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信息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深度报道 > 正文

专题 |构建中国罐式集装箱市场新格局

来源:现代物流产业网 作者:孙辉 傅童 综合报道 时间:2025-07-01
导读:随着国际贸易的增长和物流效率的提升,罐式集装箱的需求量持续增加,促使制造商不断优化设计,提升装载容量和操作便利性。

文 / 现代物流报记者 孙辉 傅童 综合报道

 
 

编者按

随着国际贸易的增长和物流效率的提升,罐式集装箱的需求量持续增加,促使制造商不断优化设计,提升装载容量和操作便利性。未来,罐式集装箱将向着智能化和可持续性方向发展。如何构建市场新格局?在6月26日召开的第五届中国罐式集装箱合作发展暨化工与液态食品物流技术应用大会上,与会嘉宾齐聚,共探未来发展谋略……

 
 

 

 
 
第五届中国罐式集装箱合作发展暨化工与液态食品物流技术应用大会召开
 
 
 

6月26日,第五届中国罐式集装箱合作发展暨化工与液态食品物流技术应用大会在江苏南通开幕。

此次大会旨在推动罐式集装箱在多式联运市场中的应用,凝聚化工与液态食品物流装备技术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促进物流与货主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大会由中国集装箱行业协会主办。中国集装箱行业协会副秘书长郝攀峰主持开幕式。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有关单位代表,中国海关学会副秘书长苗跃学,国家铁路局运输监督管理司原一级巡视员董建民,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石油炼制专委会副秘书长李顶杰,以及来自罐箱运营、租赁、生产、检验、服务等领域的200余名代表参会,共探罐式集装箱产业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路径。

主旨发言环节,苗跃学围绕“智能集装箱与智慧物流监管”主题,分享了海关监管技术创新成果。苗跃学指出,随着智能网联及智能定位技术不断进步,集装箱智能网联装备日益成熟,带有智能装置的数智集装箱生产制造正成为集装箱产业发展的新趋势。

董建民在演讲中重点阐述了铁路罐式集装箱的发展前景。他强调,行业未来应聚焦培育罐箱多式联运运营主体、液体货物运输标准规范衔接,充分发挥罐箱运输快速、准时、可靠和安全优势,助力铁路液态货物运输发展。

中国集装箱行业协会副秘书长郝攀峰则从国际贸易视角,解读了“关税博弈下的产业应对及国际物流通道发展趋势”。他表示,国际物流通道建设方向未来将从三方面重点推进。一是持续巩固和扩大物流通道建设成果;二是物流企业依托物流通道伴随中国产业走出去;三是加强物流通道、物流枢纽与产业空间布局的统筹规划。

李顶杰分析了能源化工市场及石化物流产业发展趋势。中集安瑞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战略发展部总监谭彦杰分享了公司在绿色化、智能化发展方面的实践经验。青岛智链顺达科技有限公司物流部总监李帅杰介绍了青岛啤酒在供应链创新管理方面的实践。大连九鼎国际物流有限公司罐箱技术和管理中心总经理宋满源围绕“新经济形势下罐箱技术创新”发表演讲。

大会期间,举行了《中国罐式集装箱行业发展报告(2024)》发布仪式。中国集装箱行业协会弘景智库副主任罗先立对2024年我国罐式集装箱行业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分析。

报告显示,我国罐式集装箱产业在技术创新、市场规模等方面均取得显著进步。行业发展环境持续向好。2024年,我国罐箱产量约4万台,占全球95%,已成为全球罐箱生产领域的绝对主导者。2024年我国主要罐箱运营企业罐箱总运量为60.6万TEU,同比增长10.7%。未来行业将呈现三方面趋势。一是罐箱应用市场具有新的增长空间;二是罐箱行业发展重心正加快向亚洲转移;三是罐箱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正在不断提速。

