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信息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深度报道 > 正文

【探索绿色低碳发展先行路径】

专题 | 绿色交通建设提速 绘就低碳未来图谱

来源:现代物流产业网 作者:孙辉 李丹 综合报道 时间:2024-02-28
导读:当前,我国碳排放主要来自能源、工业、交通、建筑、农业和土地利用等领域,其中交通运输领域碳排放约占我国全社会总排放的10%,且交通碳排放增速较其他领域相对较快。

文 / 现代物流报全媒体记者 孙辉 李丹 综合报道

 
 
 

当前,我国碳排放主要来自能源、工业、交通、建筑、农业和土地利用等领域,其中交通运输领域碳排放约占我国全社会总排放的10%,且交通碳排放增速较其他领域相对较快。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和《推动铁路行业低碳发展实施方案》等一系列节能降碳政策的发布,加快推进交通运输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助力交通强国和美丽中国建设,成为地方政府和行业企业努力的方向。

 
 
 

为天蓝地绿水清贡献力量

——2024年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转型看点

2024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提出“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进交通运输智慧绿色发展”的目标。近期,各省陆续召开交通运输工作会议,围绕目标积极谋划新一年的行业发展任务,加快推进交通绿色低碳转型。其中,美丽中国建设、清洁能源、交能融合、绿色出行成为多地交通运输部门部署工作的关键词。

关键词1:美丽中国建设

日前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提出,建设美丽中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这为各地交通运输部门稳步推进交通运输绿色发展各项工作指明了方向。

多省份结合自身特点,提出2024年将围绕生态、“双碳”写好绿色交通文章。西藏提出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交通运输改革发展全过程,落实到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规划、设计、建设、管理、运营和维护各环节。四川将全面落实“双碳”战略,强化交通建设绿色环保,强化交通运输节能降碳,强化交通运输污染防治。

近年来,得益于制定交通运输碳排放测算方法和标准规范,形成清晰化、透明化的排放数据和指标体系等有力支撑,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底色越来越浓。

2024年,各地交通运输部门将持续健全机制、完善政策标准、丰富技术手段,为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家园贡献交通力量。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王新军表示,公路基础设施是交通运输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面。结合2024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精神和工作实际,他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

一是厚植绿美底色。加强公路基础设施的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建设,出台完善提升公路绿化的指导意见,提升公路绿化成效和碳汇潜力。

二是加强标准支撑。推动公路基础设施“双碳”系列标准研究,推进近零碳交通设施建设、公路碳排放核算、低碳管理、公路绿化等相关标准制定。

三是强化低碳管理。建立健全公路建设项目碳预算管理、低碳招标、碳排放评估、技术产品节能降碳认证等管理制度,构建全链条低碳管理体系。

四是深化融合发展。推进交通能源、交通旅游等跨行业融合发展,提升公路服务品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出行的需要。

五是发挥示范引领。鼓励地方开展绿美公路试点示范建设,打造交通运输领域美丽中国建设样板工程,书写绿色公路新篇章。

关键词2:清洁能源

全球气候变化是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绿色清洁能源应用是实现绿色发展的核心抓手。在此背景下,公路与水运作为重要的运输方式,其能源结构转型深受关注。近年来,各地积极发展新能源技术,电池动力、液化天然气(LNG)、氢能等清洁能源动力逐步扩大应用。

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陈荣昌表示,水运是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中发挥的作用日益凸显。在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形势需求下,水运要进一步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持续推进绿色智慧港口建设。一是污染深度治理,推进老旧码头环保设施提级改造、港航工程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船舶靠港使用岸电常态化等工作;二是用能清洁低碳化,推进港口清洁和低碳能源替代及分布式能源自洽系统研发应用、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监测核算、船舶绿色燃料供应和港口加注等工作;三是管控综合智慧化,强化港口和船舶污染防治、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综合智慧管控等工作,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

