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来分享新能源车海运这块“大蛋糕”
全世界业已知晓:中国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国、消费国,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出口量最大的国家。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2023年1至9月份,我国汽车出口338.8万辆,同比增长60%,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82.5万辆,同比增长1.1倍。而且中国连续8年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全世界第一。另据德国《法兰克福汇报》网站1月11日以《中国汽车浪潮涌向欧洲》为题报道称,“中国电动汽车巨头比亚迪刚刚取代美国竞争对手特斯拉,成为全球最大电动汽车制造商”。
海运:新能源车最大的出口渠道
新能源汽车出口的主要方式包括:海运——将汽车装载在集装箱或货船中,通过海运运输到目的国。陆运——将汽车装载在火车或货车上,通过陆路运输到目的国。而其中海运则是新能源汽车出口的主要方式。由于海运的运量大、运费相对较低,因此许多汽车制造商选择使用海运来运输新能源汽车。在海运过程中,新能源汽车通常被装载在集装箱中,并放置在船舱内。根据相关报道,2022年中国汽车出口总量达311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占比由2019年的7.7%提升至2022年的21.8%。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汽车海运这一过去相对冷门的领域近年热度持续攀升,相对有限的运力也使得海运排期异常紧张。有数据显示,目前全球只有700余艘从事汽车远洋海运的专业船只,而国内汽车运输船的运力仅占全球的2.63%。
那么,造成国内远洋运输新能源车的瓶颈和短板这一不尽人意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笔者认为,主要是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是运力不足:截至2022年12月,中国远洋汽车运输船仅占全球运载能力的3%,而全球700艘专业远洋运输船中,真正从事运输的中国汽车运输船只有10艘左右。相比于国内持续井喷的汽车出口形势,中国远洋运输新能源车的运力明显不足。2023年我国汽车出口同比增长57.9%,首次跃居全球第一,出口增势令人振奋,然而海上运力不足却成为摆在车企面前一大难题。中国远洋运输新能源车在运力方面存在明显的瓶颈和短板,这也是导致运费高昂的主要原因。
其次是运力不稳:中国远洋运输新能源车的运力大部分依赖外资船,全球前5大船东分别是 Wallenius Wilhelmsen、Ray Car Carriers、日本邮船、商船三井、川崎汽船,合计运力占比多达45.4%,几乎占据半壁江山。这些船东只会优先考虑本国汽车出口企业,满足本国车企的船舱需求,在需求不足的情况才会考虑把多余的舱位留给中国。
三是汽车远洋运输船国产化程度严重不足。2024年新年伊始,比亚迪计划中的运输船队的第一艘船投入运营,将把汽车从中国主要运往欧洲。据报道,名为“比亚迪探索者1号”的这艘运输船将每次运输约7,000辆汽车。这是中国建造的第一艘专门用于国产电动汽车出口的汽车运输船。不过,根据中集集团微信公众号发布的消息,比亚迪是通过佐迪亚克海运公司租用这艘运输船的。
针对这一状况,尽管如今航运公司和车企纷纷出手开始增加订船,但由于运力过于紧缺,导致国际汽车船供不应求,运价水涨船高。而中国船东运营的数量,占全球总运力不足10%,相对于持续井喷的新能源汽车出口需求,运力显然严重不足。
运力不足、运力不稳以及运输船国产化程度严重不足,堪谓中国远洋运输新能源车的三大瓶颈和短板。
为克服中国远洋运输新能源车的这三大瓶颈和短板,笔者集合业内人士意见,认为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解决:
大幅增加海运运力
前面说到,中国远洋运输新能源车的运力大部分依赖外资船,为改变这一现状,从政府主管部门到航运企业,都应在现有基础上,支持中国船舶制造业研发先进技术,提高船舶的运力和效能,在规模和技术上接轨国际水平;通过合理调度、提高船舶装载率等措施,提高远洋船舶运力的利用效率。
针对新能源汽车出口的井喷式增长,造成国际汽车运输船“一舱难求”的局面,国内不少车企已开始针对运输领域进行布局。2024年1月,上汽集团委托中国船舶集团建造的清洁能源汽车滚装船下水,正式定名为“上汽安吉申诚号”,并开启首航。这艘远洋巨轮拥有7,600个车位,采用LNG双燃料清洁动力,主要运输新能源汽车,首批搭载上汽、东风和宇通的自主品牌新车驶向欧洲。此外,不少船企也开始针对运输领域进行布局。去年11月底,由中国船舶(600150)集团旗下广船国际联合中船贸易建造的LNG双燃料汽车运输船也已签字交船。这个海上“巨无霸”总长200米,型宽38米,设计航速19节,共有13层甲板,可装载约7,000辆汽车,续航力最高达15,000海里。目前,这家企业手持25艘汽车运输船订单,造船订单已经排到2026年。
为了解决新能源车海运船舶数量不足的问题,造船行业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 增加滚装船数量:滚装船是传统的汽车海运船只,可以通过增加滚装船的数量来提高新能源车的海运运力。
- 引入新型船只:如散货船等,可以通过引入新型船只来提高新能源车的海运运力。
