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跨境生鲜电商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科技创新实力逐渐增强,人民生活需求也逐渐多样化、高端化,国际经济与贸易也越来越密切,于是跨境生鲜电商应运而生。作为电商领域的“新蓝海”,跨境生鲜吸引了众多的投资者,国家也颁布了众多关于电商的文件并出台了各种政策来支持其发展,但跨境生鲜电商的发展结果始终不尽如人意,在冷链供应链、质量、市场准入标准等方面存在缺陷,距离高质量的目标还存在较大的距离。因此需要结合我国实际对其高质量发展进行必要的路径选择。
一、我国跨境生鲜电商发展态势及瓶颈
(一)我国跨境生鲜电商规模不断扩大
跨境电商的出现再一次加宽了用户选择产品的种类,极大程度地满足了用户的需求,许多企业的业务开始涉足跨境领域,跨境电商的规模开始急剧扩大。
表1 2016-2020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量
年份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2020 |
交易量(万亿) |
6.3 |
7.6 |
9.1 |
10.8 |
12.7 |
数据来源: 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2018年进口生鲜成交量也开始呈现爆发式增长,从品类上看,跨境生鲜电商逐渐向“多元化”进阶,仅天猫国际,截止到2019年初其引进的品类就达到3900多个,大幅拉宽了用户可以选择的产品的种类,满足了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层次化,增加了顾客的稳定性;从产地来说,仅就天猫而言,截止到2018年年末天猫国际已引进全球75个国家和地区。
(二)跨境生鲜电商全程冷链供应链存在的短板
跨境生鲜电商成功的关键在于冷链供应链,我国还存在诸多问题。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全程冷链物流的硬件设施上存在巨大的缺口,而我国直到2019年才达到5.67万辆的规模,美国则在2014年冷藏车的数量已经超出中国2019年冷藏车数量的四倍。设备的分布情况也无法于实际的需求相匹配,冷链基础设施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带和一线发达城市,然而,作为生鲜农产品主要供应地的中西部地区,冷链基础设施却难以得到保障。
(三)我国跨境生鲜电商发展面临的风险
当前我国虽在跨境生鲜这一产业初具规模,但是有关于食品安全的法律体系尚不完善,在卫生检测标准方面也远远低于国外标准;其次是市场准入风险;最后是质量安全检测方面专业人才也存在缺失的问题,无法达到全程冷链质量安全的检测标准。
二、跨境生鲜电商高质量发展的目标界定
2018年“高质量发展”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目标首次被提出,报告指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代表高效益、不断增强的创新力及稳定增长,其最终的目标就是要推动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求;2018年国家发改委指出物流的高质量发展是从物流技术、经营模式、组织方式、体制机制等方面加大创新力度的发展,是加强谋划、完善政策、深化改革的发展,提出了安全性、响应性、可得性、适用性、有效性、经济性的指标。
基于上述的认识并结合我国跨境生鲜电商高质量发展的实际,在借鉴国内外相关评价指标体系长处的基础上,主要包括物流技术、信息技术、创新能力、响应速度、机制完善度、跨界融合能力六个维度其目标进行界定。
三、我国跨境生鲜电商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运营模式创新
一方面是要结合新零售,增强用户体验以此增加用户数量。“新零售”是一种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利用现代先进的技术实现生产、销售等各个流程的转型升级,简单来说就是线上线下的一体化,顾客通过线下体验亲自感受产品的质量、颜色等,随后线上下单,减少了顾客对实体产品与商家描述之间的差异。对于生鲜类产品,消费者首要考虑的问题就是质量问题,新零售强化了消费者的体验。顾客群通过线下实体商店的全方位体验,消费者可亲临体验店自由挑选,体验产品的质量、口感,随后利用APP自主下单或者通过店家下单,缩短消费者与产品之间的距离,培养顾客忠诚度。同时,利用大数据将顾客的购买情况进行整合、统计、分析,获取不同地区顾客的消费偏好,有针对性地进行采购,减少库存成本及滞销带来的损失。另一方面实现对成本的严格把控。对于生鲜类进口产品进出口业务,致使需求的种类多样导致成本的大幅度上升。通过与当地的电商进行合作,消除国与国之间信息沟通不畅的障碍,了解目的国居民及各大电商企业对生鲜类产品的需求状况,同时利用当地的电商充分了解当地政府对待跨境生鲜电商的态度,争取获得相应的优惠政策等,在物流方面也要进行严格的成本把控,避免徒增成本。
(二)生鲜电商及海外仓的业态创新
建立生鲜电商海外仓帮助企业加快清关、商检等效率,降低生鲜电商运营的风险。“共享仓”应是跨境生鲜电商平台、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等的多元化融合。目前共享主要有三种模式,分别为交换模式、资源共享模式及租赁模式。共享仓除了优质的存储条件之外还应该配备信息化设备,利用大数据技术将不同地区不同用户对产品的需求量进行信息化处理,各电商之间也共享消费者偏好信息,准确把握目标国消费者对各种产品的需求量,事先将产品存储在海外仓中并完成到C端的配送,冷链物流实现精准化和差异化,减少成本耗费。
