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 “一带一路”绿色投融资发展面临哪些挑战与机遇?
文 / 现代物流报全媒体记者 孙辉 李丹 综合报道
“一带一路”国家积极推动绿色投融资紧抓发展机遇
2024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新一个十年的开端,在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上,有关绿色投融资的发展也成为热议话题之一。3月28日,“一带一路”绿色投融资圆桌围绕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在参与绿色投融资时面临的挑战,以及如何带动市场力量向绿色低碳发展配置资源等话题进行讨论,博鳌亚洲论坛理事长、联合国第八任秘书长潘基文,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周小川等人出席。
气候变化问题迫在眉睫
在积极应对气候变化问题背景下,如何有效实现低碳转型,促进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亚洲乃至全球的关注重点。但当前,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在绿色投融资方面仍面临大量资金缺口。
潘基文在致辞中表示,如今,气候变化问题不再是遥远未来的问题,而是迫在眉睫的问题。同时,潘基文也强调,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同时,多数发展中国家尚未得到必要的帮助,其中就包括绿色投融资方面的支持。而这些发展中国家迫切需要绿色投融资资金以适应气候变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在挑战方面,周小川提到,近年来“一带一路”虽取得长足进步,但在可选择的投资项目上也有难有易。“难的地方在于部分国家债务负担已经过重,因此在项目发展上存在较大难度。同时,部分跨国境基础设施存在协调难等问题。”对此,周小川认为,部分国家可以通过先立后破的方式,率先发展绿色低碳,再过渡到淘汰高碳。
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马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目前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在绿色投融资方面仍面临未拥有完整绿色金融或科学金融政策框架等挑战。马骏认为,相关各国政府应主导建立至少拥有四个要素组成的框架,如明确的界定标准、完善的可持续信息披露要求、产品市场以及认证机构。
各国积极推进绿色投融资发展
尽管部分国家在发展绿色投融资方面仍面临挑战,但也有部分国家或区域已通过合作共赢的方式实现突围。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余伟文在会上提到,香港作为绿色债券的枢纽,也是推进国际资本的重要地方。在未来几年,香港将持续打造绿色债券市场以及其他绿色融资市场。
余伟文还提到,希望打造更多有创新性的融资渠道,当前,香港已和丝路基金建立合作伙伴关系,通过建立基金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融资。同时也有两个私募平台可以实现亚洲气候转型项目资金的需求,以及满足从棕色产业转型到绿色产业上的需求。
在中国积极推进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也通过多种方式助力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国家的绿色投融资。例如,埃塞俄比亚联邦民主共和国经济合作财政国务部长塞梅雷塔·塞瓦瑟·艾维克就在会上提到,埃塞俄比亚与中国在过去十年是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基于双方的共同信任,这一合作伙伴关系持续强化,并成为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在过去20年中,埃塞俄比亚实现较大的经济增长,中国也在基础设施如公路、高速公路、铁道等方面为埃塞俄比亚的绿色融资提供非常大的帮助。
此外,哥伦比亚交通部副部长卡洛斯·爱德华多·恩里克斯·凯塞多也提到,中国是哥伦比亚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很多中国企业也在哥伦比亚进行铁路、建筑等项目的建设。此外,中国和哥伦比亚在2023年10月达成12项合作协议,包括经济、技术、科学、教育、文化等,同时,哥伦比亚商务部与中国商务部也签署了《关于促进产业投资与合作的谅解备忘录》。
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规划和投资部副部长丰万·乌塔文也在会上提到,“一带一路”倡议是对老挝发展一系列战略中起到非常重要的补充作用,如当前运营的“中老铁路”,就是“一带一路”倡议结出的丰硕成果。“一带一路”倡议通过加强互联互通,创造一系列的经济机遇,为老挝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如为人民创造很多的就业机会等。而这一系列颇有影响力的基础设施建设,不仅加强了老挝和中国之间的关系,也促进了重要的地区市场之间商品服务和旅行人员等交流,进一步加强两国之间的友谊。
在部分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国家已获得实质性帮助的同时,也有部分地区或区域性组织希望加入同分一杯“羹”。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欧盟研究中心主任王义桅表示,尽管部分国家暂未加入“一带一路”倡议,但相关国家的部分区域或区域性组织仍希望通过加入“一带一路”倡议实现共赢。“此前的国际关系都是国与国之间对等的关系,如果‘一带一路’倡议未来可以加深层次更加丰富的合作机制建设,那么其将成为国际体系与国际关系之间所不具备的优势”。王义桅建议道。
来源:北京商报
作者:李海媛
博鳌亚洲论坛理事长、联合国第八任秘书长潘基文:
加大力度支持实现绿色“一带一路”倡议的努力
在3月28日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一带一路”绿色投融资圆桌上,博鳌亚洲论坛理事长、联合国第八任秘书长潘基文表示,气候变化的问题,不再是遥远的未来的一个问题,它是迫在眉睫的问题,就在此时此地,大家就面临着气候变化的危险。尽管2015年,巴黎气候变化协定提供了一条通往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但遗憾的是,世界未能有效地团结起来,也很难有效地按照巴黎协定将全球变暖限制在1.5摄氏度范围内。“2023年是有史以来气温最高的一年,”潘基文表示,从1850年有明确气候记录到现在,去年是最热的一年。与此同时,极具讽刺意味的是,发展中国家,也就是对全球变暖影响最小的国家,往往是最大的受害者,他们最容易受到全球变暖的不利影响。
他认为,所有的发展中国家尚未得到必要的帮助,其中包括绿色投融资的支持。而这些发展中国家迫切需要这些绿色投融资的资金来适应气候变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如果没有足够的投融资支持和技术的支持,他们的目标有可能无法达到。因此,国际组织和金融机构,包括公共机构和私营部门,在弥补投资缺口方面,可以发挥非常关键的作用。
潘基文指出,现在的当务之急是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去支持实现绿色“一带一路”倡议的努力,不仅要提供相关的资金,而且也要提供技术专长和能力建设方面的帮助。
来源:睿见Economy
作者:宗合
