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深化改革 提升国企核心竞争力
2023年是国企改革深化提升之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多位国资央企领域的代表委员围绕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乘势而上深入实施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全国政协委员江毅:
发挥国有企业独特优势,打造现代新国企
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国资央企是亲历者、参与者,也是贡献者。相关数据显示,10年间,中央企业资产总额从31.4万亿元增长到81万亿元;煤电央企单位供电煤耗从每千瓦时319克标准煤降到298克标准煤。
作为能源央企,中国华电坚决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实施,不断增强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和供给服务质量,在加快绿色发展、强化科技创新等方面主动作为。10年来,公司装机容量跃升至1.91亿千瓦,资产总额跃升至1万亿元以上,较2012年分别增长了87.3%、69.3%,清洁能源装机占比由25%提升至47.2%。“新征程上,我们还应奋力提升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持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乘势而上推进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江毅称。2016年,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正式提出“两个一以贯之”,指出国有企业党组织发挥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归结到一点,就是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中国华电将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党的领导独特优势,加快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加大力度打造现代新国企,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中国华电还将深入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积极参与新能源、综合智慧能源、氢能、储能等新兴业务,提高管理效益效率。
来源:国资报告杂志社
作者:谭峰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交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俞志宏:
发挥国企“顶梁柱”“压舱石”作用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浙江交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俞志宏特别关注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深化国企改革和扩大有效投资方面的内容。
浙江是全国仅有的两个全领域交通强国建设试点省之一,作为浙江综合交通投资建设的主平台、主力军、主阵地,浙江交通集团正大力落实扩大有效投资,全力推进一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大交通项目。俞志宏表示,今年,集团计划完成投资829亿元以上,主导在建和新开工交通项目总数将达27个,项目投资总额合计4124亿元,项目数量、投资总额创历史新高。计划在“十四五”期间完成交通基础设施投资超5000亿元的目标,为交通强国建设贡献力量。“让出行更美好。”俞志宏说,着眼满足人民群众美好出行的高品质需求,浙江交通集团正通过深化改革创新,持续致力于提供“与众不同、胜人一筹”的交通运营服务,一方面持续深化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大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对经济增长和服务国家战略的“顶梁柱”“压舱石”作用。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围绕服务公众美好出行、数字产业化发展等需求,运用整体智治、量化闭环的理念思路和数字技术手段,全面推动组织重构、流程再造、系统重塑,助推公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另一方面,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通过下属企业的混改试点及项目合作,全力促进国企民企合作共赢、携手共进,共同承担好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共同推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苏志敏 张帆
全国人大代表周军平:
在深化改革中实现国企高质量发展
“深化改革是加快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海南省发展控股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周军平说,海南控股已取得的扎实成效充分印证了这一点。
2020年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启动,海南控股全面参与、落地实施了各项改革任务,大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公司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22年资产总额较改革前增长2.98倍,营业收入较改革前增长15.5倍。
周军平表示,接下来要严格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继续在深化改革中实现国企高质量发展。一要优化调整国企产业布局,让主业更聚焦,持续推进国企“瘦身健体”。二要加快市场化商业化转型,提升市场竞争力,借助新一轮深化改革,加大市场化转型力度,提高资产盈利能力,增强自身造血功能。三要加大资本运作力度,不断补链强链,应当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为方向,努力在资本运作、并购重组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增强对产业链核心环节和关键领域的掌控力。四要坚持分类改革,更好地调动积极性。对于市场化企业,重点考核其经济责任;对于功能型企业,重点考核其社会责任、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五要坚持党建引领,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王伟 郭子源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有研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赵晓晨:
打造国企改革科技创新“特区”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有研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赵晓晨表示,正视转制院所共性技术研发能力弱化的现象,解决转制院所公益性研发体系“定位”“布局”“激励”等问题,进一步完善共性基础技术供给体系,促进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
赵晓晨说,随着转制科研院所企业把更多精力和资源投入到提升自身经济实力方面,在产业共性技术供给等“公益服务”方面作用出现弱化,不能很好满足当前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紧迫需求。科研院所转制为企业后,研发活动多数聚焦自身技术升级的需要,共性技术研发投入大幅减少;在研发软硬件建设方面也普遍存在“不想投、不敢投、投不起”的问题,关键研发设备的更新迭代缓慢。
