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消费者更加信任进口冷链食品?
冷链食品与国际贸易这个概念范围太大,还是让我们先从身边最熟悉的冷链食品之一—生鲜猪肉说起吧。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我国虽是生猪生产大国,但猪肉供应一直不足以满足国内需求,每年需大量进口国外猪肉来弥补内需空缺。据海关数据,我国自2020年1月1日起,将冻结猪肉进口关税由12%暂时下调至8%,有利于增加猪肉进口量,有效缓解国内供应紧缺问题。2020年上半年我国猪肉进口额总计428.95亿元,增幅为132.9%。
十几年前,在参观河南双汇肉食联合加工厂(如今双汇集团的前身)车间时,看到有一个车间是专门加工猪的各种脏器(用我们的话讲就是“猪下水”)的,而且看到在待加工的猪脏器原料包外面全是英文,看到“USA”的字母,认出来是美国,就问陪同我参观的公司领导,怎么猪下水原料还需要从美国进口吗?
这位领导呵呵一笑,回答说,咱们国家是猪肉生产大国,国内的猪下水原料肯定比美国多;但是咱们国家也是猪肉消费大国,由于国内市场需求大,价格竞争也很激烈。相比之下,美国和一些西方国家虽然也养猪,但不如我们中国人这么爱吃猪肉,更不爱吃猪下水了。所以,我们从国外进口生鲜猪肉和猪下水要比从国内收购合算得多。
在接下来的交谈中,话题回到了进口生鲜猪肉冷链物流上。
生鲜猪肉是如何运进国内的?是不是也得通过第三方冷链?
他表示,我们不用第三方冷链物流,我们用的是第一方物流,就是我们自己的双汇冷链物流。
为何不用第三方?
据他们说,主要是考虑到食品卫生安全,鉴于如今很多第三方冷链物流还处于各种食品混装阶段,温控难以统一,所以,我们还是沿用传统的以自家物流运送自家产品为主的模式。不过,随着第三方冷链物流温控技术的改进,双汇冷链物流等原来只做第一方物流的生产企业,也开始在确保自己产品安全的前提下,逐步开展第三方物流服务。这是另外的话,在此不多做阐述。
说到国际贸易就不能不说跨境电商。
近年来,跨境电商这块大蛋糕的迅猛膨大,也让很多生鲜电商意图分得一块蛋糕,然而在尝过之后,他们发现,这块“冷蛋糕”虽然好吃,却不容易吃到嘴里。
生鲜电商包括跨境生鲜电商,近十年来的失败连连就是证明,烧了天价数字的钱,最后却落得个生鲜电商“先烈”的“光荣称号”,实在是有点悲壮。
不过,事情都有两面性,生鲜跨境电商这件事总是要做下去的,君不见,如今一些生鲜跨境电商和与之合作的冷链物流企业,屡败屡战不屈不挠的仍在坚持做,就说明这块行业大蛋糕还是有吃头儿的,关键是看你怎么吃到嘴里。
杜绝假货
网上购物消费者普遍关注的是产品质量问题,跨境食品电商如何才能保证消费者购买的是海外正品而不是假货?这不仅是消费者关注的首要问题,也是生鲜跨境电商和冷链物流行业必须正视的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唯一的办法只能是采取跨境冷链食品溯源机制。这一溯源机制的源头不可能是在国内,而必须从国外的产地端就开始建立并一直延续到国内的销售端,这是一条非常漫长的远征之路,不仅远,且难;所谓难,就是对这条全程供应链的溯源中间不能有任何环节的中断。
过去,人们总认为,消费端溯源似乎只是国内消费者和客户的事,如对进口生鲜食品,在国内任何一个销售地点的货架上,都可以对其扫码,这样就能清楚的看到进口食品的全程供应链链路,包括进口食品的详细介绍,从而有效杜绝假货的发生。
但更重要的溯源手段,还是要依托政府监管部门的精准溯源和管控。特别是新冠疫情的出现,更是大大促进了这项工作的进展。
如去年9月以来,重庆市场监管局开发建设的“渝溯源”进口冷链食品追溯管理平台,如今已经在重庆渝北、大渡口等8个区县试点运行,185家相关企业在平台上注册,记录了流入重庆市场进口冷链水产品、畜禽肉302笔,共73个品种、3186.36吨,涉及25个国家和地区,平台按照“企业申报、首站赋码、一码流通、环节倒查、全程追溯”的模式,在追溯平台录入进口食品品名、生产企业、检验检疫信息等关键数据后,平台赋予“渝溯源”源码,在后续流通环节各节点扫码后在平台内录入购销信息,并层层依次叠加至源码上。
降本增效
对于跨境冷链食品电商来说,所面临的另一大难题,就是将冷链食品从境外的仓库或港口运送到国内的客户手中和消费者餐桌。
时间就是成本,长时间的仓储运输,无疑会导致跨境电商的运营成本增高。
而对于消费者来说,现阶段跨国冷链产品的全链条物流体系尚未形成,会导致物流运送耗时较长,需要长时间的等待才能收到产品。
跨国电商冷链物流的这一短板,也是冷链产品与国际贸易最大的短板。如何提高跨境冷链食品物流运送的时间效率,已成为关系到冷链食品国际贸易未来发展的关键。
为此,有业内人士表示,为了跨境冷链食品电商的长远发展,有必要在全球与我国有冷链食品国际贸易的国家和地区的港口、码头,建设冷链物流前置仓,通过最大限度地缩短境外产地端与国内消费端之间的地理距离,进而减少进口食品的物流环节,从而构成较为完善的全球仓储运输一体化体系,在提高冷链物流效率的同时降低成本。
先尝后买
冷链产品线下实体店以购买便利、店面可感触、产品可视等方面的竞争优势,构成了用户全方位购物体验,对电商也形成了一定的冲击,线上线下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但也存在着互补关系。
尤其是现在,电子商务在开展跨境电商的同时,实体店也在紧锣密鼓的开进口食品超市,不管是标超、大卖场,还是便利店均有进口食品销售专区。这倒不新鲜,新鲜的是国内一些大型批发消费终端如北京盛华宏林批发市场,已开展了进口冷链食品农产品先尝后买的经营模式,为此还在市场内专门开设了一座小型酒楼,不仅市场内的非冷链进口食品可以先尝后买,而且,对于顾客选好的冷链食品农产品,还可以在酒楼现场加工,待顾客品尝后,再决定是否购买。
这一做法的最大受益者,看起来好像是进口食品农产品的批发销售大户,在这里亲自品尝一下,不好吃不进货,以后批发给零售商们,也更有了底气;其实不然,最大的受益者乃是批发市场本身,由于适应了国人喜欢先尝后买的习性,加之疫情后的农批市场普遍开始实行批零兼售,所以,进一步促进了进口食品农产品的大进大出。
实体商业的这些做法,值得生鲜食品跨境电商借鉴。随着跨境生鲜食品电商逐渐步入稳定的流量期,反哺线下商业模式,打通线上线下渠道已成为新趋势,完全应该也完全有能力在客户体验方面步子迈得再大点,譬如开设线下冷链食品体验店,让消费先品尝后网购。总之,生鲜电商依托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支撑,在全国范围内布局线下体验店,通过线上赋能线下、线下引流线上,实现双线贯通,满足不同顾客对进口冷链食品需求场景的全覆盖,可以有效地解决用户对进口冷链食品的信任问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