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信息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深度报道 > 正文

专题|深化合作赋能全球供应链协同

来源:现代物流产业网 作者:孙辉 李丹 综合报道 时间:2025-09-22
导读: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格局进入深度重构阶段。

文 / 现代物流报记者 孙辉 李丹 综合报道

编者按

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格局进入深度重构阶段。在日前举办的以“共链融通向海图强”为主题的2025工贸港航全球协同论坛暨第二届首席供应链官论坛上,多位嘉宾围绕工贸港航企业协同发展、国际供应链高效协作等话题发表观点,针对全球供应链协同发展,共同探索数字供应链解决方案,推动全球供应链创新发展。

国际采购与供应管理联盟秘书长Marina Lindič:

让供应链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引擎”

国际采购与供应管理联盟秘书长Marina Lindič在9月16日举办的2025工贸港航全球协同论坛暨第二届首席供应链官论坛致辞中指出,供应链在当今全球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

如今,我们正在见证传统供应链向数智化供应链转型的进程,包括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在内的新技术正在改变我们构建、管理供应链的方式,能够帮助管理者预测供应链所面临的风险,提升供应链的效率与柔性。

需要明确的是,全球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组织或公司能够独自实现供应链变革。我们面临着共同的挑战,因此必须通力合作,共享解决方案。要实现这一点,应推动数据安全、合规的共享,以提升供应链透明度与风险管理能力,并通过国际合作促进各个国家、地区供应链管理经验的相互借鉴。

针对全球供应链协同发展,Marina Lindič提出三点看法:一是创新赋能,各国应集合公司、高校等各方力量,共同探索数字供应链解决方案,建立全球供应链创新发展体系;二是标准建设,在数字采购系统、合同管理平台和供应链风险评估等领域,开展国际标准合作;三是提升供应链综合教育水平,将数字化能力作为采购与供应链专业人才培养的重点。

Marina Lindič指出,从地缘政治、海运到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是全球应对供应链挑战的关键原则,应分享实践经验,建立共同的标准和制度,确保供应链成为全球经济增长、信任和创新的“引擎”而非对立冲突的“武器”,创造一个更加互联和繁荣的未来。(本文由英文演讲翻译整理而成)

来源:现代物流报

作者:马敬泽

上海海事大学原校长、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港航供应链专家委员会主任黄有方:

工贸港航协同应建立跨部门协作专班

9月16日,上海海事大学原校长、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港航供应链专家委员会主任黄有方在2025工贸港航全球协同论坛暨第二届首席供应链官论坛上以《2025中国工贸港航协同发展趋势》为题分享看法。

黄有方从“工贸港航协同与供应链韧性安全”“工贸港航协同发展的动态与趋势”“对我国工贸港航协同发展的建议”三个方面展开。他指出,工贸港航协同与供应链韧性与安全之间存在紧密联系,一方面,港航企业是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有力保障,他们对中欧班列、海运等全球物流网络的构建布局,都是为了实现供应链的自主可控,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也需要有安全的国际港航体系为支撑。

另一方面,工贸港航协同是供应链安全韧性的学术热点,是机构评估指标的组成部分,也是企业生产运营布局重点考虑的因素,业界对“短链”和产业集聚的需求,对工贸港航协同发展提出更高要求。

当前,我国国际贸易90%靠海运完成,海运是维护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生命线,不过,当前全球供应链的诸多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对我国制造业出海和全球货运贸易构成挑战。

对出海企业而言,如何维护自身供应链安全稳定?黄有方指出,海外关键港口通道安全对维护供应链韧性安全而言十分重要,是企业需要密切关注的对象。同时,数智化、标准化、绿色化也是企业在港航领域需关注的趋势,在各国布局绿色能源的当下,能否在绿色能源领域抢占先机,决定了未来世界主动权的归属。

对工贸港航协同发展,黄有方提出多点建议。首先,我国应建立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跨部门协作专班,梳理重点工业品流向、海外供应链风险点,建立预警机制。

其次,应加快推进海运网络全球安全性布局,加快在海外打造“通道+枢纽+网络”的物流运行体系,完善全球海运干线网络。

再次,要强化新时期国货国运机制,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物流企业,承接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物资的供应链全程物流服务。

最后,在创新港航供应链企业服务内容、构建港航供应链服务评价体系、打造面向未来的全球人才团队、重视文化引领作用等方面,相关各方也需要加紧布局。

 

来源:现代物流报

作者:马敬泽

国际采购与供应管理联盟非洲区主席Richard:

紧随数智化时代浪潮

9月16日,在2025工贸港航全球协同论坛暨第二届首席供应链官论坛上,国际采购与供应管理联盟非洲区主席Richard在题为《中非能源矿产供应链合作发展趋势》的主旨分享中指出,非洲是全球南南合作的重要参与者,在矿产、能源等领域具有深厚基础,也是连接世界多个地区的重要枢纽。

多年来,中国与非洲多国建立友好合作关系,为这些国家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经验、技术和完善的基础设施,有力推动当地教育、医疗等条件的完善。非洲一直以和平为主线,以发展为目标,不想参与任何地缘政治问题中,因此,欢迎中国的投资、技术与文化。

当前,数智化技术迭代带来的全球供应链飞速进步令人惊叹,而在技术领域,非洲还相对落后。因此,非洲也在逐步转变传统思维,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谦逊学习AI等前沿技术,借鉴ESG等先进理念,开展可持续发展,跟随时代步伐。

