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信息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深度报道 > 正文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宣贯】

专题 | 绿色物流与供应链共筑可持续发展之路

来源:现代物流产业网 作者:孙辉 韩莹 综合报道 时间:2025-01-22
导读:物流行业不仅承担着保障经济循环畅通的重要职能,在“双碳”目标驱动下,还成为引领供应链绿色转型的重要抓手。

文 / 本报记者 孙辉 韩莹 综合报道

 

物流行业不仅承担着保障经济循环畅通的重要职能,在“双碳”目标驱动下,还成为引领供应链绿色转型的重要抓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紧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2024年,我国物流与供应链发展呈现数字化与绿色化协同、多产业深度融合、技术创新驱动、价值引领增强的趋势;2025年,随着零碳园区、零碳供应链、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碳标志认证制度等方法路径的建立,必将进一步推动产业链供应链绿色低碳发展。

 

图源:新华网

完善绿色制造体系 打造绿色供应链

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绿色供应链……近年来,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引领下,我国工业绿色低碳发展步伐正在加快,工业整体含“绿”量持续提升。但工业绿碳发展一些薄弱环节仍有待加强。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是工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二级巡视员慕颖在近日举行的2024工业绿色低碳发展大会上表示,我国工业领域要聚焦“双碳”以及新型工业化目标下产业变革需求,加快传统产业绿色低碳技术改造,推动新兴产业绿色低碳高起点发展,完善促进工业绿色低碳发展的长效机制,进一步推动工业绿色低碳发展。

培育标杆引领绿色转型

工业行业是碳排放大户,绿色化是我国工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我国绿色制造体系不断完善,通过打造绿色标杆引领推动重点行业绿色发展水平大幅提升。”慕颖说。

在正泰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正泰新能”)盐城基地零碳工厂内,从基础设施到智能信息化管理系统,再到设备精细化管理,“绿色”贯穿生产管理全流程。

“绿色从来都不是口号。”正泰新能常务副总裁、首席可持续发展官黄海燕在会上表示,正泰新能以绿色供应商、绿色设计、绿色生产、绿色回收、绿色信息披露五大板块,分阶段、分项目推动企业绿色供应链建设,打造环境友好型产品,推动企业绿色清洁低碳化发展。

2023年,正泰新能实现碳排放强度同比下降7.12%,节能强度同比下降34.18%,耗水强度同比下降25.43%。此外,正泰新能还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

近年来,我国通过推动绿色制造、塑造绿色工厂、培育绿色产品、打造绿色供应链等举措,工业绿色低碳转型取得积极成效。截至目前,国家层面累计培育绿色工厂6400家左右、绿色工业园区490家左右、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700家左右,累计培育国家绿色数据中心246家。

资源化利用变废为宝

在宁夏中盛建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盛科技”)西夏热电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基地,粉煤灰、脱硫石膏通过密封管道直接输送至原料库,经过精准配比、搅拌浇筑等工序,最终变废为宝,成为绿色环保的新型建材。而这些固体废料的来源是紧邻该基地的“产废大户”宁夏电投西夏热电有限公司。“粉煤灰、脱硫石膏等工业固废在我们这里全部可以得到有效利用,整个生产过程不再产生任何工业废料。”中盛科技相关负责人说。

近年来,我国持续推进工业绿色转型,实施工业能效提升行动计划,构建清洁高效低碳的工业用能结构,推进大宗工业固废规模化、高值化综合利用,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提升,绿色低碳产业加快发展。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累计培育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60个、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及再制造行业规范条件企业1313家,以及环保装备制造业规范企业358家。2024年,我国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约55.1%,较2023年提升约1.2个百分点;退役动力电池综合利用量达26.2万吨,较2023年增长约16.4%。