- 优化海运路线:可以通过优化海运路线,减少运输时间和成本,从而提高新能源车的海运效率。
- 加强合作:可以加强车企、海运公司和港口的合作,共同解决新能源车海运运力不足的问题。
进一步创新海运模式
作为全球最大的综合航运企业,中远海运集团密切关注出口企业的舱位需求,根据客户需求创新运输模式,积极为客户定制货物出运方案,有效缓解了客户面临的物流压力。
中远海运特运积极协同中远海运集运,共同研讨如何在多用途船上装载集装箱,以帮助实现增加运力供给。这在中远海运集团内部是全新的尝试,在实际操作的各个方面都面临着全新的挑战。中远海运始终秉承“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早在几年前,中远海运特运、中远海运集运两家单位的相关人员就相互配合,不辞辛苦,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题,将每一个细节落实到位。经过仔细认真的调查研究和布置落实,双方解决了技术、法律、操作、单证上的一系列问题,最终签署集装箱舱位框架协议,并于2021年7月,在宁波港由“中远海运荣耀”轮成功装载首批800多TEU集装箱驶往巴西,顺利开启了新框架协议下的首次合作。在此基础上,近两年双方又相继签订了3个航次共计3,000TEU的舱位前往巴西和墨西哥。
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出口的增长,也带动了船运行业的协同发展。太仓港与中远海运合作,设计研发出可折叠商品车专用框架。这种框架能够在集装箱码头完成装卸作业,在船舱可以充分利用舱容,并且方便回收。此外,企业通过“单一窗口”无纸化提前申报,海关在线审核,如果没有查验指令,海关会在第一时间放行,进一步提高了新能源汽车出口的通关速度。
大力发展铁水联运
铁路、水路在大宗货物和集装箱中长距离运输方面,运量大、成本低、能耗小、污染轻,铁水联运可以充分发挥这一比较优势和组合效率,在降本增效的同时,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
铁水联运是现代化海运一种新的选择,即货物装载于集装箱,以铁路运输方式抵达海港,再将集装箱装运至远洋轮出海。这不仅推动了交通运输结构调整优化,还是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题中应有之义。作为重要突破口,以铁水联运为代表的多式联运,在政策持续加力和经营主体发力下,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去年4月,交通运输部等多部门联合印发《推进铁水联运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明确了聚焦提升联运畅通水平、提高联运服务效能等4方面13项具体任务,提出到2025年:全国主要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量达到1,400万标箱,年均增长率超过15%等目标。这意味着,铁水联运高质量发展将步入快车道,社会物流成本将进一步降低。
以宁波舟山港为例,通过开展铁水联运业务,使西南省份有了通向北美、南美等地区的快速出海通道。从重庆运至宁波舟山港的外贸集装箱,在时间上由传统水运的13天缩短为58小时,物流成本较公路运输节约近50%。与公路运输相比,铁水联运的节能减排效果也更加明显。宁波舟山港股份有限公司业务部海铁中心副主任张周龙介绍,去年宁波舟山港铁水联运完成145.2万标箱,节约燃油9,200万升,相当于节省10.7亿元;减少碳排放26万吨,相当于新增森林面积650平方公里。
2023年8月30日,大批装有上汽大通新能源汽车的集装箱,搭乘海铁联运班列,从无锡西站铁路货场出发,抵达上海芦潮港集装箱中心站,再登上已靠泊在洋山港的远洋货轮长旺号,远赴美洲。该批货物是洋山关区首批采用国内铁路运输方式到港的出口新能源汽车,洋山海关主动对接企业、集装箱中心站等多个单位,提前做好预案,配合企业完成危险货物海关申报,确保货物到港后第一时间装船出运。
据上海海关统计,2023年前7个月,上海口岸出口汽车102.2万辆,同比增长54.8%,居全国各口岸之首。其中,外高桥港区海通码头几乎每天都有2至3艘汽车滚装轮离港,而位于临港新片区的南港码头也努力承接汽车滚装轮业务,出口新能源车占比高达80%。随着上海口岸汽车出口持续狂飙,滚装轮运力日益吃紧,滚装轮码头泊位、滚装轮内车位均供不应求,国内新能源汽车亟盼新的出口运输通道。
如今,铁水联运已普遍作业于多种货物,但新能源汽车的运输安全较为特殊。新能源车中的锂电池在密闭集装箱中存在一定危险,根据世界海运组织国际海运危险货物规则,海运中的新能源车属于第9类危险货物,此前已有企业尝试海铁联运出口新能源汽车,以上海港为例,但汽车经铁路运抵港口后,必须进入港口专门的危险品装箱场所进行掏箱,再按照海运危险货物运输标准重新装箱、贴标,由海事部门监管确认后开具装箱电子单据,货物方能进港。二次装箱无疑增加了企业的场地操作和时间成本,甚至还会延误船期。
业内人士认为,减少减少企业折腾,实现多式联运“一箱到底”,将危险货物监管场地前移到铁路始发货场,或是一种解决之道。上海海事局有关方面负责人介绍,从企业的痛点出发,可运用远程装箱服务,在无锡西站铁路货场,对新能源汽车进行海运危险货物装箱指导,确保货物严格按照国际标准装箱到位,并及时签发装箱电子单据,开辟绿色通道,使货物抵达海港后无缝对接海运危险货物申报,由此可实现“三个提前”——危险货物装箱地点提前、安全装箱监管服务提前、申报审批办理时限提前。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城市物流分会副会长、《现代物流报》特约撰稿人张签名)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