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信息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资讯 > 人物 > 正文

十年一剑:生鲜DTC如何炼成?

——专访本来生活网物流中心总经理吴健伟

来源:现代物流产业网 作者:曹朝霞 王伟 时间:2022-08-24
导读:面对日益增长的消费者对时效性和体验感的高追求,以及“十四五”期间越来越严格的冷链物流标准,本来生活如何构建和完善供应链?在其创立十周年之际,本报全媒体记者对本来生活网物流中心总经理吴健伟进行了专访。

文 / 现代物流报全媒体记者 曹朝霞 王伟

互联网的枝蔓延伸到生鲜食品领域,结出硕果:根据不久前Mob研究院发布的《2022年中国生鲜电商行业洞察报告》数据,2014年至2021年间,生鲜电商市场规模从不足500亿元跃至4000亿元以上,空间巨大。然而,由于生鲜电商行业运营成本过高、盈利模式不够清晰等等原因,企业亏损成为常态。

本来生活连续四年实现盈利,领跑生鲜行业,“产地-中心仓-消费者”的DTC模式也通过了市场的严苛考验。面对日益增长的消费者对时效性和体验感的高追求,以及“十四五”期间越来越严格的冷链物流标准,本来生活如何构建和完善供应链?在其创立十周年之际,本报全媒体记者对本来生活网物流中心总经理吴健伟进行了专访。

本来生活网物流中心总经理吴健伟

物流建设:从探索到“网格化”

现代物流报:吴总您好,物流的高效便捷对于生鲜电商来讲意义重大,贵公司物流体系的建设思路和现状是怎样的?

吴健伟:本来生活的物流体系建设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从2011年开始的探索阶段。那时本来生活线上系统还没有建立,考虑到当时生鲜履约没有成熟的资源,我们开始做自己的仓配体系。2012年本来生活上线后,我们做了冷链仓储,在都市圈里的自建仓配体系也随之建立起来了。

第二个阶段是相对专业化的阶段。有代表性的是在一些核心经济圈完成了对C端、B端以及多业务场景的专业冷链体系搭建;在冷链的仓配标准建设、数字化管理、履约保障上慢慢形成核心竞争力。

目前,我们处在“网格化”阶段。与顺丰战略合作后,我们形成了一个以核心经济圈为主、辅以重要消费市场的全国性布局,实现了生鲜配送在全国的网络覆盖。

整个布局完成以后,基本能保证全国的客户在我们平台上可以有相同的生鲜消费体验,这是我们的建设思路。

现代物流报:本来生活网采用DTC模式。您认为该模式用于生鲜领域的优势和挑战在哪里?

吴健伟:在DTC模式中,消费者和产地直连,我们更多地起到了一个平台或者说媒介的作用,通过智慧链接供需两端,实现产地直供的无缝储运,让更多来自生产方的高品质、个性化商品直接触达客户。

对产地端来说,这种模式也极具优势:一是我们可以通过本来生活平台掌握消费者喜好数据,从而实现消费者直连产地的多种定制,帮助生产端提升产品力;其次由于我们平台汇聚了很多热爱优质优价的用户群,生产方可以放心大胆去投入,无需担心市场不足;此外,平台的流量资源、品牌曝光资源可以帮助商品快速扩大影响力、打开渠道。

同时,生鲜DTC模式也与生鲜商品品牌化联系密切,这是由生鲜商品的特性决定的。众所周知,生鲜商品季节性强、时效要求高、供应链比较重、标准化程度较低、投入高、回报慢,这些都成为生鲜商品品牌化的拦路虎。把DTC模式运用到生鲜领域,有助于生鲜商品以更高的效率提升品质、打造品牌。

现代物流报:DTC模式对于供应链建设来讲要求较高。本来生活是如何对接产地的?产地与中心仓怎样连接?中心仓到消费者尤其是末端配送,整条供应链的建设有哪些优势?