新型工业化生态底色有待擦亮

我国工业绿色低碳发展步伐正在加快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如绿色体系建设水平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对此,慕颖说,要进一步推动企业和园区全面实施新一轮绿色低碳技术改造升级,培育更多的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在航空、船舶、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率先打造一批绿色供应链;深入实施节能降碳行动,聚焦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等重点行业推进绿色化改造,提升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同时,要聚焦新兴产业绿色发展的瓶颈环节,加快补齐短板、弱项,以高质量的绿色供给激发绿色新需求。

同时,慕颖表示,要进一步完善促进工业绿色低碳发展的长效机制,健全绿色低碳标准体系,推动各级各类标准衔接配套,加强标准宣贯实施、应用评估。“要把握政策发展趋势,找准关键技术发展方向以及建立零碳园区、零碳工厂、零碳供应链、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碳标志认证制度等方法路径,培养工业绿色低碳发展人才,推动工业绿色低碳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副主任朱刚表示,同时要进一步通过推动能源消费低碳化、资源利用循环化、产品供给绿色化等方面全方位转型,努力锻造我国工业参与全球竞争的新优势,擦亮新型工业化的生态底色。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记者:叶伟

 

 
01
关  注
 
 

 

推动外贸产供链绿色化转型 绿色贸易丰富全球供给

2024年,我国货物进出口43.85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创历史新高,其中出口和进口分别同比增长7.1%、2.3%。中国绿色贸易表现突出,既锚定“双碳”目标,也为全球绿色低碳转型作出贡献。

推动全球绿色转型

当前,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绿色贸易成为大势所趋。我国绿色产品不仅丰富了全球供给,也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绿色低碳转型作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世界经济研究部副研究员谢兰兰说,过去10年间,中国是全球绿色转型的最重要推动力量,推动全球风电和光伏发电成本分别下降超过60%和80%,仅2023年我国出口的风电光伏产品就帮助其他国家和地区减碳8.1亿吨,这是任何其他国家都无法达到的。“2024年,我国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等领域出口呈爆发式增长态势,这是全球市场主动选择的结果,体现了一个负责任大国对全球绿色发展承担的责任。”谢兰兰分析,我国具有显著比较优势的绿色产品出口和在全球广泛运用,有力缩小了发展中国家绿色技术差距和资金缺口、降低了对化石能源依赖,显著缩短了全球绿色转型进程。

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和第三大城市基苏木,晶澳科技为其提供“光伏+储能”整体解决方案。2024年11月份,晶澳科技2.32MWh(兆瓦时)工商业储能系统实现首批发货。据介绍,该项目能帮助当地的工商业企业增强供电的稳定性,降低电费成本,并且能有效减少非洲使用柴油发电机所带来的环境污染。

晶澳科技全球公共事务中心总裁孙广彬表示,作为替代化石能源的最经济环保手段之一,对光伏市场发展前景保持乐观态度。未来,晶澳科技将继续在亚非拉地区开展绿色贸易,推动当地清洁能源发展。

不仅是高附加值产业,一些传统产业也在加快发展绿色贸易。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紧盯“双碳”目标,立足县域内的毛竹林资源,探索竹林碳汇改革。通过推动竹产业及绿色家居产业发展,打造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新路径。2024年1月份至11月份,安吉县竹木制品累计出口5.5亿元,绿色家居产业累计出口204.5亿元,同比增长9.6%。“未来,传统外向型产业绿色化转型潜力巨大,由此拓展了家具、纺织品等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新增值空间。”谢兰兰说。

绿色贸易前景广阔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综合研究室主任赵福军认为,外贸领域绿色低碳发展,不仅要加快创新研发更多绿色低碳技术,生产出更多绿色低碳产品,还要推动产业链实施一体化绿色低碳发展,提升整个产业链绿色低碳发展水平。

