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江湖|第九三二回 刘国中北京话合作 何立峰成都谈格局
郑和航海的实质是“敦睦邦交”的友好外交活动,这就注定了不以经商牟利为目的。郑和航海实际上就是朝贡贸易在海外的另一种形式……对外国公使到中国进行的朝贡贸易,尚且厚往薄来,郑和作为“天朝”使臣在海外更应宽宏大度……
西方在地理大发现期间所进行的航海,基本上是私人进行的,只是由国家给予一些资助。其目的是除掠夺土地和殖民外,主要是靠获得黄金和财富。例如达伽马,他远航东方后,带回葡萄牙的物品的价值是首航费用的60倍。
——明朝对外交流/晁中辰著.-南京:南京出版社,2015.3。P143
2023年6月27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天津出席世界经济论坛全球企业家对话会,同企业家代表座谈交流。世界经济论坛主席施瓦布主持对话会,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伊维拉和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约120位企业家参加。
李强在听取与会企业家代表发言后表示,经济全球化已使世界各国成为休戚相关的命运共同体,开放与合作应是思考问题、处理事情最基本的态度和方法。李强表示,希望企业家在不确定性中强化担当,把握经济发展的确定性方向,寻找经济发展的确定性机遇,汇聚经济发展的确定性力量,坚定支持经济全球化,共同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
与会企业家代表表示,中国是最具发展活力的市场,未来增长潜力仍然巨大。全球企业家支持加强对华合作,坚持“在中国、为中国”战略,愿积极参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开展面向全球的产业链供应链深度合作,携手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打造互利共赢的伙伴关系。
慈氏物语(微信公众号)认为,改革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货畅其流,世界一家,时代大势,不可阻挡。
另悉一,6月28日,中国-越南经贸合作论坛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国中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刘国中表示,去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与来华访问的阮富仲总书记达成许多重要共识,共同擘画了新时代中越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发展的宏伟蓝图。在两国领导人的战略引领下,中越经贸合作取得丰硕成果,双边贸易蓬勃发展,投资合作扎实推进,促进区域合作成效显著。
刘国中强调,当前中越两国都在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方愿同越方携手并进,加快发展战略对接,推动贸易合作提质增效,深化产能和投资合作,加强多边和区域合作,深入推进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实施,共同推动中越关系发展迈上新台阶。
越南总理范明政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越南经贸合作论坛由中国贸促会与越南计划投资部共同主办。两国政府与工商界代表约400人参加。
另悉二,6月29日,第十九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在成都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何立峰指出,我们将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任务,着力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坚定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
何立峰指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将更大力度支持西部地区深度参与国内大循环,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促进消费扩容升级。支持西部地区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拓展对外贸易和投资合作,加快形成对外开放大通道,在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发挥更大作用。
另悉三,6月29日,海关总署首次发布中国—非洲贸易指数,该指数以2000年为基期值100点,2022年达到990.55点。同期,中国对非洲进出口总值由不足1000亿元攀升至1.88万亿元,累计增长超20倍,年均增速达到17.7%,彰显中非贸易快速向好的发展趋势。第三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当天在长沙开幕。
近年来,中非贸易飞速发展,中国已连续14年稳居非洲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今年良好势头延续:前5个月,中非进出口总值8223.2亿元,同比增长16.4%。
同日,国家副主席韩正在湖南长沙出席第三届中非经贸博览会开幕式并致辞。马拉维总统查克维拉、坦桑尼亚桑给巴尔总统姆维尼、非洲大陆自贸区秘书长梅内,以及来自68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名各界代表出席。
韩正表示,设立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是习近平主席亲自批准的重大对非合作举措。当今世界,多重挑战和危机交织叠加,发展鸿沟不断拉大。中方愿以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国高质量发展为非方提供新机遇,推动中非务实合作走深走实。中方坚定支持非洲走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将深入推进中非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同非洲国家持续深化战略对接、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合作、着力提升联通水平、共同聚焦可持续发展、坚定推进开放发展,推动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
韩正表示,中非合作不断向全方位、多层次、高质量发展,在南南合作和国际对非合作中发挥着重要引领作用,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树立了典范。本届博览会以“共谋发展、共享未来”为主题,将为中非双方打造对接交流、探讨合作的良好平台。
又讯 据7月3日现代物流报全媒体报道,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发布的2023年6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从13个分项指数来看,同上月相比,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上升,升幅在0.3至4.2个百分点之间;新出口订单指数、积压订单指数、产成品库存指数、采购量指数、进口指数、原材料库存指数、从业人员指数、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和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下降,指数降幅在0.1至2.8个百分点之间。
特约分析师张立群认为:6月份PMI指数小幅提高,表明推动经济全面回升的力量进一步增强,经济回升的基础在不断巩固。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出厂价格指数回升,其它指数降幅明显缩小,表明制造业生产经营活动总体呈筑底回升态势。同时必须看到,需求收缩的压力仍然突出。6月份PMI的订单类指数,都还处于荣枯线之下,反映需求不足企业的占比进一步提高到61%(上个月为58%)。扭转需求收缩的各项工作不进则退,正处在最要紧的时刻。
必须进一步提高扩大内需的综合效果,要着力增强政府投资对全社会投资的带动作用,有力提振企业生产投资信心,带动就业形势持续好转。要依靠超大规模国内市场持续回暖,带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持续恢复,带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