吴健伟:在供应链方面,我们向产地订采,或者我们提供标准输出,产地根据我们提供的标准进行生产、种植并输出产品。

在物流对接方面,则更多借助产地的资源,我们提供管理、技术、人才培养等方面支持,帮助产地提高“最先一公里”的冷链物流管理能力。

在产地到中心仓环节,我们提供两个解决方案:一是我们与顺丰深度合作,通过顺丰冷运的全国网络实现产地直连到中心仓;二是我们对产地有扶持政策,助力一些产地成为某些品牌的供应商、供应链企业,帮助产地逐步建立自己的冷链运输体系,我们在技术上提供支持,保障产地到中心仓的物流畅通高效。

在末端配送环节主要应用顺丰的配送体系,也会采用其他第三方物流配送体系,同时还会应用一些城市整车配送、零担物流等方式。在配送方面,本来生活有几点优势:一是有自己的研发管理系统,对于整个路由信息、物流分流、什么样的商品选择什么样的配送方式等有科学的规划;同时货出仓后能实现追踪,保证客户的良好体验。二是自身团队有物流基因,自建过生鲜配送体系,所以与物流公司的沟通和协调更有经验,便于更好地管理。此外我们建立了广泛的合作伙伴网络,能够在特殊时期保障及时送达。

严格标准 全程保鲜

现代物流报:我看本来生活网上有很多跨境生鲜,包括网红产品。了解到我国生鲜运输的损耗相对较高,且不同商品对温控有不同的要求。如何降低损耗,并完成生鲜仓储、运输全程质量保鲜的难题?

吴健伟:先说下进口品和国产品之间的差异。进口品从入关前到到仓环节,执行的冷链标准相对比较高,整个流程也是比较完善的。我们重点参与的是在入仓环节。其中,入仓环节有非常严格的验收标准,不仅对商品的资质品质、当前温度做检测,还会对整个运输途中的温度曲线变化、监控做检查,符合标准的才会收货入库。

对于国产品,则借助我们搭建的冷链物流体系全程把控商品从产地到入库运输的全流程,入库前按标准进行检测,检测合格才会收货入库。入库后,我们还将根据商品特性细分出8个温区来储存商品,其中温控系统与技术后台互联,实现实时温控。

值得一提的是,在容易湿温的环节会有严格的操作管理,不同商品有不同的包装标准;不同的环境温度,包材和冷媒的使用也会随之调整。我们目前在改进包装标准,会逐步实现数字化系统推荐包装标准,保证不同商品在不同环境、不同温度下的最佳保温效果和足够长的冷链续航能力。

现代物流报:在运输过程中的保温保鲜如何保证?对于冷藏车的选择、管理是怎样实现的?

吴健伟:与顺丰战略合作后,集团冷链运输的部分由自有车辆转交由顺丰或其他第三方冷链企业,从而实现了成本优化。我们在收发货时对车厢环境、温度检测等环节进行监管从而保证服务质量。

现代物流报:数字仓、智慧仓对生鲜物流提质增效起到重要作用。目前本来生活仓内的自动化、信息化应用是怎样的?

吴健伟:温控环境监测来看,我们已经实现对温控环境和能耗的完全监测。

在生产环节,我们的技术能实现对商品的优化存储;在物流环节,内部系统也能实现物流资源的自动化最优配置——即根据当前的交通管控、疫情和异常天气要求等等,系统自动进行相应的优化和调整;就整套仓储物流管理系统来说,我们的技术水平是行业里比较靠前的;在设备自动化方面,由于我们的非标产品占比很高,目前还没有一个能兼容多种非标产品的自动化设备来解决生产效率问题,所以我们的半自动化设备相对较多,人工成本投入也相对较高。

技术先行 迎战未来

现代物流报:“十四五”期间国家要在冷库制冷方式、制冷剂、保温材料、冷藏车、保温箱等领域推陈出新,淘汰不符合环保要求的产品。这对企业来讲,在物流环节可能要增加相关更新换代的成本。作为贵公司物流负责人,您如何看待此要求?公司是否也在做相应的准备?