在新时期的中非合作中,互利原则应该是首要原则,中非双方应专注于合作、伙伴关系以及优势互补,在中非技术、投资、理念的相互融合中,双方供应链合作将迈向新高度。希望更多中国企业能够关注非洲、来到非洲、投资非洲,非洲将继续敞开协同发展之门,为中非合作发展的未来注入新的活力。

 

来源:现代物流报

作者:马敬泽

聚焦 ·Spotlight

 
 

“如何构建高效安全的国际供应链体系”高端对话举行

9月16日,以“共链融通向海图强”为主题的2025工贸港航全球协同论坛暨第二届首席供应链官论坛在福建厦门成功召开。论坛“对话首席供应链官”环节进行了主题为“如何构建高效安全的国际供应链体系”的高端对话。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物流与供应链金融分会秘书长张炜主持对话。

中建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云筑网)副总裁、首席合规官单惠德,徐工集团全球物流中心副总经理张成建,中国钢铁进出口产业联盟有限公司董事长耿波,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迪拜政府DMCC自由区中方首席代表李峰,新加坡港务集团上海劲升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大中华区总监崔巍参加了对话。

来源:现代物流报

作者:马敬泽

关注·Focus

 

 

《数智供应链加速度——2025年中国首席供应链官调查报告》摘要

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格局进入深度重构阶段。作为全球制造与贸易大国,我国供应链的发展既迎来新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在国内,“双循环”发展格局加速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推进,数智供应链发展不断提速;在国际,保护主义与单边主义抬头,全球经贸规则面临重构。能否在新一轮科技与产业变革中抢占先机,实现供应链的自主可控、安全可靠与高效协同,成为中国企业乃至国家必答的时代命题。

2025年初,商务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加快数智供应链发展专项行动计划》 (以下简称《计划》),《计划》总体要求提出要“运用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新技术,‘一链一策’推进供应链数字化、智能化、可视化改造,增强需求预测、智能决策、风险感知、自我修复等能力,提升供应链运行效率和韧性”;同时,《计划》以制造业、批发业及零售业等领域为供应链智能发展重点领域,并明确提出“建设数智供应链控制塔,鼓励建立首席供应链官、首席数据官制度”。这一部署不仅是政策层面的战略考量,更是我国企业供应链数智化转型的迫切需求。数智供应链不再只是一种技术升级路径,而是企业应对不确定性、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查看全部

 

来源:现代物流报

2025工贸港航全球协同论坛暨第二届首席供应链官论坛在厦门召开

9月16日,以“共链融通向海图强”为主题的2025工贸港航全球协同论坛暨第二届首席供应链官论坛在福建厦门成功召开。国际采购与供应管理联盟秘书长Marina Lindič,国际采购与供应管理联盟非洲区主席Richard Asante Amoah,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杨国栋,河北省物流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肖明建,上海海事大学原校长、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港航供应链专家委员会主任黄有方,《现代物流报》社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瑞军等出席论坛。

本次论坛由国际采购与供应管理联盟(IFPSM)、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主办,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港航供应链分会承办,现代物流报社、北京中物汇成工程技术研究院协办,围绕工贸港航企业协同发展、国际供应链高效协作等议题,汇聚多方观点。

会议上半场为2025工贸港航全球协同论坛,Marina Lindič在致辞中指出,当前,全球供应链挑战与机遇并存,数字化与智能化转型趋势不可阻挡,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正在改变我们开展供应链管理的方式,成为打造高效、柔性供应链的新规则。另一方面,想要抓住全球供应链的发展机遇,国际合作必不可少,各国应摒弃竞争与对立,以标准共建打破国家间的壁垒,以可信的数据共享促进流通、风险管理的全球化。她指出,没有一个国家能够独自面对全球供应链挑战,各国应在创新、标准建设、教育等方面共同努力,以合作促共赢。

杨国栋在题为《多元化共链融通开创合作新范式》的致辞中指出,供应链本质是“共赢链”,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唯有多元合作,开放发展,才有康庄大道。他针对深化多元合作和共链融通提出三点看法:一是以多元企业共链融通,探索链路协同的合作新范式,在注重专业分工的基础上,强化生态共赢;二是以多元产业共链融通,探索生态融合的合作新范式,积极探索跨行业、跨领域的“融通创新”;三是以多元国家共链融通,探索跨越边界的合作新范式,强化供应链互惠合作和包容发展。

肖明建在题为《深化全链协同,夯实发展基础,打造链式价值创造新高度》的致辞中指出,面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变革与挑战,“以坚守价值创造、深耕主业经营的长期主义来化解经济的周期波动”是有效应对的不变之选。他针对供应链集群式价值创造提出四点看法:一是以数智穿透,共建链式价值创造高地;二是以协同出海,共拓链式价值创造新路;三是以产业融合,共塑链式价值创造生态;四是以绿色发展,共绘链式价值创造底色。

 

查看全部

来源:现代物流报

作者:马敬泽

《 现代物流报 》( 2025年9月22日 11版)

责任编辑:张雨萌
全媒体热线 : 4000-5656-98
微博
微信
视频号
信息公开中物汇成帮助中心广告服务网站地图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3775637 │ 24小时新闻热线:010-83775637
Copyright © 2005-2020 现代物流产业网 版权所有 客服热线:4000-5656-98
《现代物流报》社有限公司授权 北京中物汇成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为现代物流报官网 管理方
www.xd56b.com和www.z56c.com两个英文域名同时使用一个主体网站
英文域名:www.xd56b.com   京ICP备19057590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7039号
英文域名:www.z56c.com   冀ICP备2020027852号-2
技术支持:现代物流报社技术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