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信息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深度报道 > 正文

【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成渝经济圈跑出区域协同“加速度”

来源:现代物流产业网 作者:孙辉 马敬泽 综合报道 时间:2023-01-16
导读:作为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中西部区域发展中具有蓝本意义。

作为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中西部区域发展中具有蓝本意义。自成渝经济圈正式提出三周年以来,成渝地区围绕自身战略定位与发展目标,在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改革开放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建设及协同创新能力提升等方面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地区内合作项目与平台建设也得到深入推进。未来,成渝经济圈不仅要进一步“谋新”,还要注重发挥两地自身优势,在差异化与协同发展方面做好文章,双向驱动,携手“共舞”。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谋新”

  正式提出三周年之际,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正进一步走深走实。三年来,围绕自身战略定位与发展目标,成渝地区在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改革开放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建设及协同创新能力提升等方面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地区内合作项目与平台建设也得到深入推进。

  多位专家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进一步“谋新”,要注重发挥自身优势,承担国家战略重任,在差异化与协同发展方面做好文章。

融入新发展格局

  从近日川渝两地经济工作会议中的表述来看,两地都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为自身发展与服务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指引与抓手。

  四川省相关会议对做好2023年经济工作提出了总体要求,其中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被定为“总牵引”;重庆市则在相关会议中提出要把握战略机遇,围绕中央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长江经济带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等重大战略举措,进一步释放重庆发展活力潜力。

  多位专家认为,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方面,成渝地区有着特殊优势。“相较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城市群,成渝地区有近1亿人口,依托整个西南地区,加强与南亚和东南亚国家的国际区域合作,有着较大的市场。”重庆工商大学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李然认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我国西部经济实力最强、城市群最为成型的区域,新型城镇化等建设潜力大,交通基础设施投资需求量大,在融入新发展格局、扩大内需方面有着一定优势。

  而要发挥好相关优势,重视投资关键性作用以及推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至关重要。“成渝地区要发挥好相关优势,要重视投资的关键性作用,特别是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因其投资规模大、周期长、带动性强等特点,是扩大内需的重要引擎。”

  李然表示,近期国家战略层面系统部署了多个交通基础设施重大项目,不少都与成渝地区息息相关,成渝地区要抓住相关机遇,将相关投资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抓手。“城镇化也是扩大内需的重要支撑。”李然认为,成渝地区要把扩大内需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有序衔接起来,使之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释放内需潜能;推动完善城市群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协调布局、产业分工协作、公共服务共享、生态共建环境共治等。

  除扩大内需外,由于地处“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成渝地区的战略区位也较为重要,在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方面同样有着自身优势。“成渝地区战略区位重要,在国家新开放格局中是面向东亚与东南亚、南亚的国际门户枢纽。”李然认为,成渝地区基础设施网络健全,市场空间广阔,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且有着较好的产业基础,汽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世界级产业集群雏形显现,在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方面优势明显。

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除扩大内需与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外,为服务国家大局,推动地区高质量发展,成渝地区在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方面也在谋新发力。

  在前不久两地的经济工作会议中,川渝都提出要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其中,四川省提出要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并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为相关工作的重要指引;重庆市则将着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与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并列为2023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提出要谋划实施制造业提质增效行动等。

  对于产业体系构建,多位专家认为,围绕制造业与数字经济等谋划差异化与协同发展将是成渝地区重要发力方向。

  “成渝地区应依据各自比较优势,进一步强化产业空间高效集聚和错位发展,加强产业发展规划对接,协同开展‘补链’‘延链’‘强链’产业协作,加快补齐关键短板,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相对完整、安全可靠的区域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李然认为,成渝地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应进一步增强成都、重庆集聚高端要素的能力,聚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航空航天、生物医药、先进材料、新能源、食品饮料等重点产业,前瞻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优势互补的“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服务链”高能级生态圈。

加快金融中心建设

  除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外,近年来成渝地区在科技创新中心、金融中心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也动作频频。

  不久前,川渝两地联合发布《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规划联合实施细则》,围绕此前已确定的重点任务提出多条具体实施措施,明确要加快建设立足西部、面向东亚和东南亚、南亚,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西部金融中心。“从全国发展格局来看,当前成渝地区加快建设西部金融中心,有其特殊的历史原因、现实原因和未来的选择需要等。”西南财经大学西财智库主任、首席经济学家汤继强认为,相较长三角、粤港澳、京津冀等,成渝地区当前仍缺乏区域性的金融中心支撑,短板较为明显,无论是从区域发展角度,还是从承担国家现代化建设重要使命任务等角度来看,成渝地区加快西部金融中心建设意义重大。

  李然也认为,从全国发展格局来看,特别是与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相比,成渝地区金融业体量偏小,金融要素聚集能力较弱,法人金融机构数量不足,金融业产业能级有待提升,因此,川渝两地亟须加快建设西部金融中心。