关键词3:交能融合

推动公路沿线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公路与光伏等新能源融合发展,探索建设近零碳服务区……“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各地将进一步强化公路基础设施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写入年度工作任务,努力提升公路基础设施绿色化水平。

在鱼米之乡,能体会古镇到现代城市的多姿多彩。今年,江苏将提高公路服务区充电服务设施配建比例和标准,稳步推进枢纽场站、公路航道沿线新能源发电设施和充换电基础设施网络建设,以低碳化为导向推广交通清洁能源装备使用。

同济大学郭赟韬认为,面向交通强国战略、“双碳”战略,在交通工具加速电动化的趋势下,社会对充电设施需求的飞速增长,高速公路从用能源头走向多元化、绿色化是必然趋势。高速公路自洽能源系统内包含多种不可控电源,且设备种类和运行约束条件复杂,因此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对于提高能效有着重要意义。如何在可持续视角下进行高速公路服务区光伏发电站投资决策,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效率;如何在考虑能源需求波动性的情况下,构建光伏发电综合能源系统优化模型,都是当前亟须解决的现实问题。

关键词4:绿色出行

绿色出行作为一种可持续的环保出行方式,是实现碳减排、助力环境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交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2023年,交通运输部、国家发改委等9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推进城市公共交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强化公交专用道使用监管,完善沿线交通技术监控设备,营造优选公交、绿色出行的良好氛围。

近年来,各地交通运输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要决策部署,在落实运营补贴补偿政策、完善价格机制、加强政策支持、保障公交优先通行、合理引导公众出行、改善设施条件等方面深入实施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鼓励引导绿色出行。

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李潭峰表示,鼓励引导城市绿色出行,对于加快交通绿色低碳转型、助力全社会实现双碳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新形势下,需要聚焦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新技术应用和绿色出行文化培育等方面,统筹推动城市绿色出行发展。

来源:中国交通报

作者:周昕 薛彩云

 
声音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道路系副主任刘状壮:

交通与能源融合发展是交通运输工作的重点内容,是交通运输工程学科的前沿热点方向,是建设近零碳服务区和绿色公路的重要技术支撑,是实现交通“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路径。交通运输行业需要持续推进交通与能源融合发展的体系化试点与改革,明晰交能融合的技术内涵和发展路径。在实践方面,需要在需求引领下进一步扩大应用示范和试点范围,完善“交能融合”发展模式,丰富工程应用场景,探索交通与能源融合实践的可持续发展理论与依据。建议各级交通运输行业主管部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科技企业和工程建设单位在项目管理、科技研发、工程建设、国际合作等多方面、多渠道同步推进交通与能源融合发展,提升我国交通系统能源自洽水平,占领交通科技发展新高地,打造交通强国建设新名片。

满帮集团党委书记、高级副总裁徐强:

交通运输在低碳转型具有重要性和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交通运输碳排放总量大,上升趋势明显且减排难度大。在所有的运输方式中,公路货运量占总货运量的73%,公路货运碳排放占我国交通运输碳排放的60%以上。但我国公路货运参与主体多,绿色低碳技术成熟度和经济可行性还有待提高,绿色转型面临挑战。因此,公路货运低碳转型是我国交通运输低碳转型的关键点,也是突破点。

 
 
关注
 

铁路碳排放总量2030年前实现达峰

至2030年,铁路客货周转量全社会占比分别达到48%和22%以上,铁路碳排放总量在2030年前要实现达峰。近日国家铁路局等四部委和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铁集团”)联合印发《推动铁路行业低碳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显示上述消息。

国铁集团人士表示,2021年铁路客货运周转量全社会占比分别为48%和16%,也就是说,目前铁路客运周转量已经基本达到《方案》给出的目标,而货运周转量距离实现目标还差6个百分点,任务艰巨。

