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变局之中谋新局 中企积极应对“关税战”
文 / 现代物流报记者 孙辉 韩莹 综合报道
编者按
近期,美国宣布对所有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这一举动在全球经济领域掀起波澜,特朗普频繁宣布关税政策,将迫使越来越高度分工的全球供应链重构。成本压力骤增、需求前景不明、供应链风险加剧、渠道格局生变……一系列挑战接踵而至,考验着中国外贸企业的生存智慧与发展定力。这可能也是一次深刻的产业结构性调整,它将加速线上线下渠道的融合与分化,重塑部分领域的全球供应链格局,并推动中国外贸企业更加坚定地走向全球多元化市场布局和本土化深度运营。
面对特朗普政府进一步加税的威胁,中方做出坚决回应。
4月8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美方威胁升级对华关税发表谈话称,针对美方在美东时间4月7日威胁进一步对华加征50%关税的行为,中方表示坚决反对。如果美方升级关税措施落地,中方将坚决采取反制措施维护自身权益。
当地时间4月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表示,如果中国未能在4月8日前取消34%的关税,美国将从4月9日起,对中国产品额外征收50%的关税。他表示,所有与中国有关要求与美国会面的谈判将被终止,而与其他国家的谈判将会立即展开。
另外,特朗普还在7日表示,他不会暂停所谓的“对等关税”政策。
特朗普态度强硬
4月7日当天,特朗普在白宫与到访的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会谈过程中,多次发表对其他国家贸易关系的强硬言论。
一方面,特朗普称,向欧盟出售能源将是一个关键重点,因为他的政府寻求消除与欧盟的贸易逆差。
他也指责欧洲国家没有购买足够的美国商品,称欧盟“对美国很糟糕”,并拒绝了欧盟当天稍早时表示的与美国互免关税的提议。特朗普表示,“他们必须从我们这里购买能源,因为他们需要它,而且他们必须从我们这里购买。他们可以买下它,我们可以在一周内砍掉3500亿美元。”
在谈及与日本的贸易关系时,特朗普也再次对日施压,他对媒体表示,日本需要开放市场。他当天在社交媒体上发表声明称,日本在汽车贸易上“占了美国大便宜”。
特朗普还表示,美国将与伊朗进行直接谈判,双方将进行高级别对话,不过,如果美国与伊朗的谈判不成功,那么伊朗将面临“巨大危险”。
会谈后,特朗普对媒体表示,他眼下没有暂停关税政策的考虑,许多经济体的领导人正寻求与其谈判。他认为,强行执行关税政策和进行谈判,这两件事并不矛盾。
美国政府官员4月7日说,目前已有50多个经济体在就关税政策与美接触。但据美国时政新闻网站AXIOS援引熟悉情况人士的话报道,这些所谓的接触缺乏真正的谈判架构或双向协作,令人沮丧。
多国拟出台反制措施
针对美国对贸易伙伴加征“对等关税”的行为,多个国家与国际组织也做出回应。
当地时间4月7日,欧盟27个成员国的贸易部长在卢森堡召开会议,讨论美国加征关税的影响。德国副总理兼经济部长罗伯特·哈贝克指出,美国的关税计算是无稽之谈,需要使用最强有力的工具进行反制。
荷兰外贸与发展合作大臣克莱弗在出席会议时表示,欧盟需要保持冷静应对美国关税,同时准备采取反制措施。
奥地利联邦劳动和经济部长哈特曼斯多费尔、西班牙经济部长卡洛斯·库尔波也在会上支持对美国使用反胁迫工具。
实际上,欧盟正在讨论制定反制措施。一份欧盟文件显示,欧盟委员会提议对一系列美国进口商品征收25%关税,该关税计划自5月16日起生效。根据彭博社获取的文件,这份清单覆盖钻石、摩托车、游艇等工业品,以及家禽、烟草等农产品,总价值约33亿美元(约242亿元人民币)。
4月7日,欧盟委员会贸易和经济安全委员谢夫乔维奇表示,欧盟对美第一部分关税计划于4月15日开始,第二部分关税计划于5月15日开始。
另外,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墨西哥等国家也表示对美国关税政策的“遗憾”,并提出将采取措施应对关税威胁。
我国也对美国加征“对等关税”的行为进行反制。近期,商务部在官方网站发布多项针对美国4月2日对华加征34%“对等关税”行为的措施。
具体措施包括:对原产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在世贸组织起诉美“对等关税”;对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将16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将11家美国企业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暂停美国6家企业产品输华;对进口医用CT球管发起产业竞争力调查。
美国国内反对声音高涨
在引发各国反制的同时,美国国内反对特朗普加征关税的声音也在高涨。据美国《财富》杂志报道,美国农业贸易团体已对关税可能带来的经济影响发出警告,该团体表示,对美国农产品出口的报复性关税可能损害玉米、大豆、棉花和其他作物的价格。
美国农会联合会数据显示,美国农业超过20%的年收入依赖出口。美国的大豆和高粱种植户对关税尤其担忧,因为这些农作物至少有一半用于出口,而中国长期以来一直是最大的买家。当地时间4月4日,大豆价格下跌超过3%,与一年前相比已下降近17%。
美国企业也对特朗普政府的加税行为表达不满。据英国《卫报》网站4月4日报道,佛罗里达州一家文具商成为第一个从法律上挑战美国总统特朗普对华关税的公司,声称这些关税是非法征收的,威胁到了美国小企业的利益。
生活方式网红、“Simplified”网站创始人艾米丽·利也在4月3日在佛罗里达州对特朗普及其政府提起联邦诉讼,称总统在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20%的关税时非法绕过了必要的程序。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也引起“民愤”。当地时间4月5日,美国华盛顿特区和全国各地举行抗议活动,反对美国总统特朗普削减开支、打击移民和加征关税等政策。
