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格点评:“各信贷共同发力”将支撑春季钢需释放?
宏观数据:
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1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66.43万亿元,同比增长11.8%,增速比上月末低0.6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2.8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67.17万亿元,同比增长3.7%,增速比上月末低0.9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0.2个百分点。2022年人民币贷款增加21.31万亿元,同比多增1.36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32.01万亿元,比上年多6689亿元。
兰格点评:
2022年,国际能源供需形势复杂严峻、价格大幅上涨,国际冲击叠加极端天气频发,能源保供稳价面临较大风险挑战,2022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4.1%(详见图1),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6.1%。展望2023年,尽管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可能高位波动,输入性通胀压力仍然存在,但我国物价保持平稳运行具有坚实基础,基础能源保障有力,保供稳价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全有信心、有能力继续保持物价总体稳定。对于国内制造企业来说,虽然原材料价格的相对高位依然挤压着国内制造企业的利润空间,国内终端消费的逐步回暖将为企业带来订单的支撑,但海外市场订单的回落会使得企业承压,因此国内制造企业将在内需渐强和外需渐弱的环境中逐步回归正常,从而使得制造业用钢需求的释放力度也将保持相对稳定的态势。
从2022年全年金融数据来看,信贷和社融呈现了回升态势,2022年人民币新增贷款额同比有所多增;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同比略有增加(详见图2);全年狭义货币(M1)同比增速呈现冲高回落的态势,而广义货币(M2)同比增速呈现逐步攀升的态势(详见图3),2022年人民币新增贷款额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同步呈现同比多增,但货币投放量的力度大于社会融资规模的增量,其中作为主力的政府融资需求依然是主力,而企业贷款成为后起之秀,2022年12月企业中长期贷款投放12110亿元,创出历史同期新高,表明信贷结构优化调整取得较好效果,信贷分类发力态势较为明显。
1月10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联合召开的主要银行信贷工作座谈会明确提出,保持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加大金融对国内需求和供给体系的支持,要及时跟进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配套融资,延续发挥好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和财政贴息政策合力,力争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要继续用好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用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等优惠政策,全力支持重点医疗物资生产保供企业的合理资金需求。
同时会议也明确,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要求运用好保交楼专项借款、保交楼贷款支持计划等政策工具,积极提供配套融资支持,维护住房消费者合法权益。要落实好16条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用好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第二支箭”),保持房企信贷、债券等融资渠道稳定,满足行业合理融资需求。要因城施策实施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更好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加大住房租赁金融支持,做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金融服务,推动加快建立“租购并举”住房制度。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基建及制造业领域的信用扩张和房地产领域的信贷改善将有效支撑信贷投放总量和社融融资增量。因此,2023年货币政策也将呈现“信贷总量有效增强”、“分类信贷共同发力”、“政府信贷前置发力”、“实体信贷接力”、“企业信贷渐渐回暖”的趋向,从而拉动有效投资加快落地进程,推动重大工程项目将从“开工季”转向“施工季”,而房地产行业在“三支箭”政策的支持下,房企融资进度已成“破冰之势”,这将为春季市场钢需稳定的释放带来有效支撑。(兰格钢铁研究中心,葛昕,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