在优化调整运输结构中,《方案》要求,要提高铁路承运比重,提升铁路骨干通道运能,推进干线铁路能力紧张区段改造,提高中西部地区铁路网覆盖水平。

同时,完善铁路集疏运系统,推进既有铁路强网补链,加快完善铁路煤运通道集疏运体系建设,提高晋陕蒙等煤炭主产区大型工矿企业煤炭和焦炭运输的铁路承运比重,加快中长距离和大宗货物运输“公转铁”。出台优惠政策,优化铁路货运定价模式,提升铁路运输市场竞争力,激励货主企业和物流主体选择铁路运输。

在综合能耗方面,《方案》提出,到2030年铁路电气化率达到78%以上。大宗货物年运量150万吨以上的大型工矿企业和新建物流园区铁路专用线接入比例力争达到90%以上,沿海港口重要港区铁路进港率达到80%以上,不断提高内河港口重要港区铁路进港率;到2030年,铁路单位运输工作量综合能耗和单位运输工作量二氧化碳排放较2020年下降10%。

《2022年铁道统计公报》显示,当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5.5万公里,电化率为73.8%,这距离《方案》目标还有4个百分点。

值得一提的是,关于大宗货物年运量150万吨以上的大型工矿企业和新建物流园区铁路专用线接入比例,该比例目标早在2018年就有规划,当年国务院发布《推进运输结 构 调 整 三 年 行 动 计 划(2018-2020年)》,其中要求到2020年,全国大宗货物年货运量150万吨以上的大型工矿企业和新建物流园区,铁路专用线接入比例要达到80%以上。

不过该目标并未完成。2019年12月,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透露,截至2019年9月底,58%的铁路专用线建设滞后于预定开工计划,工矿企业铁路专用线接入比例低的问题依然突出。

时任国家铁路局副局长于春孝在2020年7月召开的全国运输结构调整工作电视电话会上也表示,目前铁路专用线建设滞后,铁路货运价格政策空间有限,局部通道能力紧张等问题都制约着运输结构调整工作的开展,成为运输结构调整政策落实的阻碍。

随后,2019年国家铁路局等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进铁路专用线建设的指导意见》再次将这一目标比例提高,称到2025年要达到85%,此次《方案》将这一目标三度强化。

为提高运输效率,《方案》要求,要制定合理高效的运输组织方案,精准实施“一日一图”,优化调整列车运行径路,高效配置运力资源,提升路网通达性和整体运输能力。大力发展列车智能调度和编组技术,采用5G、北斗等新的通信信息技术,优化列车调度和编组,提高列车运行效率。提高客车利用效率,提升客车客座率,降低单位运输能耗。

就此,国铁集团人士表示,当前国铁集团正在努力提高机车车辆运行效率。以动车组为例,2023年,动车组日均运用率在80%以上,其中国庆黄金周期间运用率达到了97%,也就是说“国庆”期间仅有3%的动车组在基地检修,其他全部投入了商业运营。“当前动车组上线率已经较疫情前(2019年)提升了近7%。”他说。

在运输装备方面,《方案》要求,到2030年,铁路电力机车占比力争达到70%以上,铁路场站内车辆装备逐步实现新能源化。《2022年铁道统计公报》显示,当年铁路电力机车占比为65%,距离目标还差5个百分点。《方案》称,要加快机车更新换代,提升电力机车承运比重。推动超低和近零排放车辆规模化应用。扩大“复兴号”动车组等移动装备的应用范围,加大CR450科技创新工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逐步淘汰年限久、能耗高、排放不达标的老旧机车。

在淘汰老旧机车方面,中国铁路交通整车装备唯一制造企业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中车”)也正在推进工作,中国中车人士表示,公司正在全力推动直流内燃机车淘汰报废,向新能源机车转型升级工作;在动车组和市域列车方面,正在研发续航600公里氢能源市域列车,以及时速250公里氢燃料动车组。

