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信息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深度报道 > 正文

【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粤港澳大湾区注入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来源:现代物流产业网 作者:孙辉 马敬泽 综合报道 时间:2023-01-11
导读: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国家重大战略”,这几年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全球生产要素聚集地。
编者按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国家重大战略”,这几年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全球生产要素聚集地。大湾区内地城市的制造业企业通过数字赋能和智能转型,已催生出灯塔工厂、数字车间、“云平台+”制造等新模式,零工经济、平台经济、服务型制造等新业态,激发了大湾区产业发展的新动能。未来,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企业将拥有更广阔的应用市场,形成更具全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为现代湾区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助力,向全球展示湾区蓬勃的活力和商机。

 

 

 

 
粤港澳大湾区成全球生产要素聚集地

 

  在南海之畔、粤港澳大湾区的地理几何中心南沙,日前举行的2022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招商大会会场里的氛围与海风轻拂中的灿烂冬阳一样,散发着令人振奋的暖意。来自国内外企业的上千人聚集于此,论投资、谋发展。

  已经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聚集了超过60家知名跨国企业的2022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招商大会传递出令众多企业家倍感振奋的信息。“我们对企业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矢崎(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村田英昭说。作为一家汽车零部件企业,矢崎(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已设有14家公司,投资超过8亿元。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粤港澳大湾区涵盖香港、澳门和广东省珠三角9市,总面积5.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8600万人,是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

  近年来,中央先后出台一系列重大政策,高规格、高定位支持横琴、前海和南沙三个重大合作平台建设,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科技和产业高地、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和深化与港澳规则衔接等,推动了粤港澳大湾区快速发展。“2021年粤港澳大湾区以全国不到1%的土地面积、5%的人口总量,创造出全国12%的经济总量。”广东省大湾区办常务副主任朱伟说。

  广东是粤港澳大湾区面积最大的组成部分。广东省商务厅副厅长赵青说,广东一直是全球企业青睐的投资热土。经济体量大,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达12.4万亿元,是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最完善的地区之一;开放程度高,实际利用外资超过1800亿元。

  香港特别行政区投资推广署助理署长蒋学礼说,香港是全球最自由的经济体、第二新兴创业生态系统、第三首选仲裁地和第四全球金融中心。香港不仅有独特地位和优势,而且在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全力支持下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在香港设有办事处的内地和海外企业总数大约有9000家,其中超过1400家企业利用香港作为他们的地区总部,业务范围广泛。”蒋学礼说,香港一直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双向平台,促进海外企业进入大湾区乃至整个中国,也促进内地企业走向全球。

  澳门贸易投资促进局代主席余雨生认为,澳门拥有“一国两制”带来的自由港、单独关税区、资金自由流动等优势。更重要的是,如今的粤港澳大湾区内的城市已不再是某个单独的城市,而是被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一个整体来看。城市之间可以形成土地、产业和资金等生产要素的长短互补,优化布局。

  在众多干部和国内外企业家看来,粤港澳大湾区不仅是中国当前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也是全球增长最快、最有活力的湾区。

  越来越多的公司落子,越来越多的全球生产要素不断向粤港澳大湾区聚集,显示出跨国企业对中国的信心。已连续有多个新增重大投资项目落户粤港澳大湾区的科莱恩中国区及亚太区总裁王安廷说,粤港澳大湾区是企业发展和投资的热土,在此投资是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经过全方位评估后做出的决定。

  更多的数据显示出越来越强的“中国引力”。在会上发布了《胡润2022年中国外商投资企业百强榜》的胡润财富董事长胡润说,上榜的100家外资企业在中国的销售额达7.6万亿元,约占中国GDP的7%,比2021年增加了约1%。

  “而且这100家企业在中国的平均历史达55年,说明这些企业是深耕中国的。”胡润说。

来源:人民网

记者:吴涛

0
1
 
关  注
 
 
01

广东加快建设辐射粤港澳大湾区的区域创新体系

创新平台加速落地 持续放大磁吸效应

 

  “作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自2018年对外开放以来,中国散裂中子源已完成8轮用户实验共800多项课题、全球累计注册用户4000多名。”在2022年12月举办的2022年湾区科创峰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散裂中子源工程总指挥陈和生介绍了近年来的发展成果。在新型能源材料、航空材料等多个领域,位于东莞的中国散裂中子源“大显身手”,已成为大湾区科技创新的共享性关键支撑平台。

  湾区科创峰会上发布的《共享创新指数研究报告》指出,粤港澳大湾区创新资源要素频繁流动、深度共享,依托的是科技和产业创新的“三大利器”:区域产业集聚平台、大科学装置平台和企业开放创新平台。在广东,一个活跃、高效、开放的区域创新体系正加速形成。

