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信息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深度报道 > 正文

【新质引擎激发产业跃升】

专题 |“低空之翼”助力县域经济“展翅腾飞”

来源:现代物流产业网 作者: 孙辉 傅童 综合报道 时间:2025-04-23
导读:低空经济正成为赋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不仅为推动农业数字化转型注入强劲动力,更是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切入点。

文 / 现代物流报记者 孙辉 傅童 综合报道

编者按

低空经济正成为赋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不仅为推动农业数字化转型注入强劲动力,更是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切入点。依托低空飞行器、智能感知等技术,智慧农业、物流配送、应急服务等新场景在县域加速落地,激发新业态、带动产业链重构。各地积极探索“技术+场景+资源”融合路径,把低空经济嵌入乡村振兴和产业升级全链条,加快发展数字农业,因地制宜打造低空多场景应用,为县域经济注入持续蝶变、加速跃升的澎湃动能。

 

 
 
“空—天—地”一体服务激活数字农村“新”动力
 
 
 

在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正迎来新一轮重大升级。在自然村(组)通硬化路全面铺开的同时,农村数字化基础设施的大规模建设悄然启动。

2024年年底,四川2.6万余个行政村全面实现“村村通5G”,四川农村宽带用户达1644万户,居全国第一位。越来越坚实的农村数字底座上,正在形成从太空到低空、到地面的“空—天—地”一体的农业农村服务体系。

在四川眉山,在当地一家卫星公司的遥感监测大屏上,8000万亩农田的生长情况在卫星遥感的监测下一览无遗。离地面535公里的太空中,10颗卫星每月扫描这些农田,通过高频次遥感影像分析水稻、小麦等作物生长周期,结合AI算法,为作物长势进行“数字画像”。

根据测算,卫星遥感数据结合气象数据生成产量预测模型,优化玉米密植等农艺,单产能提升5%~10%。

低空飞行打通快递进村“最后一公里”

依托高效的数据传输网络,不仅能让太空中的卫星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还让低空飞行为快递进村打通“最后一公里”。

眉山市洪雅县地处四川盆地西南边缘,最高海拔3090米,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在当地公路中,山区道路占比高达30%。在余坪镇黄里村,如今,一个个快递包裹打着“飞的”就进了村。

2024年底,四川村村通5G,解决了无人机远距离通信难题,使得无人机配送取代人工配送真正落地。2025年初,四川省眉山市首条无人机快递进村航线在洪雅县启用。载着邮件的无人机从余坪镇邮政支局腾空而起,10分钟左右就精准降落到黄里村集体经济综合服务站内。

构建“空—天—地”一体农业农村服务体系

四川眉山近年来推进偏远地区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对160个乡镇和行政村实施了4G、5G工程,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从30%上升至90%。在越来越坚实的农村数字底座上,正在形成以卫星、无人机和地面传感系统为代表的“空—天—地”一体的农业农村服务体系。

眉山市青神县刚刚建成西南地区首个柑橘智慧气象数字果园。在智慧系统的加持下,青神县现代农业示范园成为“全国晚熟柑橘出口示范区”,2024年出口创汇达4000多万元。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正在不断赋能乡村振兴,最新数据显示,四川省已经实现全省2.6万个行政村100%通光纤、100%通5G。

四川省通信管理局信息通信发展处处长陶云介绍,构建了高速、低延时的数据传输网络,加快5G技术与无人机物联网、遥感监测、地理信息等技术融合应用。信息通信技术在“天府粮仓”稳产增效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能够实时采集土壤墒情、气象等数据,联动AI模型实现稻田95%精准灌溉,水稻单产、农机播种效率、稻瘟病预警准确率等核心指标得到有效提升。

不断完善的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正在进一步推动城乡融合,缩小城乡间的“数字鸿沟”。2024年,四川农村网络零售额为2893.9亿元,同比增长13.3%。

来源:央视网

作者:王胜留

 

♦  视点 ·  Viewpoint  ♦
 
 

 

 
 
 
 
“低空+农业农村”如何融合发展?
 
 

 

低空助力智慧农业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目前,“低空+农业农村”的融合发展需要什么样的先决条件?如何让 低空经济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向农业农村延伸?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安全保卫学院教授张建表示:政策支持和技术发展是“低空+农业农村”融合发展不可或缺的条件。在技术层面,低空装备技术尤其是无人机飞防作业的普及,成为农业现代化的科技支撑。而通过低空飞行器采集农田数据,建立农业大数据平台,则能够实现对农田的精细化管理和长期动态监测。

“低空+农业农村”正在产生越来越大的效益,因此需要加强低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供给。在低空农业基础设施方面,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支撑,因地制宜构建“三张网”,即基础设施网、低空航路网、服务保障网,更好发挥低空 经济对乡村全面振兴的促进作用。将低空基础设施以及配套的用地、用电、用网等纳入公共基础设施,完善与低空飞行相适应基础设施布局,实现城市与乡村低空服务管理一网融合。在低空农业公共服务方面,需要加强通信导航建设,提高乡村地区通信覆盖率和导航精度。

