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节能宣传周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范铁军 答《现代物流报》记者问
文 / 现代物流报全媒体记者 王伟
记者:6月13日,第32个全国节能宣传周开启,今年的主题为“绿色低碳,节能先行”。冶金规划研究院在节能方面有哪些倡议与技术推广?
范铁军:首先,我们组织召开“节能服务进企业”暨钢铁行业能效提升研讨会。
第32个全国节能宣传周开启,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了“节能服务进企业”系列活动,作为重磅系列活动之一,6月14日,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会议形式,组织召开了“节能服务进企业”暨钢铁行业能效提升研讨会。各大钢铁企业节能工作主管领导和相关技术人员、工业节能服务公司和科研院所代表共同在线参会,与会嘉宾累计1000余人。
会议期间发布了《中国钢铁工业节能低碳发展报告(2021)》;讲解了钢铁行业整体节能管理与技术概况;在典型节能技术和经验分享环节,思安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江苏龙净科杰环保技术有限公司、南京华电节能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华航盛世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森特士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五家节能技术企业代表,分别介绍了余热余能机组调峰创收解决方案、脱硝催化剂再生、焦炉上升管高温荒煤气余热回收利用、向心式ORC中低温余热发电技术、BIPV建筑光伏一体化解决方案等先进适用节能技术特点和应用成效。
第二,发布《中国钢铁工业节能低碳发展报告(2021)》。
《中国钢铁工业节能低碳发展报告(2021)》是冶金规划院和中国节能协会冶金工业节能专业委员会联手打造的一份重量级报告。本报告于2022年6月14日在“节能服务进企业”暨钢铁行业能效提升研讨会上重磅发布!本报告对钢铁工业能源利用现状做了深入分析,提出了钢铁工业节能低碳领域与节能低碳的总体发展趋势,以权威数据为支撑、以专业分析为手段,深入探究了钢铁行业节能低碳的发展潜力。报告对重点钢铁企业用能状况进行了分析,对中外钢铁能效指标进行了详细对标,对钢铁工业节能潜力进行了详细分析,内容涵盖丰富,数据详实,信息量巨大,为用能企业应对市场挑战,提升自身节能降碳水平,节能技术装备公司挖掘市场潜力有很大帮助。
第三、发表文章《“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对钢铁行业的影响》。
《中国冶金报》6月15日头版头条发表了我的文章《“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对钢铁行业的影响》。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创造条件尽早实现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加快形成减污降碳的激励约束机制。对我国而言,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文章从能耗“双控”政策历史沿革、“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存在的现实问题以及转变之后会对钢铁行业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并对下一步钢铁企业如何更好应对及开展节能降碳工作提出相关建议。
记者:6月15日是全国低碳日,活动主题是“落实'双碳'行动,共建美丽家园”。冶金规划院对冶金减碳与共建生态环境有怎样的设计?
范铁军: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钢铁行业是碳排放重点领域,钢铁行业低碳转型对于工业领域,乃至全国落实双碳目标都具有重要意义。
冶金规划院一直致力于推动行业低碳高质量发展。2022年正值建院50周年之际,冶金规划院也正式发布了《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低碳行动纲领》,这既是号召院内全体员工坚定落实“双碳”行动的纲领,也是冶金规划院对冶金减碳与共建生态环境的总体设计,重点包括五大低碳行动。
一是研究低碳政策。结合钢铁行业发展阶段及特点,联合多领域智库资源,推动钢铁行业低碳转型相关战略、发展规划、行动方案和政策体系的综合研究,支撑钢铁行业低碳发展顶层设计,引领行业高质量低碳转型。
二是传播低碳理念。不断持续提升行业和企业低碳转型意识和认知水平,让低碳理念在钢铁沃土落地生根,为钢铁行业低碳转型提供强有力基础能力建设支撑。
三是开展低碳服务。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开展体系化、链条式设计,深耕钢铁低碳转型,持续深入推进低碳服务,为高质量发展赋能助力。
四是推广低碳技术。聚焦制约钢铁低碳发展的瓶颈问题,发挥平台赋能优势,持续开展低碳技术征集遴选、跟踪、示范工作,形成钢铁行业减缓应对气候技术清单,为全球钢铁行业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中国解决方案。
五是倡导低碳生活。倡导从“低碳办公、低碳出行、低碳餐饮、低碳居住”,同享低碳生活,共建美丽家园。
记者:如何利用好EPD平台做好企业减碳的服务工作?