赵晓晨建议梳理中央转制科研院所共性技术研发体系的能力清单、人员名单、资产表单,明确清单内机构资产及人员的公益属性,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考核评价、资产管理、资源投入的管理体系,打造国企改革科技创新“特区”。“择优选择一批研发基础较好、综合研发实力强的中央转制科研院所,优化重组或新组建若干全国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等产业共性技术国家级研发平台。面向行业‘卡脖子’技术领域,形成攻关任务清单,依托这些平台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共性技术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赵晓晨提议。
此外,赵晓晨还建议,探索建立转制院所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政策和职务发明成果收益分享机制,合理授权放权,赋予科研人员在科技成果的定价权、处置权、收益分配权等方面更大的主动权。
来源:人民政协网
作者:王硕
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张勇:
深化改革 展现国企作用与担当
“国企改革要与时俱进,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作为新任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张勇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谈及国资国企改革工作时有切身感受。
他表示,要把握住国有企业的政治属性,坚持用好“深化改革”这“关键一招”,围绕地方工作大局谋划布局,展现国有企业的作用和担当。
张勇介绍说,近年来天津市委坚持把改革开放先行区作为第一定位,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开放举措,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快形成,国企改革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明显成效,营商环境显著改善,城市国际竞争力、影响力不断提升。
“国有企业还是要拿效益说话,制度的优越性也体现在国企效益上。”张勇表示,长期以来,国有企业在稳经济大盘、疫情防控、能源保供、城市运营、民生保障等重要方面和关键时刻发挥了“主力军”“压舱石”的作用,充分彰显了姓党为民的政治本色。
张勇说,天津国企持续好转,但仍处在爬坡过坎的转型期。“决战决胜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全面完成三年行动88项改革任务,在国家中期评估中两次取得A级,我们深感激励和鞭策。”他认为,一方面要坚持通过抓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加强党的领导;另一方面则要通过抓深化改革来转化企业的体制机制,激发内生活力。
他指出:“我们的‘深化改革’不仅要‘有形’,更要‘有神’‘有效’。”要加强思想引领、任务引领和组织引领,在调班子、配干部、聚人才当中,把政治守关摆在第一位,还要健全容错免责的机制,营造尊重人才、支持改革、激励创新的良好氛围。同时,要聚焦国有企业结构升级、产权制度、市场化机制等做改革,在企业内部压层级、抓整合,为国有企业引进新的动能,让其释放新的活力。
张勇表示,今年天津市国资委还将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十项行动”着重调整国有资本的布局和结构。“我们谋划了新一批的投资项目,目前已有5100亿项目,其中3900亿是产业类的项目。”据张勇介绍,天津市国资委将在加快推进成熟项目落地的同时,围绕着“增后劲”策划新项目,让国有企业在落实制造业立市战略和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企业发展了,就能赢得社会各界的信任与支持,就能以更多的资源和底气来应对各种风险与挑战。”张勇表示。
来源:天津市国资委
作者:周亚强
全国政协委员周渝波:
健全完善机制,引导国有资本加大投资力度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周渝波带来了《关于健全完善国有资本优化配置机制的提案》。这一提案就完善“产融结合”机制、跨界创新合作机制、科技创新投资容错机制和完善国有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机制提出若干建议。
中国国新是中央层面组建的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周渝波介绍,中国国新已经累计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项目近270个、金额超2860亿元,实现9个子领域全覆盖。按照“股权运作、基金投资、培育孵化、价值管理、有序进退”的总体方向,中国国新主动找准央企改革发展需求,不断丰富运营功能,加快构建一个国有资本跨企流动、形态转换、提高效率的重要平台。“当前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调整优化取得明显进展。”周渝波说,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的明确要求,需要健全完善国有资本优化配置机制,影响国有资本配置的一些突出矛盾需要重视解决。
周渝波表示,具体来看包括四对矛盾,即:实体产业周期性波动与金融机构安全性要求的矛盾;实体企业聚焦主责主业与创新资源融通融合的矛盾;国有资本保值增值与科技创新投资风险的矛盾;国有企业负责人的任期制考核与产业培育长期性的矛盾。
针对上述矛盾,周渝波提出四条建议:一是推动完善“产融结合”机制,畅通国有资本在资本市场和实体产业间的流动渠道;二是健全完善跨界创新合作机制,推动国有资本在协同创新中跨业跨企流动;三是完善科技创新投资容错机制,鼓励国有资本敢于投向科技创新领域;四是完善国有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机制,引导国有资本加大科技攻关、产业培育投资力度。
周渝波呼吁,深入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按照实事求是、依纪依法原则,针对科技创新投资特点制定规范的容错程序,明确国有企业在开展科技创新投资中,如果遵守决策程序、履行应尽义务且不存在故意违法违规情形的,可以不追究单个科技创新投资项目国有资本损失的个人责任,以此消除国有资本开展科技创新投资的顾虑。
此外,对于国有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这根指挥棒,周渝波建议,持续完善年度考核加分、研发费用视同利润加回、资本金注入、工资总额单列等一揽子支持国有企业创新的考核政策,深入探索对承担长期性科技攻关、产业培育任务的国有企业负责人,制定递延式考核机制、阶段性专项考核目标和特殊的任期制安排。
来源:证券时报
作者:江聃
国有企业更应该增强自主创新的紧迫感和危机感,充分发挥在创新活动中的引领作用,扎实推动科技自立自强。应加快制定国有企业科技创新扶持保障条款,进一步完善容错免责机制,最大限度保证重要科技人才承担的重大创新课题具有延续性、持久性和有效性,进一步提升全社会尤其是国有企业的创新积极性和主动性。建议尽快构建符合国有企业创新特点、成果产出方式的人才评价体系,让创新导向上升为规章制度,使科研人员在收入、奖励等方面得到制度保障,真正在国有企业中形成崇尚创新、尊重创新的良好生态。
国有龙头企业应心怀“国之大者”,充分发挥引擎功能和辐射带动作用,主动与产业链上下游的科研机构、高校、民营企业积极沟通,构建产业链发展联盟,牵头建立协调会商和利益共享机制。各类国有企业可以更加主动作为,发挥市场优势和资金优势,通过战略合作、参(控)股等方式,与产业链中小企业建立伙伴关系,提供更多产品和技术的应用场景,共同推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还要加快推动创新型国有企业建设,完善董事会职能定位与运作机制。
《 现代物流报 》( 2023年3月15日 2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