  汤继强分析认为,成渝两地各有不同的历史基础,在“共建”西部金融中心中承担着不同的任务,在金融创新上资源禀赋也不一样。具体而言,成都是西南的金融中心,法人主体数量、经济规模、存款余额等相对较大;重庆则是在总部结算、企业服务、消费金融等方面有一些实质性探索,两地可以根据相关政策措施,结合各自特点,把西部金融服务水平提高到一个新层次,彼此扬长避短、互相协作。“在西部金融中心建设中,川渝两地要结合成渝地区发展实际,差异化发展,靠特色取胜。”李然表示,为加快西部金融中心建设,川渝两地今后可在打造西部普惠金融创新基地、绿色金融、金融法院、产业资本西部融通枢纽、跨境金融服务、科创金融发展高地、西部数字金融发展中心、西部金融人才集聚高地、统一市场信用体系建设等方面共同发力,错位发展。

来源:中国经营网

作者: 庄灵辉 王金龙  

 

关  注
 
 

 

01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的“都市圈”蓝图

  继《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后,2022年8月22日《重庆都市圈发展规划》出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都市圈形态逐渐明晰。12月15日 《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发布,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也多次被提及。

  在政策的指引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在现有框架下拉动内需的"蓝图"正在逐渐浮现。

成渝双城经济圈城镇化现状

  经过10多年来成渝经济区、成渝城市群、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演进的探索,目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已形成促进区域经济优化布局的三大圈层结构。

  重庆工商大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发展中心研究员莫远明告诉记者:“第一圈层,核心层,以重庆、成都这两座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的主城区为圆心,打造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样板;第二圈层,紧密层,以重庆都市圈、成都都市圈辐射范围为依托,建设现代化都市圈;第三圈层,毗邻层,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框架下,做好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等10个毗邻区的融合发展。”莫远明猜测,未来5年,还可能形成第四圈层,即松散层。以重庆、成都为战略支点,连接贵阳、昆明、拉萨、西安等战略支点,打造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而如此规模的都市圈演进,离不开成渝地区城镇化的高速推动。据统计,从2011年至2019年,成渝地区城镇化水平从45.3%提高至57.3%,年均增长1.5个百分点,超过同期全国1.2个百分点的平均增长速度。成渝地区2011年城镇人口4973万人,到2019年上升至6592万人,年均增长4.1%,明显高于同期全国平均2.9%的增长速度。

成渝两地都市圈发展规划

  为进一步拓展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打造有产业支撑的都市圈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一种尝试方向。

  从两地都市圈发展来看,成都和德阳之间正在打造成德临港经济产业带,位于整个都市圈的东北方向;天府新区成都片区和眉山片区也在融合发展,打造成眉高新技术产业带,位于都市圈的南部偏西区域;成都空港新城与资阳之间重点发展临空经济区,打造成资临空经济产业带,主要位于东南偏里的位置;这些融合发展区域的重点在于推动成都东进,与重庆实现联动。

  重庆都市圈和成都都市圈并不是成渝双城经济圈的全部。除了这两个主要的都市圈的融合之外,也要推动渝东北、川东北地区一体化发展,川南、渝西地区融合发展等,最终实现辐射带动川渝两省市全域发展的目标。

  在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中,也明确要求提升重庆、成都中心城市综合能级和国际竞争力,强化协同辐射带动作用,以大带小、加快培育中小城市,以点带面、推动区域均衡发展,形成特色鲜明、布局合理、集约高效的城市群发展格局。随着重庆都市圈的划定,成渝两地都市圈进入各司其职、协同配合的新纪元。

解决两地协同发展障碍

  目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我国西部经济实力最强、城市群最为成型的区域。尽管远景来看成渝两地都市圈发展前景广阔,但现阶段来看,成渝地区与其他城市群存在不小的差距。

  据统计,2021年,长三角地区生产总值27.6万亿元,粤港澳大湾区地区生产总值10.1万亿元,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9.6万亿元,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地区生产总值7.39万亿元,其中重庆、成都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加起来才4.78万亿元,差距较大。

  成渝双城如何做大总量,缩小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三大发达区域板块差距?利用产业做支撑,带动中间层城市崛起或是主流方向。

  以全辖区划入重庆都市圈的广安为例。广安融入重庆都市圈,对其经济带动作用十分明显。从现实经济融合程度看,广安50%工业配套重庆、60%游客来自重庆、70%以上农副产品销往重庆。莫远明向记者分析,广安全面融入重庆都市圈、打造川渝合作示范区,可更好地享受国家和重庆市方面的政策红利。同时,依托重庆作为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等国家级平台,广安在构建现代经济体系、优化区域发展布局、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也将大为受益。《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提出,在优化都市圈发展布局上,以同城化发展为导向,强化成都作为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发挥德阳、眉山、资阳比较优势,增强小城市、县城及重点城镇的支撑作用,构建极核引领、轴带串联、多点支撑的网络化都市圈空间发展格局。“内循环”中的消费引领是关键。重庆作为首批五个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之一,具有先天优势。重庆、成都两地也发展出全球品牌荟萃、总部集聚的首店经济,引导消费品牌就近开展市场网络和产业链供应链布局。