农业无人机应用场景不断细化和拓展,蕴藏着较大的市场潜力。目前,多款国产TC取证农用无人机产品和服务已覆盖超过100个国家和地区,累计作业面积突破30亿亩次,推动了全球农业智能化和现代化发展进程。

深圳市低空经济产业协会副秘书长赵文娟表示:低空经济与农业农村融合发展是一个需要多方协同的系统性工程,涉及政策引导、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应用落地等多个层面。“低空+农业农村”需要打通低空经济与农业农村发展的“最后一公里”。在政策创新方面,建议推动制定适配农村实际的低空经济发展政策;在基建升级方面,统筹农村起降点规划建设、低空通用航线布局优化、数据网络配套完善等,通过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多方协同推进,建立“县—镇—村”三级低空基础设施体系;在市场机制方面,推动企业与农村合作,开展多轮次的企业下乡调研行动,精准掌握农村真实需求,推动农户、合作社成为低空服务的使用者,并通过开展无人机植保认购服务等方式,让农户从旁观者变为受益者。

2025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要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低空经济与农业农村的融合发展,将产生哪些新应用、新场景?又具有怎样的优势?

张建认为,“低空+农业农村”正在重塑乡村价值,延伸农业产业链。同时,推进低空与农业农村融合,有助于构建立体物流网络。随着无人机“快递进村”业务在物流领域落地,未来无人机物流将承担30%的农产品运输量。“低空+农业农村”重构了城乡关系。随着低空经济与5G、AI、新能源技术深度融合,乡村将呈现“天上有航线,地上有网络,数据有中枢”的新型空间形态。由政策驱动的“低空革命”不仅意味着技术红利的下沉,更标志着农业农村将真正与城市同频共振发展。

来源:中国民航报

作者:张人尹

 

♦  声音 ·  Voices  ♦
 
 

 

 
 

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副研究员胡金硕:

当前,农用无人机在产品研发、飞行作业、生态建设等方面发展迅速。加速农用无人机需求从传统植保作业向病虫害防治、农情监测、播种施肥、农产品运输、鲜活农产品运输、冷链配送等多个细分领域深入,对实现精准施药、变量施肥以及赋能“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体系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通过低空产业引入规范运营体系,构建数字化底座,推动多方协同共建供应链,有助于统筹西南、东北、新疆、西藏等地特色农产品管理,兼顾乡村振兴与生态保护,打破传统收入分配模式,促进共同富裕。

 

中国航协通航业务部总经理杜万营:

低空经济通过技术创新与应用场景拓展,正在深刻改变农村发展格局。无人机作为低空物流体系的核心载体,在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网络、赋能乡村旅游和农产品流通方面展现出了不小能量,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科技动能。通过技术赋能和场景创新,低空交通运输不仅缩短流通时间、提高效率,还提升了农民收益,推动乡村经济结构优化与升级。

 

♦  关注 ·  Focus  ♦
 
 

 

 
 
 
 
浙江新昌为何锚定“低空经济省域第一县”?
 
 

 

日前,浙江新昌县召开了低空经济创新发展推进大会。会上,新昌县再次明确目标:致力打造“低空经济省域第一县”。

浙东小城锚定“低空经济省域第一县”

走进沃洲镇万丰飞机现代化制造车间,机械臂精准舞动,工人们正在赶制一批即将发往海外市场的飞机。

在新昌这片低空经济的沃土上,一批科技型企业正展翅高飞。作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极目机器人凭借自主研发的常温弥雾喷头CCMS等国际首创技术,在植保无人机领域独树一帜。

20公里外的新昌智能装备小镇,已成为低空经济创新高地。氢鹏科技(浙江)有限公司在这里实现了从氢燃料电池核心部件到整机制造的全产业链布局。2020年,创始人徐伟强带领团队返乡创业,成功研制出首款折叠式氢动力无人机,填补了国内长航时无人机领域的技术空白。

新昌县委常委、高新园区党工委书记梁小平表示,发展低空经济是因地制宜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选择。乘着浙江省“高水平建设民航强省”的东风,新昌正将航空产业打造成为县域经济的新增长极。

小县城如何领跑低空经济新赛道

浙东小城,何以能在低空经济这一新兴产业赛道中脱颖而出?

