东生 宁波市交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高级经济师
演讲题目:打造区域航空物流枢纽,服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一)宁波航空物流发展要求
1.“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拓展航空物流发展空间。宁波是一个港口城市,宁波舟山港是全球第一大港,已经连续11年排名世界第一位。在以港口出口为导向的形势下,宁波长期的发展是在沿海300-500公里的区域范围内,运输物流比较发达。随着“双循环”格局的形成,服务范围会扩展到1000-2000公里,这将是铁路跟航空物流发展的大好的空间。
2.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强化了航空物流联系。经过8年谈判,东盟十国以及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15个国家,11月15日正式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在RCEP框架内,中、日、韩的工业产值全球占比超过50%,协定的签署对我国航空物流有巨大推动。
3.航空物流是畅通经济循环的强大动力。机场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再也不是我们在传统意义上认为的那种旅客和货物集散点,机场的功能已向现代物流中心、商业中心、工业中心扩展,成为全球现代生产和商业活动的重要节点、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引擎,被喻为“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4.总体规划明确了宁波机场为新区域枢纽机场。刚刚发布的《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制定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要求,加快千万级机场四大都市区全覆盖,推进货运机场建设和国际航空货运发展。
(二)宁波航空物流发展现状
2019年,宁波栎社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1241.4万人次,全省排名第2位,全国排名第33位,同比去年增长6%,货邮吞吐量达10.6万吨。我们对照来看,宁波舟山港是全球第一大港,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11.2亿吨,连续11年全球第1;集装箱吞吐量2753万标箱,全球第3。班轮航线总数244条,其中远洋干线110条,连接全球100多个国家和600多个港口,连通度全球第4。这从侧面反映出物流的规模非常大,跟全球的交流非常密切。
2019年,宁波栎社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建成投运。货运航线达到了10多条,国际库区8300平方米,快件分拨区2400平方米,B类快件库区600平方米,货运处理能力只有15万吨,投用之后很快会达到饱和。
宁波是一个跨境电商综合实验区,2019年实现进出口贸易额2479.3亿美元,同比增长2.1%,增幅高于全国进出口3.3个百分点。宁波机场对都市圈辐射能力有限,部分区域可达性弱,浙中浙西方向缺乏快速交通方式,对拓展腹地不利。
(三)宁波航空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
1.目前总体规模还是比较小,同时在长三角的区域里面协调性不够;
2.临空产业集群尚未形成,货运产品层次偏低;
3.集疏运体系不够完善,辐射腹地范围较小;
4.货运国际化率偏低,第三国货运业务空白;
5.培育力度有待加强,扶持政策仍有空间。
(四)宁波航空物流发展的对策
1.要加强机场能级提升,补齐航空发展的短板。要加快机场的硬件设施建设,包括要加快启动机场四期的谋划,加快谋划第二跑道和T3航站楼等;要大力拓展国际国内航线,包括加强与国内枢纽机场、低成本航空公司和航空货运公司的合作,积极拓展全货机航线网络等。
2.构建综合现代综合交通网络,拓展机场辐射范围。要加快建设轨道交通体系,形成“地铁+高铁+城际轨道”无缝对接的综合轨道交通网络,确定宁波西站建设方案以及铁路接入机场的方式和线位;要优化我们公路集疏运体系,形成杭甬高速、绕城高速、甬金高速为主体的高速路网,配合推进甬台温高速复线、杭甬高速复线和甬舟高速复线等谋划与建设;要强化多式联运,推进空陆联运衔接,打造航空货物“门到门”快速运输体系,大力发展空铁联运,推进快件运输通道、接驳场所、分拨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
3.构建现代化临空产业体系,提升临空经济层级。宁波临空经济示范区是由国家批复,重点打造总部型航空货运集群,完善航空物流的产业链。
4.健全多层次的合作机制,打造世界级机场群。要加强差异化发展和分工合作,包括与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杭州萧山国际机场的合理分工定位和差异化经营,开辟更多国际航线,推进与区域性亚太门户枢纽机场的合作;要完善对外开放的平台,包括研究探索仓储货物按状态分类监管,创新口岸通关模式,率先试点针对特定行业、特定企业的通关通检制度改革设计。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