从单个企业到行业商协会,都在积极整合资源,发挥各自优势,助力全球绿色低碳转型与可持续发展顺利推进。

孟岳介绍,2024年以来,商务部持续跟踪绿色贸易发展趋势,深入了解外贸企业这方面的需求,通过举办专题培训、编发知识手册、遴选最佳案例、发布公共服务平台等方式,引导外贸企业绿色低碳发展,加快推动外贸产供链绿色化转型。下一步,商务部将与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等部门形成合力,抓紧出台发展绿色贸易的专项政策,拓展相关产品和服务进出口,推动外贸全过程绿色低碳发展。同时,进一步优化服务平台、专题培训等公共服务,加强政策规则解读、市场信息分享、优秀经验推广,提升外贸企业绿色低碳发展的意识和能力。此外,继续通过多双边渠道,积极参与高标准经贸协定谈判,拓展绿色低碳领域国际合作,为促进全球绿色贸易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来源:中国经济网

记者:冯其予

 
02
视  点
 
 

加强逆向物流低碳发展 打通全国统一经济大市场

 
 
 
 
 
 
 

1月18日,由逆向物流与低碳供应链产业联盟(以下简称联盟)、逆向物流与低碳供应链标准创新联合体、上海市逆向物流与供应链协同创新中心、上海市标准化创新中心(物流)主办的逆向物流与低碳供应链产业联盟年会在上海顺利召开。

让绿色低碳成为产业发展的新常态

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标准创新发展处副处长周勤指出,企业面对2025年的形势挑战,要实现降能增效、打通全国统一经济大市场,离不开标准化工作的实践。而要坚持绿色低碳环保,需要对标未来企业的科技创新和数字化的趋势,同时更要积极绿色布局全球市场,以应对国际市场对绿色环保的不同要求。因此,周勤希望联盟能够不断积累标准化工作经验,让标准化工作不但能够“可示范、可实施、可推广”,还可以“国际化、市场化”,逐步形成中国标准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上海市粮食与物资储备局副局长殷飞强调,循环经济未来可期。希望企业一方面可以重拾信心,加强逆向物流和低碳经济理念的沟通交流,另一方面能够定位全球、面向未来,通过创新和协调,推动行业和社会的绿色发展。

以标准化工作助力产业创新增效

联盟秘书长郝皓强调,逆向物流是国民经济流通闭环必不可少的部分,更是企业供应链的关键环节,对于国家能源资源的保留,赋予企业优势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逆向物流市场非常巨大,但目前存在行业规范性差、安全环保隐患、运营效低本高等“卡脖子”问题。联盟企业需要携手同心,创新运用数字化科技解决逆向物流的非标问题,让逆向物流可商业化,才能真正实现产业的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并凭借“中国制造”+“全球循环”完成守护资源的战略目标。

基于在二手3C检测技术和标准化领域的共同兴趣和目标,逆向物流与低碳供应链产业联盟与上海市标准化创新中心(物流)共同授予上海万物新生优检实验室“逆向产业联盟合作实验室”。同时,为了深化合作,上海市标准化创新中心(物流)还与万物新生(爱回收)签署了合作备忘录,以共同探索二手3C检测技术及深化推动相应的标准化工作。这标志着双方将在逆向物流领域展开更深入的实践研究与产业合作,以促进技术创新和标准化工作。

上海智能产业创新研究院书记刘烨介绍了研究院的基本情况和发展规划,呼吁企业家们加强信任、联合创新、共担风险,携手推动智能产业的创新研究。中国光大银行上海杨浦支行行长顾施伟分享了银行在支持物流企业发展、促进产业升级方面的经验和举措,他指出:“金融是产业发展的血液,我们将提供更多支持。”兹韦克罗睿试验机科技经理程一卿则从材料测试领域的专业角度,探讨了如何通过技术创新助力逆向物流与低碳供应链的发展,她提到:“技术创新是推动行业发展的核心动力。”

郝皓介绍了多项国内国际标准项目的进展,并特别围绕动力电池国际标准与物流ESG国际标准与在场嘉宾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郝皓指出:“物流ESG国际标准将助力全球物流行业践行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联盟秘书长董重青则强调:“动力电池国际标准的制定对于提升我国在国际标准制定中的话语权至关重要。”