2014年,万丰奥特控股集团成立航空项目组,开启全球通航产业考察之旅。2017年,集团完成对全球通用飞机制造巨头钻石飞机工业公司的并购,为新昌产业发展打开了“未来之窗”。“新昌政企协同发展模式,当地政府2017年即制定通航产业规划,通过万丰航空小镇等省级产业平台实现‘政府规划+链主企业引领+产业集群培育’的协同发展机制。”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刘大响说道。“经过十年布局发展,目前,新昌形成了完备的低空经济产业生态。”据新昌县交通运输局有关负责人介绍,除了整机制造,涉足上游设计研发、原材料、零部件制造的企业有日发航空、斯凯孚、捷昌驱动等,下游的低空旅游、飞行培训、场景应用等领域则有万丰航空、飞流科技、飞冠科技等。

科技创新是低空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新昌已建成通用轻型飞机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航空滚动轴承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等多个省级创新平台。特别是浙江天姥山低空经济研究院的成立,构建了集研发、试验、孵化于一体的综合创新体系。飞流科技打造的低空智联网,初步实现了多场景数据共享与管理,为产业发展提供数字化支撑。

低空经济激活县域发展新图景

在浙东群山之间,新昌正将全域425平方公里土地转化为低空经济的立体试验场。

新昌县光合农业科技公司的“无人机编队”正在进行香榧树苗精准投送。自“低空+农业”模式推广以来,农林植保无人机被广泛应用在虫害防治、苗木运送等领域,截至目前累计飞行1500余架次,运送肥料12.58吨,香榧苗2000多棵。

新昌县亦鼓励政企合作共同探索应用新场景,如今,新昌已经成功构建1个数字化服务平台、4大应用平台、N个应用场景的“1+4+N”智慧管理平台,实现全县域“即时响应、一键起飞、自动巡航、智能识别、实时回传”。

新昌县开通了新昌-千岛湖、新昌-横店、新昌-舟山等3条跨市域航线。2025年1月1日,首条跨多省域低空飞行航线(浙江新昌-山东莱西)获批,全程1200公里、单程约5.5小时,系全省最长。

从“毫米级”精密制造到“千米级”低空拓展,新昌无人机蜂鸣中,实现了传统产业与新兴动能的同频共振,走出了“小县域、大航空”的蝶变之路。

来源:潮新闻客户端

作者:商泽阳

 

♦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
 
 

 

 
 
 
 
大疆农业无人机成低空经济先行官
 
 

 

2015年大疆又推出了首款植保无人机MG-1,大幅提高了易用程度和性价比;此后大疆的农业无人机不断迭代得载荷更大、智能化程度更高,价格却更低,最新的T100农业无人机最大起飞重量已达149.9公斤,具备75升喷洒容量、150升播撒容量或85公斤吊运能力。农业无人机的作业效率提高,让飞防作业成本快速下降,现在飞防服务的每亩均价已从当初的10元降低到5元左右,这让农户们很容易接受。

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机械化研究室主任、中国农业大学农业无人机系统研究院院长何雄奎教授表示,农业农村部统计中国农业无人机的装机量在2024年突破了25.1万台,作业面积达12.2亿亩次,这是其它领域无法比拟的,对低空经济贡献巨大。

低空经济不止有飞行器的制造,围绕这些农业无人机展开的飞防服务、人才培养、售后维修等也产生着经济效益、吸纳着一大批人就业。无人机赋能的精准农业不止能降低种植成本,减少水、农药、化肥的使用量,也能切实提高作物的产量,例如据测算,在玉米中后期进行无人机病虫害防治及叶面肥喷施可有效增产10%,以全国的农业规模来看,这也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何雄奎教授介绍,农业无人机的用途已从植保施药逐渐扩展到撤肥、播种、吊运、放牧、森防,还有智慧农业与精准农业作业、无人农场等作物生长系统信息获取与管理等更多领域,解决了农业生产中的各作业环节诸多问题。而像大疆FlyCart 30这样的专业运载无人机,技术上与农业无人机有些相似,又进行了相关的针对性设计,才能适应更加复杂的吊运场景。农业无人机为古老的农业文明升维,不止让农药喷洒更精准高效,也让播种器、农资、农产品可以飞越地形的桎梏。更具启示意义的是,广泛使用无人机的新农人群体在低空经济领域的创新实践,也启发着其它行业的从业者,将物资、设备和思维都带上了广阔的低空。

来源:环球网

作者:赵汗青

 

《 现代物流报 》( 2025年4月23日 5版)

责任编辑:李思远
全媒体热线 : 4000-5656-98
上一篇:专题 |从“规模扩张”走向“绿色质变”
下一篇:没有了
信息公开中物汇成帮助中心广告服务网站地图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3775637 │ 24小时新闻热线:010-83775637
Copyright © 2005-2020 现代物流产业网 版权所有 客服热线:4000-5656-98
《现代物流报》社有限公司授权 北京中物汇成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为现代物流报官网 管理方
www.xd56b.com和www.z56c.com两个英文域名同时使用一个主体网站
英文域名:www.xd56b.com   京ICP备19057590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7039号
英文域名:www.z56c.com   冀ICP备2020027852号-2
技术支持:现代物流报社技术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