据了解,4月5日当天,美国50个州有多达1200场示威活动,已有超过50万人报名参加。这是自特朗普年初上任以来针对他的最大规模单日抗议活动。
美国《华尔街日报》最新民调显示,美国选民对特朗普经济政策的信心逐渐转向质疑,54%的受访选民反对特朗普对进口商品加征关税。
2017年以来,美国多次挥舞关税大棒,跨国公司不得不重新调整生产布局。业内人士表示,此次特朗普频繁宣布关税政策,将迫使越来越高度分工的全球供应链重构。
来源:现代物流报
作者:马敬泽
4月3日,美国政府宣布对美国的全球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截至4月6日晚,A股已有逾30家上市公司通过公告或投资者互动平台回应美国关税政策调整对公司的影响。整体来看,少数对美出口营收占比较大的公司表示美国关税政策对公司影响较大,多数公司表示影响较小,也有不少公司表示已提前做好了相关准备,寻求多种策略以进一步降低关税带来的潜在影响。
对企业影响不一
在4月3日股价涨停后,富岭股份4月6日晚披露股票交易异动公告称,公司产品以外销为主,美国为公司最主要的销售市场,2023年和2024年1~6月,公司对美国市场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65.73%和65.74%。“该‘对等关税’的征收将加大对公司经营的不利影响。目前,公司生产经营正常,公司将持续关注并评估关税事项对公司经营业绩的具体影响。”富岭股份表示。
贝达药业则表示,根据美国政府于2025年4月2日公布的关税政策,药品被列为豁免商品类别。
此外,多家上市公司表示,美国关税政策对公司影响较小。胜宏科技回应称,公司直接出口美国占比约3.5%,直接影响有限;弘亚数控表示,公司产品出口70多个国家和地区,美国市场的收入占比较低。
部分公司已提前准备
也有公司已提前做好相关准备。迈瑞医疗表示,长期以来,公司密切关注美国对华关税政策,积极研讨并实施应对方案。在今年初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两次10%关税生效前,公司已提前根据意向订单在美国前瞻备货,因此今年美国销售的产品并不受到本轮关税影响。为满足国际化业务运营需求,公司在全球布局了几十家生产基地,其中包括已获FDA认证的工厂,可满足包括美国在内的全球市场需求。“随着公司高端产品占比持续提升,美国市场的盈利能力自2018年以来也在不断提升,目前美国业务的毛利率水平已经超过了70%,利润率也已超过加征关税前的水平。”迈瑞医疗说,展望未来,占公司海外收入三分之二的发展中国家市场依旧是公司的增长引擎,公司将继续在美国市场打磨品牌和技术,以此提升公司产品在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力,保障发展中国家未来长期的快速增长。
企业正积极应对
从上市公司已回应的内容来看,不少公司认为美国这一轮关税政策具体如何落地仍待进一步观察,同时各企业也正与客户等商讨如何积极应对。
华利集团表示,“对等关税”政策怎么落地待观察,目前了解到越南等国家与美国在积极沟通、谈判,具体的关税落地还需等后续信息。
英派斯表示,公司一直很重视海外市场的拓展,美国市场作为海外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司也非常重视,目前关税绝大部分由公司客户承担。目前关税政策尚存在不确定性,公司将持续密切关注相关关税政策变化并积极应对,将积极寻求多种策略以进一步降低关税带来的潜在影响,保证公司稳定经营。
来源:证券时报
作者:严翠
现在我们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外部形势。一方面,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中间品贸易大国,我们已经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体系当中。企业作为产供链重要一环,实际上也会面临着来自外部的直接冲击和间接冲击。有很多企业既是进口资源的企业,又是出口的企业。对于这类企业,中国未来要在整个产供链体系方面,更大力度支持我们的中间品贸易,来降低中间品贸易的成本,为企业排忧解难。
另一方面,从中长期角度来讲,我们要充分利用已有的多边、双边自贸体系,包括一些贸易协定,来更大力度提高我们的竞争力,削减贸易壁垒和成本。比如已经推进的RCEP,相关企业包括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应该支持企业充分利用原产地规则和一系列贸易的优惠措施,来降低成本,来排除现在贸易壁垒的干扰,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除此之外,从政府的角度来讲,也应该更大力度实施多元化的外贸战略,特别是应该更大力度推进贸易网络的建设。比如与更多国家去商签多边、双边的自由贸易协定,充分利用自由贸易协定,包括零关税来降低贸易战所带来的冲击。短期和长期结合,从根本上解决现在的冲突和矛盾。
在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和逆全球化的时代,市场是最稀缺的资源,而开放的市场更为稀缺。美国之所以能够挥舞关税大棒,也恰恰就是利用他本土市场的规模和吸引力,能够让其他国家在对美的投资和贸易当中处于劣势。而对中国来讲,未来培育我们的统一大市场和更强劲增长的内需市场,是我们应对关税战和贸易保护的根本。尤其是近些年来我们一直在积极推进统一大市场的建设,在这些方面要更大力度去推进建设,让我们的内需和市场资源焕发出更多活力,也能够通过统一大市场的建设,吸引全球更高端的要素和资源。