  县域经济也成为成渝地区能充分发挥优势的板块。《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中明确提到,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合理引导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城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中也提到,要推进超大特大城市瘦身健体,支持培育新生中小城市。

  重庆社科院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彭劲松告诉记者,在此政策背景下,对西部地区开展一些重大战略性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非常必要的,未来这些设施将会拉动经济快速恢复增长。

来源: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石青川

 

相关阅读
 
 

 

成渝“双向奔赴” 制造业乘势跃升

  近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迎来三周年,制造业协同发展交出一份亮眼“成绩单”——2022年,川渝电子信息、汽车、装备制造规模分别达2.2万亿元、7500亿元、1万亿元,共生产汽车318万辆,同比增长17%。

  “成渝地区建立起相互促进、合作共赢机制,打破以往地区间的保护机制和市场分割,企业找到契合点,品牌、规模效应初现。”四川省政协委员、成都远东智能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晓帆经常于两地间往返,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三年的融合发展感受明显。

  在陈晓帆看来,不仅仅是制造业享受到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政策互联互通的红利,很多领域产业链也持续做大做强,直观地实现“1+1>2”的效果。可以说,这是成渝制造业一次新的“双向奔赴”。

  作为“圈”中密友,全国三大动力设备制造基地之一的德阳市,变化有目共睹。四川省政协委员、德阳市科技局局长邱明总结:“成渝地区在制造业上共同开拓市场、建立互联互通的创新协作机制,初步形成了高端能源产业集群,德阳是参与者,也是受益者。”

  要进一步做大做强产业链,让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站稳脚跟,邱明建议,要拓展产业“共育”环境,打开“共扶”新市场。他建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要探索提供有力有效的商业化市场,对于重型燃气轮机等德阳装备制造产业提档升级形成强力助推作用。

  “制造业正在乘势跃升!”四川省人大代表、遂宁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总经济师钱洪杰介绍,借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遂宁着力发展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聚力建设“锂电之都”,锂电产业已初步构建起“锂资源开发—锂电材料—电池生产及系统集成—终端应用—梯次回收利用”全生命周期产业链,主要产品碳酸锂30%配套成渝两地。

  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协作配套,行业共融远远不止锂电。钱洪杰进一步补充道,遂宁先后与成都市和重庆市潼南区、合川区等地签订一揽子产业协同发展协议,加快融入成渝地区电子信息产业“配套图”,全市100余家电子企业成为川渝两地电子企业直接供应商。

  面对不断变化的形势,川渝携手同行才能“双向奔赴”,谱写合作发展新篇,勇立“潮头”的企业才能抓住机遇、乘势而上。

  四川省政协委员、成都壹为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红朋表示,在汽车制造领域,成都和重庆的互补性较强,三年来持续在商用车制造、新能源汽车电池系统、传统配件等领域互利互助、共同进步。他同时建议,四川要利用丰富的矿产资源,进一步将原料输出转化为产品输出,提升利润、增强市场竞争力。

来源:四川在线

 

声  音
 
 

 

 
四川省政协委员刘旭晴:

  推动四川省现代制造业集群建设,首先要强化顶层设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要将现代制造业尤其是战略性制造业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制定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规划;要发挥重庆成都双核联动联建引领带动作用,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加快建设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此外,还要进一步提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两翼产业协作水平,积极引领双核产业链条向区域中心城市和节点城市延伸。区域性中心城市则要把现代制造业的发展作为新的强市之路,充分发挥成本和资源优势,布局中小规模企业和产业链的其他环节,发展特色产业,不强求自成体系和产业链完整,建设开放型的产业集群。

 
四川省政协委员、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教授江欣国:

  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加快欠发达地区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一体化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是破解西部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现实需要,也是体现“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重要战略部署,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的重要抓手。

  这些区域可以结合自身实际,科学开展地区综合交通规划与专项规划,加强对相邻地区和城市组群间交通规划,充分发挥交通运输体系引导组群发展的整体优势,联合推进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交通基础设施和枢纽设施建设项目,提高区域间交通互联互通水平,依托本地资源及需求,构建特色交通运输管理模式,如货运通道管理、农林牧产业运输车辆管理及特色产品绿色通道管理等。同时,要提高交通政策对其物流运输、销售市场、车辆人员管理以及城镇公交和交通安全建设方面的支持。

 

责任编辑:崔哲源
全媒体热线 : 4000-5656-98

相关文章:

信息公开中物汇成帮助中心广告服务网站地图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3775637 │ 24小时新闻热线:010-83775637
Copyright © 2005-2020 现代物流产业网 版权所有 客服热线:4000-5656-98
《现代物流报》社有限公司授权 北京中物汇成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为现代物流报官网 管理方
www.xd56b.com和www.z56c.com两个英文域名同时使用一个主体网站
英文域名:www.xd56b.com   京ICP备19057590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7039号
英文域名:www.z56c.com   冀ICP备2020027852号-2
技术支持:现代物流报社技术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