来源:逆向低碳联盟

作者:张胜杰

 
03
一  线
 
 
聚焦生态环保 跨越速运向“绿”而行

如今,绿色物流已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物流市场内的头部,跨越速运始终将生态环保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此前,跨越速运积极响应国家邮政局的号召,全面实施《邮政快递业生态环保2024年工作要点》行动方案,坚定不移地走上了绿色物流的发展道路。

在这一过程中,跨越速运不仅在企业内部推行了一系列环保措施,还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优化,稳步推进生态环保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果。这些成果不仅体现在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等方面,更在提升企业整体运营效率的同时,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了力量。

过去一年,跨越速运的生态环保工作陆续取得成果。公司坚持以“四化”理念为指导,即标准化、循环化、减量化、无害化,以此巩固和深化生态环保治理的成效。在标准化方面,跨越速运致力于建立一套完善的绿色物流标准体系,确保每一项操作都符合环保要求。循环化则体现在公司对包装材料的循环使用上,通过推广使用可回收、可降解的包装材料,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减量化策略则着重于优化运输路线和装载方式,减少不必要的运输和包装,从而降低资源消耗。无害化则关注于废弃物处理,确保所有废弃物都能得到妥善处理,不对环境造成污染。

跨越速运的这些努力,不仅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也为整个物流行业树立了绿色发展的典范。公司坚信,只有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才能实现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共生。未来,跨越速运将继续深化绿色物流的实践,不断探索和创新,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来源:荆楚网

 
04
相关阅读
 
 
 
《绿色技术推广目录(2024年版)》印发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务院国资委、国家能源局印发了《绿色技术推广目录(2024年版)》 (发改环资〔2024〕1812号,以下简称《目录》)。《目录》遴选了节能降碳产业、环境保护产业、资源循环利用产业、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生态保护修复和利用、基础设施绿色升级、绿色服务等7大类产业112项先进绿色技术,列明了每项技术的工艺技术内容、主要技术参数、实际应用案例、生态效益等。各有关方面可据此了解相关技术的主要原理、路径方向以及应用场景和实施效果,结合自身实际进行推广和使用。

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结合全国生态日、全国节能宣传周等,组织开展技术路演、成果推介等活动,推动技术产业化应用。鼓励金融机构通过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碳减排支持工具等,加强对《目录》内绿色技术应用的融资支持。 

来源: 界面新闻

 
05
声  音
 
 

 

01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

202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方面,以“双碳”工作为引领,继续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紧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具体将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打好能耗双控收官战,努力完成“十四五”目标任务;二是统筹谋划“十五五”碳达峰行动,研究综合评价考核办法,推进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加快建立一批零碳园区;三是进一步健全财税、金融、投资、价格等政策和标准体系,支持绿色低碳产业进一步健康发展;四是持续推进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升行动,实施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深化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五是推动“两新”工作取得更大成效。

02
立讯精密可持续发展推进中心总监林道锋:

可持续发展和绿色转型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推进绿色转型的工作是挑战与机遇并存,企业需积极应对,不断完善自身ESG管理体系的搭建。企业要聚焦清洁技术的研发及商业化,向市场输出更多高效节能的产品与解决方案,赋能供应链的绿色低碳发展,在全球绿色发展的浪潮下抓住机遇。

《 现代物流报 》( 2025年1月22日 3版)

责任编辑:崔哲源
全媒体热线 : 4000-5656-98
上一篇: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助力集成物流发展
下一篇:没有了
信息公开中物汇成帮助中心广告服务网站地图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3775637 │ 24小时新闻热线:010-83775637
Copyright © 2005-2020 现代物流产业网 版权所有 客服热线:4000-5656-98
《现代物流报》社有限公司授权 北京中物汇成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为现代物流报官网 管理方
www.xd56b.com和www.z56c.com两个英文域名同时使用一个主体网站
英文域名:www.xd56b.com   京ICP备19057590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7039号
英文域名:www.z56c.com   冀ICP备2020027852号-2
技术支持:现代物流报社技术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