其实全球经济是一个整体,中国的内需也是其他国家的外需,中国通过我们推动强大的内需市场和内需战略,实际上也为全球经济提供了更加稳定的增长动能和源泉。近两年中国一直在积极推动扩大内需战略,也作为我们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柱和关键动能。另一方面,我们也正在推进高水平的制度型开放,对于当下的吸引外资和吸引全球的高端要素和资源,实际上高水平开放是具有非常强的吸引力的。
未来,中国更应该围绕市场准入等方面,来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开放,能让中国的营商环境给其他国家带来更大的吸引力和未来良好的外部环境。此外,从中国角度来讲,开放本身也是改革,改革也是开放。所以如何能够在未来推进整体高水平开放的过程中,加大结构性改革,就会在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动能方面发挥更关键的作用。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作者:张茉楠
美东时间4月2日,特朗普宣布对所有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中国跨境电商和转口贸易也受到政策冲击。所以尽管有小部分商品得到了关税豁免,中国商品对美出口的基本面仍然面临极大挑战。
全球贸易格局将会更加复杂,中国企业如何应对?多个上海外贸企业人士表示,扩大内销和产业转型是目前业内应对美关税的两种普遍共识。
中国人民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院长翟东升指出:“特朗普动辄以贸易逆差和进口规模为由,频繁挥舞关税大棒,以此对所有贸易伙伴进行恐吓与施压。他利用关税手段来威慑和打压其他国家,目的就在于迫使对方屈服。”如果屈服,则美国获利,如果不屈服,美国也可以通过高关税增加财政收入,为国内的减税政策提供支持。
针对特朗普挥舞的关税“大棒”,上海的一些外贸企业表示,必须以“变”为核心驱动力,扩大内销和技术变革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变局中开新局。
征关税的幅度超出预期,东南亚国家也深受其害,由此也就加大了企业去中国化的风险。因此,此时我们抓内需拉动与技术变革,需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上海洪天景业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负责人赵洪宇表示,我们一方面要积极拓展国内市场,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另一方面,我们将会与上游供应链和下游客户共同分担关税带来的影响,以降低对业务的冲击。“东方国际正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为贸易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上海进出口商会会长,东方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裁季胜君介绍,一方面,从市场端千方百计抢订单,在市场前端设立子公司接单,巩固欧美基本盘,还派出专业团组到非洲“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拓展新兴市场,另一方面,依托现有产能,在国内运动品牌方面提供供应链建设,确保产能不放空。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吴丹璐 吴卫群 查睿 高晨辉
美国政府宣布对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贸易伙伴征收所谓“对等关税”。4月5日,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等中国多家进出口商会发表声明,对美国政府做法表示坚决反对。
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声明,将与各国纺织服装产业界一道,加强沟通协作,共同应对这一贸易保护主义冲击,为维护纺织服装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的健康稳定发展贡献力量。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4月5日发表关于美国“对等关税”的严正声明。声明表示,这种单边贸易保护主义行为不仅严重违背国际贸易规则,更将严重扰乱全球经贸秩序,损害企业界及消费者利益,破坏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4月5日发表关于美国所谓“对等关税”的严正声明指出,美国政府的单边贸易措施无视世贸规则,不仅严重影响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医药产业企业的生产经营,还将严重影响全球医药产业研发、生产和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当日发表关于坚决反对美国政府加征“对等关税”的声明。声明指出,美方的这一做法不符合国际贸易规则,严重损害中方的正当合法权益,不仅不会为美国带来经济效益,而且对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将产生严重负面影响。
中国轻工工艺品进出口商会4月5日呼吁,国际产业界、各国轻工企业和上下游合作伙伴携起手来,联合反对美国的贸易霸凌做法,团结协作,共同应对美方单边措施带来的系列问题。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阮煜琳 尹倩芸
《 现代物流报 》( 2025年4月9日 3版)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