“国家队”加快布局形成集群之势

“我们一直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高水平人才高地。”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副所长、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主任陈延伟介绍:“比如,我们联合东莞理工学院和香港城市大学建设的多物理谱仪,是国内首台中子全散射谱仪,可用于不同有序度材料的结构研究。”该装置自2021年10月正式向全球科研人员开放以来,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高校的用户在这里开展了多项实验研究。“综观世界各大湾区,大科学装置都是其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撑。除了中国散裂中子源,粤港澳大湾区正在布局建设一批新的大科学装置,相信未来这些装置将成为大湾区吸引人才和创新发展的重要平台。”陈延伟说。

  落地广东的创新平台涵盖了各个优势学科领域和产业领域,在吸引全球顶尖的智力资源来到粤港澳大湾区的同时,也与大湾区的科创力量强强联手,在科技创新中不断突破。

  作为广东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引领,以中国散裂中子源、国家超算广州中心南沙分中心等为代表的科创“国家队”加快在广东布局,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纷纷落地,渐成集群之势。

省实验室打造国家实验室“预备队”“种子队”

  作为经济大省,广东原有的科技力量并不突出。近年来,除了国家级的创新平台,广东瞄准新一轮创新驱动发展需求,分批启动建设省实验室,着力打造国家实验室的“预备队”“种子队”,以此解决原始创新薄弱的问题。

  自2017年广东启动建设首批4家省实验室,到2020年启动第三批省实验室建设,广东在全省布局10家省实验室。这些实验室涉及网络通信、人口与健康、先进制造、材料科学、海洋科学、精细化工、生物医药、农业科学、先进能源、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等领域。“省实验室是带着探索体制机制创新基因而诞生的,在人事、财务、薪酬、科研组织等方面都被赋予自主权。”广东省科技厅实验室处相关负责人说,“科学家治理,让实验室具有科研立项自主权,确保能快速部署科研任务。”

  广州生物岛实验室党委副书记兼综合管理部部长马常钧在回顾过去几年的发展成果时总结道,实验室参与的大科学装置平台建设,实现了广州在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上的新突破。此外,实验室高标准建设的共享仪器设备和技术服务平台自2021年运行以来,已为50余个科研团队350余人提供技术服务1000余次;成立的产业转化服务平台聚焦“卡脖子”技术和共性关键技术,着力通过自主研发或整合其他科研院所、大学的科研资源,实现技术创新突破和成果转化。

创新平台与龙头企业紧密联动 共同攻坚

  截至2022年,广东区域创新能力已连续6年全国第一。在这背后,众多国家级、省部级创新平台加速了大湾区创新要素的流动,推动创新资源实现更高效的配置。同时,各类创新平台与企业之间紧密联动,产学研合作水平进一步提升,成为关键技术攻坚中的核心力量。

  近日召开的广东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强化以需求为导向的科技攻关,强化科技创新的教育、人才支撑,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近年来,众多行业龙头企业纷纷成为创新平台的搭建主体,开创了“千军万马齐创新”的良好局面。

  在此前广东举行的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新闻发布会科技创新强省建设专场上,省科技厅有关负责人介绍,广东大力引导企业建立研发机构,鼓励企业积极参与技术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建设,大力支持企业参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在省科技厅实施的重点领域研发计划中,企业牵头项目超过一半,参与项目达九成以上。”

  据统计,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内地9市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87家,累计培育996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在广东,企业技术中心已逐步成为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核心载体。

来源:南方日报

记者:黄叙浩 卞德龙 李蔼莹

 

0
2
 
声  音
 
 

 

中国国际经济流中心总经济师、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陈文玲:
要在粤港澳大湾区形成几个“大的集群”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国家战略,要成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国际超一流创新平台和国际创新枢纽。我认为,我们要关注在粤港澳大湾区,如何形成几个“大的集群”。一是建设“世界级大城市群”,这是粤港澳大湾区的定位之一。现在,我们是9+2,也就是世界级的大城市群。其实,9+2还有延伸的城市,所以有条件的“边缘城市”要逐步进入粤港澳大湾区的大城市群。比如肇庆,它在粤港澳大湾区9个城市中和广西联系最紧密,对面就是广西,而沿西江而上又是柳州、贺州这些城市,完全可以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的“副中心城市群”,或者是“次中心城市群”。

  二是要研究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集群,特别是它们的“头部企业集群”。我们培育和支持的头部企业越多,在全球的产业链、供应链的竞争中,包括对冲“美国重塑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过程中,就会越主动。产业链、供应链上的一大批中小企业,特别是“隐形冠军”或者单品冠军企业,包括“专、精、特、新”的小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和载体,是构成全产业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国家工信部也在推动这些方面的工作。深圳是全国做得最好的,广东其他地方大部分中小企业竞争力也越来越强。在大量名不见经传的中小企业中,哪怕做一个螺丝、做一个轴承,都要做到全世界最好,都是要达到能够供应全球“世界500强企业”的水平。

  三是要建设市场集群,广州市场化程度非常高,它完全可以形成若干个产业市场的集群。广州的“广交会”实际上是走在全国最前列、历史最悠久的国家级展会。广州还有很多围绕着产业的市场,但是我们没有形成市场集群,我们的市场是“季节性的、间歇性的、碎片化的”,如果不能研究如何把我们的存量资源转化为增量资源,我们的“市场优势”将随着全国其它市场和展会的超越,不可避免地出现“效应递减”,这个方面,是最需要粤港澳大湾区下功夫的。

