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声音】全国人大代表、柳钢集团质量管理部化学分析高级技师杨正平: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 推动钢铁产业转型升级
文 / 现代物流报全媒体记者 何文忠
踏入钢铁行业,严把质量关,精心设计分析方案,当好柳钢质量“守门人”。是全国人大代表、柳钢集团质量管理部化学分析高级技师杨正平的初心。
“尽管我国目前已发展成为钢铁大国,但是,我国钢铁产业“大而不强”的问题始终比较突出。”杨正平向现代物流报全媒体记者表示,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推动钢铁产业转型升级是每家钢铁生产企业面临的课题。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钢铁产业在国民经济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基础性工业,也是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近年来,我国钢铁行业越来越重视产品技术创新,持续聚焦关键核心技术,加快“卡脖子”技术攻关,助力生产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绿色钢铁新产品、新精品。
被誉为线材产品中“皇冠上的明珠”的帘线钢主要用于航空和汽车载重子午线轮胎的骨架材料,对原材料质量、冶炼工艺控制、轧制工艺控制等各个工序的要求都极为严格,在钢铁行业内被公认为线材中的尖端产品,既要纤细,更需强韧,是金属制品中生产难度最大的品种之。
“目前,国内仅有少数钢厂能够生产0.15~0.3毫米规格的帘线钢。2022年2月23日,柳钢集团使用帘线钢盘条成功拉拔出直径0.15毫米帘线钢丝(相当于2根头发丝),填补了广西超细帘线钢丝市场的空白。”全国人大代表、柳钢集团质量管理部化学分析高级技师杨正平向现代物流报全媒体记者介绍说。
近年来,钢铁行业诸如“帘线钢”这样的案例逐年在增多。
尽管如此,国内大多数钢铁企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步伐依旧缓慢,长期以来只注重钢铁原材料的生产,不重视产品研究工作的问题仍然突出,钢铁技术创新层面缺少原创性,高精尖产品的技术储备不足,距离世界先进钢企的技术创新研发水平还有一定差距。
为此,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杨正平提出以下五个方面的建议:
一是健全以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创新研发机制。建议国家加强对钢铁行业技术创新研发方面的政策支持力度,引导我国钢铁企业建立健全以市场需求为主导的技术创新机制和竞争机制,全面推进钢铁产业、钢铁产品的技术创新研发,聚焦行业关键核心技术,鼓励加快打造钢铁原创技术策源地,不断提升我国钢铁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
二是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建立钢铁创新发展平台。建议国家加大钢铁产业(重点)实验室的财政投入力度,积极培养行业创新型高端人才,建设具备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创新平台。同时引导国内钢铁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强度,鼓励和支持其参与到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和基础性研究中来。加大对钢铁企业技术改造升级的支持力度,完善补贴政策,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技术升级改造类投资项目扩大贴息范围,支持钢铁企业转型升级发展。
三是支持西部欠发达地区传统产业高质量转型升级。建议国家在产业政策、项目审批、投资融资、减税降费、技术改造、人才引进等方面加大政策及资金扶持力度,要加强对产业链供应链的整体统筹和规划,加速构建优势明显、绿色高效、充满活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传统产业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提升传统产业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和竞争力。
四是加大对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及应用的扶持。建议国家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攻关专项和示范应用工程,前瞻布局低碳、零碳、负碳等技术创新,针对绿色低碳技术、装备和产品的研发及应用提供资金支持及税收优惠等政策。建议国家依托西部陆海通道,锚定绿色低碳主攻方向,集中资源、协同攻关突破绿色核心关键技术,大力培育建设绿色技术创新企业、绿色低碳科技企业,推动绿色低碳产品的生产和推广,将西部陆海通道打造为绿色低碳技术的创新策源地及出口高地。
五是以数字化智能化赋能传统产业。建议国家加强对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政策支持。优化政府服务,提高政策精准度,统筹研究制定相关政策及配套措施,整合财税、金融、科技、人才、土地、建设等方面的政策力量,打造一批示范工厂,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在传统产业转型发展中的赋能引领作用,有效提升企业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及效率,充分激发传统产业的新活力。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