中国中车人士称,随着“双碳”行动计划和行动方案的实施,中国中车在产品技术创新方面将面向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全技术链整合低碳零碳负碳技术,推进储能系统、氢燃料电池等低碳前沿技术攻关,推动产品体系不断低碳化。

来源:中国经营网

作者:路炳阳

 
 
相关阅读
 

减碳降本,多地加快重卡换电站建设

重庆、贵州、广西、山东、福建、浙江等多地正加快重卡换电站建设,以提高车辆运输效率,降低单公里能耗成本,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交通运输部日前原则同意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开展重卡换电站建设组网与运营示范等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在重卡换电站建设组网与运营示范、氢燃料电池研发与氢能交通运营平台应用、城市级绿能交通体系建设与应用等方面提供经验借鉴。

记者从交通运输部了解到,根据《交通强国建设纲要》 《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相关领域的目标任务,近年来,多地加快推进重卡换电站建设组网与运营,并已取得实效。

重庆、贵州、广西三方正共同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高速公路(重庆—北部湾)电动走廊,全线预计2026年建成。重庆市出台了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五年行动方案,支持建设电动重卡充换电配套设施。重庆高速公路集团、贵州高速公路集团、广西交通投资集团携手跨区域合作,联合中国电力国际发展有限公司等企业,就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高速公路电动走廊”达成战略合作协议。

根据合作协议,三方将依托渝黔桂高速公路网络优势,整合市场资源,沿西部陆海新通道重庆至北部湾高速公路建设电动重卡充换电等配套设施,推广新能源重卡换电及电池银行业务,为重庆—北部湾新能源物流干线提供定制化服务。西部陆海新通道高速公路电动走廊全长约1000公里,将建设6至7对换电站,平均150公里至200公里左右设置一座换电站。

据测算,新能源重卡快充一般需要将近1小时,而换电只需要5分钟,极大提高了车辆运输效率。与传统重卡相比,纯电动新能源重卡可实现近零碳排放,一辆纯电动重卡一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120吨,单公里能耗成本降低20%。

充电基础设施是电动汽车用户绿色出行的重要保障,是促进新能源车辆应用、助力“双碳”目标实现的重要支撑。

记者从交通运输部了解到,根据交通运输部关于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开展重卡换电站建设组网与运营示范等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的意见,国家电投将力争在重卡换电站网络建设、换电站产品及设备研发、氢燃料电池研发、城市级绿能交通建设模式研究、绿能交通数据平台和智慧调度平台建设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形成一批先进经验和典型成果。

在“重卡换电站建设组网与运营示范”试点方面,上海启源芯动力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城投环境(集团)有限公司、重庆绿电交通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北奔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均为试点实施单位。

预期到2026年,成功研发智能双向架载机、兆瓦级双向互动换电站等新产品、新装备。

在“氢燃料电池研发与氢能交通运营平台应用”方面,将开发新型车用水冷燃料电池电堆模块系列化产品、百千瓦级大功率商用车燃料电池系统和氢能船舶使用的燃料电池系统,探索先进氢能技术在中重型牵引车、自卸车、船舶等领域的示范应用。打造多个氢能交通运营平台,投入各类氢能车辆进行市场化模式运营,摸索全套化运输服务及平台商业模式。

来源:第一财经

作者:章轲

 

《 现代物流报 》( 2024年2月28日 3版)

 

责任编辑:权浩宇
全媒体热线 : 4000-5656-98
信息公开中物汇成帮助中心广告服务网站地图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3775637 │ 24小时新闻热线:010-83775637
Copyright © 2005-2020 现代物流产业网 版权所有 客服热线:4000-5656-98
《现代物流报》社有限公司授权 北京中物汇成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为现代物流报官网 管理方
www.xd56b.com和www.z56c.com两个英文域名同时使用一个主体网站
英文域名:www.xd56b.com   京ICP备19057590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7039号
英文域名:www.z56c.com   冀ICP备2020027852号-2
技术支持:现代物流报社技术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