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钢集团:夺取“双胜利”,交上大战大考的“硬核”答卷
在世纪疫情和百年变局交织之际的不平凡一年里,河钢以担当者的姿态构筑疫情防控的坚固防线,以奋斗者的豪情书写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交出了大战大考的“硬核”答卷——
“两个新区”顺利投产,区位调整取得历史性突破,转型升级迈出历史性步伐;“世界的河钢”影响力进一步增强,连续12年上榜世界500强,蝉联中国钢铁行业国际化程度最高企业;“两个结构”再优化不断深化,客户端和产品端不断刷出“新高度”;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稳步推进,加速实现由传统产业“跟随者”向新产业“领跑者”的华丽转身,河钢激荡起高质量发展的澎湃脉动。
在充满变数的发展环境中,这份“硬核”答卷是河钢对“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的有力注解。
责任作答,担当铸就“钢铁长城”
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营发展“双胜利”,河钢闻令而动,尽锐出战,应急保供、医疗支援、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助力经济复苏,以磅礴伟力书写了危急关头的国企担当。
关键时刻,河钢集团广大医护人员挺身而出
第一时间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机构,全过程对疫情防控工作进行督导和调度,确保做到组织领导到位、责任落实到位、工作措施到位、全面排查到位、有效隔离到位“五到位”。与此同时,在疫情防控“六必须”“八不准”“十方面”再加力,构建起最严格、最全面、最彻底的严密防控体系,把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疫情防控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到实处。
这是一场勇敢无畏的出征——
不凡成绩的背后,是不凡努力的支撑。面对前所未知的新型传染疾病,河钢体现出困难面前豁得出、关键时刻冲得上的责任担当。面对艰巨繁重的疫情防控任务,河钢188个党委班子和各管理部门主要负责同志提前返岗投入工作,6963 名在职党员参加联防联控,3.8 万多名党员坚守岗位保障生产,云办公等各种“云端”频频发力,为实现抗疫、生产“两不误”提供坚强后盾。
在疫情防控胶着对垒的关键时刻,河钢职工刘晓亮、王亚秋、赵彦东等5名医护人员随河北支援湖北医疗队出征武汉,唱响了一曲逆行者的奋斗之歌,他们用生命守护过的武汉江岸方舱医院、武昌方舱医院获“全国先进集体”称号。与此同时,在企业驻地的每一座城市,定点发热门诊、疫情临时监测点医院、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居民社区……处处都有河钢医护人员和志愿服务者挺身而出的身影。
这是一种令人震撼的速度——
往疫情防控最需要的地方用力,全力保障重点地区和下游企业复工复产急需,河钢交货周期记录不断被刷新:首批供应武汉疫情防控一线项目建设的百余吨产品完成交付仅用48小时,武汉洪山体育馆方舱医院急用的75吨结构级镀锌板30小时即完成,300吨“口罩机”专用钢5天就交付……特殊时期,一批批重要订单的交付,为抗击疫情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这是一种风雨共担的情怀——
同风雨,共担当。河钢筹集防疫物资驰援疫情一线,向河北省红十字会捐赠防护服3500套、防护口罩33600个;39072名党员自愿捐款433.937万元支持疫情防护工作;在河钢的统一部署下,河钢塞钢向塞尔维亚捐赠10万只N95口罩、50万副一次性医用检查手套、1万套防护服、3万个一次性医用防护面屏、20套红外测温设备等防疫物资;河钢开发的“疫情防控平安信息系统”免费向社会开放使用,助力政府、企业、院校依托大数据有力抗击疫情。
从生产不停顿、保链不断供的“钢铁长城”,到用生命赴使命,用大爱守护生命的“血肉长城”,一往无前的河钢担当在战疫洗礼中更加坚定。
使命作答,奋斗描绘最靓底色
在河钢人满怀豪情推动区位调整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在如期兑现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承诺的关键之年,突如其来的疫情为目标实现带来更多变数。
疫情爆发初期,新区建设面临施工人员无法进驻现场,外方专家不能到现场指导设备调试,设备采购招标无法正常进行,建设材料和设备不能及时到货等多方面的困难;脱贫攻坚则面临物资进不来,产品出不去的种种困境。
能否如期完成搬迁任务?能否带领帮扶村实现小康?河钢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有力兑现承诺。
这承诺是克服疫情冲击顺利完成区位调整转型升级艰巨任务的决心——
直面疫情,积极应对,河钢采取居家办公措施,严格控制到厂人数,加强建设现场疫情防控,并通过网络招标、网上培训、网上认证等方式,有序推进项目进展。