范铁军:钢铁行业EPD平台的上线,能够帮助能效水平高、排放强度低的优秀钢铁企业展示绿色低碳产品形象,彰显产品绿色低碳优势,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助推全行业提升系统能效,开展产品生态设计,研发高强、长寿、耐蚀的先进低碳钢铁产品。
冶金规划院积极参与钢铁行业EPD平台建设工作,引导和帮助企业进行产品生命周期评价并发布EPD,从全产业链角度协助企业量化产品环境绩效,同时针对环境影响的热点工序,从绿色采购、清洁运输、低碳生产、下游协同等角度寻找减污降碳措施,提升钢铁工业绿色低碳发展水平,畅通企业低碳发展路径,突显社会责任、提升品牌形象,助力钢铁行业实现“双碳”目标。同时,冶金规划院积极联系钢铁行业上下游领域,建立我国本土化的钢铁行业LCA数据库,一方面能够使结果更加真实、准确,另一方面保证了我国碳排放数据的主权,不受国际商用数据库的影响。
记者:中国的双碳目标实施如何与国际接轨,比如EPD平台和欧盟碳关税计划?
范铁军:EPD是一种承载了产品全生命周期环境信息的文件,具有公正、透明、可对比、可追溯的特性,在国际上已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在国际贸易中,也愈发得到支持和采纳。钢铁行业EPD平台面向国内外,可通过第三方验证方式,先与世界各地EPD体系形成结果互认,提高平台在全球范围的影响力,进而实现欧盟“碳关税”政策对我国EPD平台的采信。中国钢铁企业依托EPD平台能够实现与国际一致的方法体系下表征产品的碳足迹,体现自身碳排放水平,有利于加强产品国内外对比对标,推动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加强国际交流,以应对欧盟“碳关税”等国际绿色低碳贸易壁垒。
我国提出双碳目标,将促进全社会、多领域产生革命性历史性变革。按照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最新法案要求,钢铁行业作为首批被纳入CBAM的行业,出口到欧盟的钢铁企业将在2023年起开始报送碳排放信息,2025年开始正式征收“碳关税”。
就钢铁行业而言,无论是双碳目标实施还是CBAM实施,都将倒逼钢铁行业加速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对于钢铁行业而言,钢铁行业将通过节能及能效提升、用能及流程结构优化、推动绿色布局、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应用突破性低碳技术、完善制度建设和政策体系支撑 “5+1”低碳发展路径,全方位落实双碳目标行动,逐步推进碳减排和低碳发展。
未来,钢铁行业可以在碳排放核算及核查标准互认、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推动低碳技术创新等方面加强与国际接轨,提升国际竞争力。
在碳排放核算及核查标准互认方面,钢铁行业可加强对欧盟碳市场、碳关税制度的研究,加快完善碳排放核算标准体系建设,与欧盟碳核算标准等进行对比分析,提出符合国际标准的国内碳排放核算标准,提高公信力和国际化水平。
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方面,充分发挥多方协同管理、产学研用优势,鼓励钢铁行业积极参与国际低碳标准体系制定、技术研发合作等。积极搭建信息和资源交流共享的平台,鼓励关键突破性低碳技术建设联合试点示范工程,推动优质国际产能合作,充分推动绿色钢铁产能走出去。
推动低碳技术创新方面,钢铁行业可鼓励绿色低碳可持续技术的研发创新,在氢冶金、可再生能源利用、CCUS等技术方面持续发力,不断提高自主化程度和低碳水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