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格点评:“超预期”信贷支撑钢需有效释放?
宏观数据:
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75.52万亿元,同比增长12.9%,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3个和3.7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65.79万亿元,同比增长5.8%,增速比上月末低0.9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1.1个百分点。2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81万亿元,同比多增5928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3.16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95万亿元。
兰格点评:
2月份,工业企业生产恢复加快,市场需求有所改善,PPI环比持平;受上年同期对比基数较高影响,同比继续下降,2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1.4%,降幅比上月扩大0.6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0.5%,环比下降0.2%(详见图1)。对于国内制造企业来说,原材料价格的持续低位有利于国内制造企业利润空间的修复,加快制造企业正常化生产的回归,制造企业的订单也得到了有效的保障,从而支撑制造企业的用钢需求回归正轨。
从2月份金融数据来看,信贷和社融呈现了明显的“超预期”,2月份人民币新增贷款额同比有所多增,环比明显减少;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同比明显多增,环比有所减少(详见图2);狭义货币(M1)同比增速略有下滑,而广义货币(M2)同比增速呈现继续攀升的态势,同时创出7年以来的新高(详见图3),2月份人民币新增贷款额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均呈现超出市场预期的态势,同时呈现贷款端和社融端“双向发力”的态势。从贷款端来看,企业的中长期贷款延续强劲态势,占到了总体增量的六成,而居民的中长期贷款仅仅增加了863亿元,延续了开年以来的弱势,这表明企业和居民对于经济的预期错位的局面依旧没有太大改善。而从社融端来看,2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3.16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95万亿元,社融端总量呈现了“超预期”,其中对于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82万亿元,同比多增9241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和政府债券净融资均呈现了同比多增的态势,社融端贷款结构“全面改善”。
2023年中国经济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稳定大宗消费,推动生活服务消费恢复;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要有效带动全社会投资,今年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8万亿元,加快实施“十四五”重大工程,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促进区域优势互补、各展其长,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建设,激发民间投资活力。2月份的官方PMI和财新PMI指数均呈现明显回升的态势,稳经济政策措施效应进一步显现,叠加疫情影响消退等有利因素,企业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加快,我国经济全面回升的态势更加明朗。对钢材市场来说,扩大国内需求和稳定大宗消费将对制造行业拉动明显,制造行业的率先回升将明显带动制造用钢需求的有效回归,同时加快实施“十四五”重大工程和城市更新行动将会带动建筑用钢需求的释放。
因此,开年以来的货币政策呈现着“信贷总量有效增强”、“信贷结构有所改善”、“专项债券效果显现”、“实体信贷持续增强”、“企业信贷明显提升”、“居民信贷依然偏弱”的结构性特征,因此今年开年的“超强信贷”和2月份“超预期”的信贷有效支撑了钢需的释放,制造行业的率先回升将明显带动制造用钢需求的有效回归,同时随着各地重大项目的加快推进将会带动建筑用钢需求的释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