承诺如金,战鼓催人。在河钢唐钢新区,300多项工程同时启动,一万余人遍布在厂区8000多亩的各个角落,从设想、图纸到施工,反复讨论验证,几经磨合推敲,不断挑战着“世界眼光、国际标准、河钢特色”的极限。在河钢石钢新区,克服疫情初期的管理限制,来自全球各地的冶金专家、工艺设计师、工程师、一线工人组成建设团队,在艰苦的工作环境中,挑灯夜战、闻鸡起舞,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创业激情和拼搏奉献精神。
从高起点规划到高质量建设,横跨疫情期间,克服困难险阻,时间的如椽巨笔书写着河钢巨变的篇章:从“一片滩涂”和“一片荒芜”上崛起,蝶变为现代化的“未来工厂”和特钢“梦工厂”,河钢在全新的土地上创造出众多“世界领先”“国内第一”和“行业先进”,实现了区位、产品和财务结构“三个优化”,奠定了未来发展的新优势,区位调整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这承诺是应对大战大考坚决完成脱贫攻坚使命任务的初心——
在疫情最吃劲时期,由39名驻村干部组成的13支工作队闻令而动,准时返回驻地,带领当地村民做好疫情防控,待疫情稍有缓解,又动员村民备战春耕,推动扶贫项目进度,帮助村民打开产品销路……
依托集团渠道、平台等多方面优势,河钢为当地村民帮销小米、玉米、柴鸡蛋、猪肉、蜂蜜、花椒等30余个农产品共300余吨,价值662万元。
河钢集团驻村工作队把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实现村民人均年增收
河钢帮扶贫困村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以来,依托产业带动的“造血”式扶贫,投入大量资金加快推进“绿皮蛋黑鸡散养”、“宝迪”养猪、光伏发电等一批项目落地,并帮农户打开销售渠道,促进村民增收创效。如今,河钢所帮扶13个贫困村全部实现高质量脱贫出列,贫困发生率实现清零,在全面脱贫奔小康的伟大工程中,河钢向社会传递出履约践诺的强大力量。
创新作答,逆风开启发展新局
将时间的指针倒转至年初,彼时的钢铁行业正面临着需求萎缩的“至暗时刻”:
国内家电等钢铁下游行业产量大幅下降,钢材需求量锐减;国际汽车企业大面积停产,给国内制造业带来的钢铁间接出口造成巨大冲击……
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营发展“双胜利”,以超常规的举措因时因势有效应对疫情,河钢以创新为驱动力,在极其艰难的环境中砥砺奋进,坚定向前。
依靠技术创新,契合客户高端需求——
不断开展前沿技术创新攻关,河钢两项科技成果分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新工艺、新技术的重大突破为高精尖产品提供更强力的支撑:设计出全球唯一的第七代家电彩板,锌铝镁产品连续4次实现“国内首发”,以最宽模具钢4Cr13、最高时速重轨、国内最高强度方管用钢HC1300为代表,全年超过16个新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品种钢比例提升至76%,河钢跃上高质量发展的新高度。
依靠营销创新,抢抓市场机遇——
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河钢以“云签约”“直播带货”新型营销模式打破时空的阻隔,跨越地域的限制,实现服务不隔离,全心为客户。探索全新合作模式,河钢以与国内龙头企业和世界级先进企业构建共享共赢的产业链生态圈为突破,在更高维度、更深层次、更广领域拓展合作内涵,助力“两个结构”再优化不断取得新成果:河钢新培育战略客户23户,开发大客户450户;与淡水河谷等全球三大铁矿石巨头实现人民币跨境结算。与此同时,“总部营销中心+区域公司”营销模式优化升级正在加速推进,随着华北与华东两个区域公司相继挂牌运营,河钢保障客户、服务客户的能力赢来新提升。
依靠管理创新,释放发展潜能——
以改革发展大会召开为标志,河钢管理创新掀开崭新一页。“河钢已经进入新一轮发展周期,要进一步关注微观和运营管控,强化河钢股份职能发挥恰逢其时。”河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于勇揭示深意。找准“总抓手”、打通“关键点”,河钢股份职能作用不断强化,改革发展呈现新的生机:模拟法人制初见成效,以收定支资金管控体系严格执行、经营业绩考核机制逐步完善,产线成为独立核算单元,创新创造活力竞相迸发。
以创新破解高质量发展“密码”,数字河钢、绿色河钢带来河钢“气质改变”:数字赋能钢铁生产,以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和钢铁行业正在深度融合,为产线质量变革和效率变革注入强劲动力;坚持与时代同行,与未来同步,河钢高度契合全球“脱碳”大潮,创新低碳环保技术引领推动行业绿色发展,河钢在唐山、邯郸已形成日加注500公斤的加氢站,在国内率先实现49吨重卡示范运营,树立了我国氢能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充满挑战的一年,河钢于难中进,向高处行,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风雨无阻的精神状态,在大战大考中彰显国企的使命担当,交出了“双胜利”的硬核答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