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信息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问道2025 > 正文

“问道2025”:“怎么看 怎么办”系列报道之一

搭建本土化研发生产能力、植根当地文化、因地质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全方位提升竞争力,抵御供应链风险

来源:现代物流产业网 作者:朱睿颖 时间:2025-05-20
导读:随着美中调整加征关税措施,众多美国商家纷纷开始从中国工厂抢购商品。
开栏的话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培育一批既懂行业又懂数字化的服务商;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

2025年4月份以来,美国全面推出的“对等关税”政策目前仍存不确定性,供应链风险加大。

如何做好下一阶段物流与供应链工作,怎么科学看待形势、怎么找准解决办法、怎么在开拓创新上下功夫。本报记者近日深入多家物流与供应链企业采访调研,自今天起推出《问道2025•怎么看 怎么办》系列报道,分别从“供应链风险”“内卷”“脱钩断链”“信息孤岛”“关税壁垒”“低空安全”“航运风险”“资金紧张”“无人化”“品牌软肋”等十个方面深度剖析物流与供应链行业的痛点,探寻典型企业经验做法。敬请关注。

文 / 现代物流报记者 朱睿颖

01
 
 
供应链风险升级 制造业发展面临桎梏

5月14日起,中美同时调整对对方商品增加关税的措施,据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美方取消91%的加征关税,暂停实施24%的“对等关税”;中方也相应取消91%反制关税,暂停实施24%的反制关税。双方各自保留10%的关税。这场40余天的关税大战暂时落下帷幕。

(图源:新华社)

随着美中调整加征关税措施,众多美国商家纷纷开始从中国工厂抢购商品。多家美国零售商和物流业高管称,美国从中国的进口将迎来激增。但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使全球供应链风险进一步加大。

当前,全球制造进入以分散生产为特点的全球化2.0时代,供应链重塑成为主题,供应链复杂性及全球化进程带来各种供应链风险,保障供应链安全与韧性、供应链风险管理重要性愈发凸显。

关税不确定性冲击供应链

美国发布的人工智能相关出口管制措施,本质上就是切断了全球芯片供应链的流动。

4月,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中国多轮次加征关税,一度高达145%。关税的频繁变动使得企业在制定发展策略时面临更多不确定性。

美国屡屡发起贸易壁垒,扭曲全球供应链。

“特朗普政府的“对等关税”政策,确实打乱了我的业务计划。一度不得不暂时停止美国业务。”河北石家庄从事电器进出口生意多年的王先生在接受现代物流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我国是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也是制造业第一出口大国。但由于受关税壁垒、贸易保护主义等影响,供应链格局不断被重构。

让王先生记忆深刻的是2018年美国发起那场贸易战。当时,美国对电视机关税在原有3.9%一般关税基础上,增加了7.5%,后经多次变化,近年稳定在11.4%,严重影响了电视机的出口。在高额关税壁垒下,中国出口美国电视规模由2018年的3100万台降至2023年的1260万台,美国从中国进口电视机比例由高峰期的61%收缩至20%以下。

特朗普的“对等关税”使美国本土企业大受其苦。

美国玩具店店主珍妮弗·贝格曼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不确定性完全破坏了系统和供应链的稳定,很多供货商已经暂停了生产和供货,我们店里的商品价格上涨了30%。”

在高关税的影响下,美国制造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以玩具制造业为例,美国玩具业刚刚经历了一场生存危机。据美国玩具协会数据显示,美国销售的所有玩具中,近80%在中国制造。美国玩具公司Basic Fun首席执行官Jay Foreman表示,公司的完整供应链都在中国,供应链不可能轻易转移,玩具等产品无法在美国生产。

自“对等关税”政策实施以来,多家美国玩具公司冻结了来自中国的货物,以规避支付美国对中国产品加征的高昂关税。

美国微软全国广播公司13日报道称,加利福尼亚州长滩港当天到港货轮数量依然不多。报道指出,美国关税政策带来的不确定性仍让港口工作人员及小企业主感到忧虑。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发布后,多家美国企业连夜拨打越洋电话,催着中国企业安排运输。

贸易追踪机构Vizion公布的数据显示,在美国下单的从中国到美国的集装箱运输预订量飙升近300%。

由于目前仍处在90天的“临时期”,多位商家也表示,重启供应链并非“一键切换”那么简单。

小院高墙截断供应链延伸

2017年以来,中国动力电池出货量领跑全球,光伏组件产量连续16年位居全球首位。在“新三样”交出亮眼成绩的同时,国际贸易关系也在发生着深层次的规则改变,“碳关税”“碳贸易”等特征鲜明的新贸易规则逐步形成,“新三样”及供应链上下游发展面临隐形壁垒。

以光伏产业为例,欧美及部分亚洲国家一直通过反倾销调查、基本关税等贸易政策限制光伏进口。除此之外,以光伏产品碳足迹为代表的“绿色门槛”也成为韩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对我国光伏产品实施贸易壁垒的重要手段。“碳壁垒”也成为国际贸易壁垒中的新技术壁垒。

供应链是现代企业运作的关键环节,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激烈竞争使得供应链追求高效化,各种风险挑战也随之而来。在全球化的市场中,企业间的竞争集中体现于创新能力,在一些大国竞争的关键产业,人工智能等高科技产业成为重点保护领域,科技专利壁垒也成为影响供应链安全的因素。