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周小川:
共同解决“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零碳电力系统的投融资问题
3月28日,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周小川在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一带一路”绿色投融资圆桌会上表示,很多发展中国家都处在工业化进程中,例如,很多东南亚国家都有缺电问题,这是“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共性问题。对于如何做好相关工作,他提出了三点建议:第一,“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有相当大的动力加大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下一步,要进行系统性规划和设计,不能有的搞电网,有的搞水电站,没有搞成一个真正的系统;第二,国家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丝路基金等机构要厘清职能,加强相互配合,同时,也与多边开发机构、国际商业性投资与私人投资配合起来,共同解决“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零碳电力系统的投融资问题;第三,要加强贸易与投资的自由化,坚持多边规则,反对保护主义,其中包括积极参与WTO改革。
来源: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作者:马梅若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中国进出口银行原董事长胡晓炼:
要动员更多社会资金投入绿色发展融资
3月28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中国进出口银行原董事长胡晓炼在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一带一路”绿色投融资圆桌会上表示,只有政府、国际组织、商业机构共同行动,在绿色投融资中密切合作,建立有效机制,才能动员更多资金促进“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绿色发展。
胡晓炼表示,在“一带一路”绿色项目融资活动中,政府公共资金、准政府机构资金、商业资金应该更好地协同。其中,政府公共资金主要来自于财政,可以作为绿色项目的资本金或者是劣后债权,充当项目风险“缓冲垫”;准政府机构资金主要来自市场发债,具备享有政府信用、发债成本较低的优势,可以提供比一般商业融资更为优惠的资金;商业机构的资金潜力大,在有一定风险缓冲保障且可负担性增强的条件下,参与“一带一路”绿色投融资的积极性就会增加。“当前,要动员更多社会资金投入绿色发展融资。”胡晓炼表示,一方面相关国家要尽快兑现联合国气候变化哥本哈根大会上明确的气候资金承诺,从国家公共资金层面增加资金供给;另一方面多边金融组织在动员全球资金、推动绿色发展方面的作用应进一步提升。
来源: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作者:徐贝贝
丝路基金董事长朱隽:
撬动更多私人资本加入可持续投资领域
在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一带一路”绿色投融资圆桌会上,丝路基金董事长朱隽表示,不少前沿绿色融资项目处于市场导入期,收入和利用的规模较为有限,有的项目现金流甚至为负,在此背景下,需要长期资本来帮助企业夯实业务基础,建立起自身的内生增长动能。另外,相比消费和科技等新兴行业,社会基础设施行业投资周期较长,业务发展中需要不断投入资本、新建更多设施。这一类投资具有惠民生的性质,也是长期资本可以充分展现其期限优势的领域,能够帮助促进社会基础设施以及绿色转型等影响力投资的落地。
朱隽建议,要撬动更多私人资本加入可持续投资领域,公共部门和开发机构可以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也可以采取混合融资方式,发挥杠杆效应。“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模式是公共部门和多边基金率先进入,规定收益上限,达到后即退出,这样可以先进入承担风险,在收益达到一定水平后退出,把更多的收益留给私营部门,从而提升项目对私营资本财务的吸引力,同时弥补绿色可持续投资的资金缺口。”朱隽说。
来源: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作者:张末冬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行长金立群:
很多人对“一带一路”倡议有误解,他们认为这是中国的项目,中国公司为了钱,中国人来(搞建设)是为了钱,这是不对的。共建“一带一路”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一带一路”倡议是一项合作倡议,不是单独的项目,它需要所有参与方共同合作,理解这一点至关重要。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
近年来,人民银行持续加大绿色投融资的支持力度,积极引导鼓励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的原则,以贷款、股权、债券等方式,支持了一大批风电、光伏等“一带一路”绿色项目。未来,人民银行将继续支持共建国家建设绿色金融体系,引导中资金融机构加大对“一带一路”绿色项目的支持力度,推动共建国家机构在中国发行绿色债券,更好支持“一带一路”绿色投融资。
意大利经济发展部前副部长米凯莱·杰拉奇:
“一带一路”倡议有时会被西方经济学家误解。实际上,它不仅关乎中国,也能够让参加国共同受益。150多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互相合作,在贸易、人才、文化、技术等层面达成了更多共享。现在,欧盟和欧洲各国政府应该更积极地走出去,主动理解中国对外开放的新政策。
巴基斯坦总理特别助理扎法尔·乌丁·穆罕默德: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帮助巴基斯坦显著改善了电力状况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并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为当地经济发展带来了根本性的变化。与此同时,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已经在全球150多个国家形成了3000多个不同规模的合作项目,为推动共建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中国继续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实施更多“小而美”的民生项目,“一带一路”将为世界提供更大的发展机遇,也将进一步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尼泊尔总理外事顾问如博: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发展战略,聚焦不同国家的战略需求或可为“一带一路”倡议注入新动能。对于尼泊尔这样比较小的国家来说,直接建设大型旗舰项目有一定难度。如果能有针对性地对全球南方国家推出一些共建“一带一路”的中小型项目,亦可逐步提升这些国家未来建设大型项目的能力。
《 现代物流报 》( 2024年4月1日 5版)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