  四是我们现在的“港口集群、机场集群”这些物流的基础设施,要真正成为“集群”,而不是没有形成集成效应的“单个排列”。经过努力,粤港澳大湾区一定能够打破“囿于一国两制、三个关税区、三套货币体系”而造成的、暂时的现实障碍,通过“标准和规则对接”,形成粤港澳大湾区的一体化发展。在这个新的基础上,走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粤港澳大湾区就一定会成为国际科技的中心、国际知识中心,成为国际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集群的中心,成为国际金融中心。

  特别应该指出的是,香港的地位和作用非常重要。原因在于香港现在是“人民币的四个最大”:最大的人民币清算中心、最大的人民币资金池、最大的人民币债券市场、最大的人民币外汇和衍生品交易中心。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作用非常大。前一段时间香港受到一些影响,一些资本也在向新加坡等地转移。重振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使香港能够成为“中国不可多得的国际金融中心”,确保它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对粤港澳大湾区、对整个国家都非常重要。

  我个人认为,应该把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的“三大优势”,即“制度优势”“开放优势”及“运营优势”,放大到整个粤港大湾区,使粤港澳大湾区成为“若干个香港”,特别是在金融中心这方面,而不是让香港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其他城市之一,这样,香港的群体优势就会发挥出来。我们还要与港澳共同成为国际航运中心、国际物流中心、国际人才流动中心,未来更应该是国际贸易、国际化大流通的中心,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发挥粤港澳大湾区的独特优势和作用。

 

0
3
 
相关阅读
 
 

 

 
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全球产业链接者峰会召开
 
 

  2022年12月31日15时至2023年1月1日0时,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全球产业链接者峰会暨湾区链接者2022~2023年跨年演讲圆满结束,来自深圳、广州、北京、香港等龙头企业代表、商协会代表、知名专家学者等代表参加此次大会。

  本次大会由深圳湾国际创新联盟、大湾区全球产业链接者平台主办,历时近9个小时,向全球展示了粤港澳大湾区蓬勃的活力和商机。

  随着后疫情时代的到来,大湾区融合发展正持续向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迈进。站在新起点上,要抢抓天时地利人和机遇,进一步推动产业链深度合作优势互补。“不躺平、不抱怨、不妥协,要进行湾区链接,实现2023年高质量的搞钱。”深圳湾国际创新联盟执行主席、湾区链接者发起人邱道勇的分享引起与会者的强烈共鸣。

  中国商协会服务工作委员会执行主任王棡认为,大疫三年后放开防控的此刻,举办全球产业链接者峰会正逢其时、意义非凡。首先,引领和推进产业链接是全面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的需要;其次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第三,是商协会创新发展的需要;第四,是会长、秘书长时代使命担当和秘书长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华裔经济学家、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宏观经济博士生导师温马克认为,全球产业链的分工与合作是竞合关系而非零和关系,只有竞争才会带来科技的发展与生活的进步。企业受到疫情的影响,其发展必然放缓,应更多思考如何创造公开透明的营商环境,以利于在全球产业链的竞合关系中提升公平对等的竞争关系。一个国家为维护本国的产业,会通过双边/多边贸易协定、贸易清单、关税等一系列措施制约他国产品在本国的销售。由此产生的贸易对抗并非都会导致战争,对抗也有其积极的一面:会产生更好的利益分配和权益享受。大国之间的对抗应更多回到壁垒谈判,更多的沟通交流才能产生共识,共识才能共事。

  在绿色低碳直播间,广东省低碳企业协会副秘书长周立表示,企业要把“低碳挑战”变为“绿色机遇”,做好“五篇文章”。第一是“降”的文章,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第二是“新”的文章,大力支持包括低碳技术研发、氢能储能等新能源产业培育、清洁新能源应用等领域创新探索;第三是“转”的文章,鼓励支持传统动能、传统产业、传统生产方式的升级转型;第四是“高”的文章,要大力推动能源效能、资源效率、生产效率的高水平,加快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第五是“绿”的文章,要大力推动绿色生产方式、绿色生活方式及绿色金融、绿色价值(碳交易)等发展,全面形成绿色发展新格局。

来源:中国企业新闻观察网

责任编辑:崔哲源
全媒体热线 : 4000-5656-98
信息公开中物汇成帮助中心广告服务网站地图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3775637 │ 24小时新闻热线:010-83775637
Copyright © 2005-2020 现代物流产业网 版权所有 客服热线:4000-5656-98
《现代物流报》社有限公司授权 北京中物汇成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为现代物流报官网 管理方
www.xd56b.com和www.z56c.com两个英文域名同时使用一个主体网站
英文域名:www.xd56b.com   京ICP备19057590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7039号
英文域名:www.z56c.com   冀ICP备2020027852号-2
技术支持:现代物流报社技术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