当地时间4月21日,特朗普政府决定对马来西亚、柬埔寨、泰国和越南的太阳能制造商征收高额关税。太阳能电池和面板产品将面临根据产品原产国而定的“反补贴税”:越南为395.5%,泰国为375.2%,马来西亚为34.4%。

供应链重组压力引发连锁反应。TrendForce集邦咨询报告显示,2025年全球AI服务器出货量年增率从原先预期的30%下修至24.5%,若关税冲突升级,可能进一步降至18%。

除此之外,一些供应链垄断行为同样危害着全球供应链安全。以网络通讯领域为例,完整的网络通讯体系由海底光缆、光纤、智能终端等硬件以及操作系统、应用程序等组成。美国拥有全球10/13的IPv4根域名服务器,实质控制着全球网络通信供应链和技术标准、规则制定的话语权。谷歌、微软、苹果公司几近垄断全球操作系统。2024年7月19日,微软蓝屏事件为全球供应链安全敲响警钟。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贸易壁垒严重扰乱了全球经济秩序,严重破坏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
 

02
 
 
供应链风险下的企业如何破局?

 

中国制造业如何打造安全的供应链,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

毕马威中国近日发布的《中国制造业企业出海白皮书》显示,中国制造业已从劳动密集型向高附加值的先进制造业转型,不断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并在多个产业和领域展现出强劲的国际竞争力。

中国企业供应链风险抵御能力日渐成熟。

制造业本土化  掰腕国际头部企业

“受中国汽车电动化和国产化芯片传感器潮流影响,华培数能逐步培养出成熟的技术和供应链体系,已经做好出海后和国际头部企业掰手腕实力准备。”华培数能集团副总裁缪云渠在接受现代物流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制造业出海要做好两方面准备,一是熟悉当地文化,并能快速嫁接企业文化到海外的精英队伍,二是整合国内高度成熟的加工能力和自动化设备进军海外。”

(图源:新华社)

国内汽车数字化迅速发展带动了汽车零部件市场快速发展。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整理的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4年汽车零部件类产品出口金额累计达1056.1亿美元,同比增长6.8%。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全球化布局形式日趋多样,产品出海、海外建厂、海外投融资并购等形式,业务逐步实现从汽车内外饰件和功能性注塑零部件向汽车安全系统、汽车电子系统和智能车联系统等的延伸。

华培数能传感器事业部常务副总裁张仁群提到:“在出海规划中,在欧洲和北美建立传感器工厂,搭建本土化研发生产能力,由海外工厂直接对外供货,深入了解海外需求,提供差异化产品设计,是华培数能关于如何提高传感器业务增量的考虑。”

2024年12月27日,中铁物贸集团海外事业部总经理米刚在2024年供应链出海发展趋势论坛上以国际工程供应链为例,提出优化供应链管理体制机制策略。他表示,要关注顶层设计,加强海外工程供应链制度建设,就搭建供应链管理平台,实现信息的实时共享和业务协同运作;发挥集采优势,建立源头直采、直供项目的业务模式,降低采购成本,提升物流配送库存管理,最大限度降低全链条物流、仓储成本。

技术为本 打破层层壁垒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

数字化、智能化浪潮席卷全球的同时,制造业企业出海也经历着巨大变化,众多企业开启“技术出海”之路。

张仁群介绍道:“为适应技术发展浪潮,形成国产传感器新的竞争力,公司设立全资子公司盛美芯和参股中科阿尔法两家芯片设计公司,已具备部分核心车规级芯片的自主设计、封装测试的能力, MEMS 压力传感器、速度位置传感器等精准提供车规级的核心敏感芯片产品实现批量生产,核心竞争力显著加强。”

当前,我国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高质量科技供给,打造安全自主、具备较强韧性的产业链供应链,聚焦数字产业、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未来产业,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

在2024年10月召开的业绩说明会上,宁德时代方面表示:“很多海外客户对技术授权模式感兴趣,公司在海外市场技术授权方面的收入持续提升。”宁德时代便提出技术授权模式LRS,将电池制造技术授权给合作伙伴,通过收取特许权使用费和服务费实现轻资产运营。目前,福特汽车、通用汽车、特斯拉等多家车企参与技术授权合作之中。

在全球化2.0时代下,中国制造业不仅要加强本土的加固与防御,更要兼顾海外供应链发展机制探索。欧美等国出台的保护本土制造的法案,通过提供补贴和减税,要求企业将制造业回归本土。“近岸制造”“友岸制造”等策略也试图将中国制造业隔绝在全球供应链之外。

基于供应链出海的风险与挑战,上海市人大代表、优刻得董事长兼CEO季昕华提出,建议联合数字经济领军企业、金融、法务等专业服务组织搭建联盟,形成出海服务“驿站”,解决出海企业的共性问题。一方面,联盟中的企业抱团出海,先行者带教后来者,国企带民企;另一方面,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避免中资企业在海外恶性竞争。











 


责任编辑:崔哲源
全媒体热线 : 4000-5656-98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供应链风险下的企业如何破局?

相关推荐:

信息公开中物汇成帮助中心广告服务网站地图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3775637 │ 24小时新闻热线:010-83775637
Copyright © 2005-2020 现代物流产业网 版权所有 客服热线:4000-5656-98
《现代物流报》社有限公司授权 北京中物汇成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为现代物流报官网 管理方
www.xd56b.com和www.z56c.com两个英文域名同时使用一个主体网站
英文域名:www.xd56b.com   京ICP备19057590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7039号
英文域名:www.z56c.com   冀ICP备2020027852号-2
技术支持:现代物流报社技术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