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一体”绘就物流安全新画卷
在安徽省亳州市烟草专卖局(公司)物流中心,一辆辆配送车辆整装待发,有条不紊地将卷烟精准、高效送达全市零售客户手中。
这里是连接企业与市场的关键枢纽,承担着“最后一公里”的配送使命。面对配送范围广、路况复杂、作业强度大等多重挑战,送货部通过“三位一体”系统性安全改善,构建起标准化、智能化的物流安全体系,实现了配送效率与安全水平的双提升。
深入排查,精准锁定风险“源”
物流中心每日需完成数千件卷烟的分拣、装车与配送任务,涉及人员车辆调度、城乡路况应对、客户交接等多个环节,安全隐患分散且隐蔽。
为全面识别风险,部门成立专项改善小组,深入装卸平台、配送路线及终端客户点,开展全流程跟踪诊断。通过系统梳理,精准定位三大类风险:人员操作风险点、车辆运行风险点、道路环境风险点。明确问题根源后,团队制定了针对性防控措施,为后续优化提供了清晰方向。
科学规划,精准优化配送“脉”
配送路线是送货作业的“动脉”,其合理性直接关系到时效与安全。如何在高强度配送中兼顾效率与安全,改善团队依托物流信息系统,融合实时路况数据,对配送线路进行反复推演计算。
通过科学测算,明确不同路段车速标准:城区道路限速30公里/小时,乡镇道路限速40公里/小时,村道窄路限速20公里/小时。同时为车辆安装GPS监控设备,实现“人车路”协同预警,确保配送全程受控。
规范操作,精准管控作业“域”
物流中心作业面覆盖仓储、装卸、配送等多个环节,管理难度大。改善团队以“智能调度+行为规范”为核心,对作业区域进行功能重构,科学划分装车区、待货区、行车通道等区域,并制定详细作业规范。
配送车辆严格按指定区域停靠,装卸作业执行“车停人动、人离车行”原则。送货员按照标准化流程进行客户交接,确保每个环节规范有序。通过清晰的区域划分和流程优化,作业现场井然有序,安全风险全面受控。
从精密设计到落地执行,“智能调度、规范作业”从理念转化为实践,成为物流中心的工作准则。经过持续运行,即使在配送量增长30%的情况下,仍然保持着安全零事故的优异记录。
亳州烟草物流中心持续将风险源、配送脉、作业域融入员工日常培训,转化为自觉行为和本能反应,使安全成为物流配送最坚实的保障。
微博
微信
视频号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