首先共同建立海外仓使得成本在多个企业之间得到分摊,减少了资金压力;其次,信息共享避免了信息孤岛局面的出现;“共享仓”的建立还可以规避物流在运输、商检等环节的风险,实现降本增效的目标。此外,通过共享海外仓,能够盘活闲置资源,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实现跨境生鲜电商经营业态的创新与升级。
(三)信息技术创新
跨境生鲜电商冷链物流信息技术包括:RFID技术、GPS技术、GIS技术、区块链技术、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自动化技术等。一方面结合RFID技术实现物流信息的高度融合。利用RFID技术可以更高程度地实现对产品信息的实时追踪,实现产品信息的源头可查,去向可追,将责任责任到具体地人。另外,对于管理人员来说,RFID技术使得各个过程透明化,管理人员可以更方便地开展工作,增强企业的整体效益。另一方面,落实“区块链”技术。“区块链”是一种按时间顺序,将数据区块以顺序相连的方式组合成的一种链式结构。利用联盟链,部分企业之间可以实现信息的互通,精准的把握客户的需求偏好,实现供需平衡,增强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地位同时避免了单独构建信息系统的资金压力。
(四)跨境生鲜电商供应链体系重构
1.采购端。供应商作为跨境生鲜电商的源头,对产品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我国大多数跨境生鲜电商都是属于平台性质,依靠采购商去购买所需产品,很难从源头把握产品质量。选择“直采直供全程品控”模式,即原产地直采直供消费者能达到全程品质上的控制。各个跨境生鲜电商可以根据以往的经验或实地勘察等方式甄选优质的产地资源并形成稳定的供货渠道进而实现前向一体化,达到降本增效的效果。
2.仓储端。生鲜产品的特殊性要求对收获作业、库内管理、出库作业等三个环节进行严格把控。对于收获作业来说,利用温度测量仪测量车厢内温度和商品的中心温度,不合格的直接拒收;做好产品安全工作检查,防止病菌的入侵。对于库内管理,首先进行严格的批次管理;其次进行严格的产品种类划分,严禁将易串味的产品混合在一起;再次对于库内温度进行严格把控实时监测。对于出库作业,分拣和包装时进行温度、时间控制,完成包装后放于冷冻区暂存同时进行全程保温箱运输。
3.配送端。跨境生鲜电商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健全的配送体系。业内可利用当今流行的共享模式,几大企业共同出资建立共享冷链物流,实行统一配送。一方面,解决了各个企业在高效率、高质量的物流体系与成本高的矛盾,另一方面满足消费者对生鲜产品高质量及配送高效的要求。同时在运送的过程中,利用自动报警、连续监测和数据共享的方式,保障食品安全。
(五)跨境生鲜电商全产业链生态系统构建
全产业链生鲜电商生态系统即核心企业通过互联网搭建生鲜电商平台,并将与之相关的上下游产业、其他密切相关的产业、用户、政府以及环境结合在一起,这其中各个组成要素围绕核心企业资源互补和物质交换,并不断与环境进行交流互动。跨境生鲜电商全产业链生态系统应该是一个以电商企业为核心,与之相关的上游供应链、下游的配送端涉及到的企业、终端消费者、金融机构、政府、数字贸易平台等其他机构以及外界环境相结合开放的生态系统,是资金流、信息流、物流三者的有机结合。资金流是此生态系统中各个企业涉及到的资金往来、第三方支付系统的资金流动以及消费者与电商企业之间的资金往来;信息流是各企业之间经营状况、用户需求、产品信息、政府对该行业的态度、外界环境的状况等的互通,作用在于沟通连接、引导调控、辅助决策以及经济增值;冷链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商到最终消费者之间的流通,冷链物流系统是否完善是决定该生态系统的构建是否成功的关键,生鲜产品较一般产品如日用品而言对环境有较高要求,因此对运输方式、运输速度、运输时的保护措施等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为此就需要更先进的技术来对目前我国物流系统进行改善,实现全程冷链运输并以最快的速度送达用户,满足用户需求。此外,跨境生鲜电商全产业链生态系统的运行还必须有严格的监督体系来保证系统健康正常运行。
综上所述,跨境生鲜电商作为国际经济贸易的新动能对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发挥着的不可替代作用,因此针对当前我国跨境生鲜电商吐火如荼的发展态势,真正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效率转换,不断探索跨境生鲜电商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以适应消费市场的升级和更替。
作者简介:
作者:李学工(1962-), 男,汉族,浙江省温岭市人,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物流科学研究所所长。研究方向:冷链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物流管理体制及农产品冷链物流。
作者:杨立青(1998-),女,汉族,山西省大同市,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现代供应链管理、跨境电商冷链物流管理。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