吴健伟:环保节约的理念从本来生活创立之初就被写到了企业基因里,也是本来生活一直努力的方向。环保材料的成本增加确实会对我们有很大影响,但与成效不是绝对正相关。当然,我们目前在包装、填充料、塑料袋使用中都会选择环保材质。

不仅如此,本来生活每年都会组织包材行业的交流活动,将制造业、科研机构、电商、物流企业聚拢起来共同探讨新材料、新技术的运用,不断寻找更环保更经济的替代方案。此外,本来生活也会与制造企业、院校实验室形成联动,积极推动研发创新,助力更多更好的环保材料应用到包装和商品保鲜领域。

本来生活还积极参加了政府组织的环保试点工作。目前在上海、北京已经有试点项目立项,等待政府验收。

上述实践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宝贵经验,也帮助我们找到了很好的合作伙伴,共同推进环保材料的创新使用迈向新台阶。

现代物流报:目前主要面对哪些客户群?针对消费者对配送效率、购买体验越来越高的要求,本来生活在物流与供应链打造方面的计划方便透露一下吗?

吴健伟:我们的主要客户群是一线城市和头部二线城市中追求生活品质、热爱美食、消费能力较强的群体。

为了提升配送效率、提高购买体验,我们不断加强网格布局,在经济圈内,增加仓储面积和平行仓数量;在经济圈外,增设了一些城市的辅助舱和功能仓,让网络覆盖更广,使履约、交付的弹性更强,使交付时间缩短。我们还整合集团线上、线下各事业部资源进行供应链深度协同,全面助力用户消费体验的提升。

现代物流报:去年我国食品冷链物流需求总量达到3亿多吨了,同时冷链物流的标准也超过了35项。总需求很大,但要求也越来越高。您如何看待国内冷链物流发展态势?

吴健伟 :我国冷链物流的总体发 展是向好的。虽然近两年由于疫情影响,一些冷链企业受到冲击,但从长远来看这只是小震荡。

此外,疫情以来,消费者对健康的关注度更高,对食品安全及相关领域也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我认为,整个冷链物流的发展会在疫情之后的需求催化下真正走上快车道。

现代物流报:作为生鲜企业的物流负责人,您对行业有哪些建议和期待?

吴健伟:冷链物流与传统物流的发展阶段有所不同,一定要技术先行,只有用技术解决整个路由和资源优化等方面的问题,冷链行业才能更快的发展。

我期待冷链技术能有更大突破,帮助企业更多地节省成本、提高效率,这对于生鲜企业来说是巨大帮助;其次生鲜冷链运输对时效的要求在所有商品流通中是最高的,我希望将来能使用运输快、网络全的运输工具资源——比如高铁来提升配送时效,也希望未来能将食品生鲜技术用于提高运输时效、覆盖更广品类。

现代物流报:目前一些生鲜领域的知名电商业务缩水甚至爆雷,生鲜赛道未来或要面临更严峻的考验。您认为生鲜企业发展的挑战有哪些?

吴健伟:食品生鲜是一 个时效产品,外部环境至关重要。

目前,本来生活面对的较大挑战是外部环境变数,比如上海疫情、一些地区的极端高温天气、国际局势造成能源紧张,这些都给食品生鲜的供给和运输造成突出影响。

食品生鲜是百姓的基本需求,环境发生变化往往也是客户急需之时。如果生鲜企业在物流、食品生鲜等方面没有提前做好预案,在特殊时期会面临着很大的经营挑战。这需要企业从精益管理的角度深入研究经营最优解,也需要得到社会各方的支持帮助。

《 现代物流报 》( 2022年08月24日 4版)

 

责任编辑:崔哲源
全媒体热线 : 4000-5656-98

相关文章:

信息公开中物汇成帮助中心广告服务网站地图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3775637 │ 24小时新闻热线:010-83775637
Copyright © 2005-2020 现代物流产业网 版权所有 客服热线:4000-5656-98
《现代物流报》社有限公司授权 北京中物汇成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为现代物流报官网 管理方
www.xd56b.com和www.z56c.com两个英文域名同时使用一个主体网站
英文域名:www.xd56b.com   京ICP备19057590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7039号
英文域名:www.z56c.com   冀ICP备2020027852号-2
技术支持:现代物流报社技术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