在专题研讨环节,中铁铁龙特种箱物流事业部副总经理王爱娜、中集安瑞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智能业务总经理徐玮等专家,分别就铁路罐箱发展、自动化技术应用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上海思多而特物流有限公司张家港堆场总经理许国芳在现场向与会者分享了罐箱堆场管理经验。

来源:现代物流报

作者:贾奥胜

 

♦  视点 ·  Viewpoint  ♦
 
 

 

 
 

中国集装箱行业协会副秘书长郝攀峰:

物流通道已成为供应链韧性的关键要素

6月26日,第五届中国罐式集装箱合作发展暨化工与液态食品物流技术应用大会上,中国集装箱行业协会副秘书长郝攀峰以“关税博弈下的产业应对及国际物流通道发展趋势”为主题发表演讲,深入剖析了当前国际经贸形势下,关税博弈对全球供应链的重构影响及国际物流通道的新变化。

郝攀峰指出,关税博弈对传统物流通道带来严峻挑战,中国应加快新兴国际物流通道建设步伐。数据显示,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开行数量突破10000万列,新时代亚拉陆海新通道启航,秘鲁钱凯港投入运营,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集装箱运量同比增长25倍以上,中吉乌、中蒙俄铁路线路不断完善,为沿线地区带来物流增量、产业增量和产业稳定。

新兴物流通道正在改变供应链布局模式。郝攀峰提到,从单一的海运干线运输向陆路与海运并举转变,从单一运输方式向陆海联动、多式联运网络化转变。这种转变不仅加快了内陆地区多元多向的开放层次,也促进了沿通道贸易和产业的增量市场发展。

以广西为例,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中,广西集装箱吞吐量从通道启动前的180多万TEU快速提升到900万TEU,年增速全国最快,近五年临港物流、临港产业快速落地,形成枢纽经济成果。

此外,郝攀峰还指出,物流通道已成为供应链韧性的关键要素。为确保供应链畅通高效,中国将持续巩固和扩大物流通道建设成果,提升内陆物流枢纽开放通道物流效率和衔接能力,并将多式联运高级形态用于供应链体系中。

同时,物流企业也将依托物流通道伴随中国产业走出去,积极应对全球产业变化,补强全球化物流服务网络。

来源:现代物流报

作者:贾奥胜

 

 
 

中集安瑞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战略发展部总监谭彦杰:

中集环科绿色化智能化发展引领行业新风尚

6月26日,在江苏南通召开的第五届中国罐式集装箱合作发展暨化工与液态食品物流技术应用大会上,中集安瑞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集环科”)战略发展部总监谭彦杰以“绿色化智能化发展趋势及中集环科的最佳实践”为主题作了演讲,展现了中集环科在绿色化与智能化领域的卓越成就与前瞻布局。

谭彦杰在演讲中强调,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绿色化与智能化已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中集环科作为罐式集装箱行业的领军企业,始终秉持“智改数转、绿色发展”的理念,不断探索前行,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绿色化发展方面,中集环科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实现了从生产到回收的全链条绿色化。公司采用多涂层喷粉技术、纳米硅烷环保前处理工艺等先进技术,大幅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排放,接近零VOCs排放。

同时,中集环科还积极推动绿色钢材、可再生新材料的应用,逐步实现罐箱产品的100%可回收,为行业树立了绿色发展的典范。

此外,中集环科还投资建设了特罐绿色柔性灯塔工厂、有色金属精密制造中心等绿色基础设施项目,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的绿色发展水平。

在智能化发展方面,中集环科同样走在了行业前列。“公司自2018年起全面布局信息化,搭建了ERP、MES、TMS等运营系统。”谭彦杰表示,此举实现了公司数据的透明化和可视化。

近年来,中集环科更是联合华为团队,运用数字孪生技术进行排产计划,完成了行业首创的喷粉线改造,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谭彦杰在演讲中还提到,中集环科在绿色化与智能化发展的道路上,不仅注重自身技术的提升,还积极推动行业标准的制定和产业链的协同发展。

在中集环科发展历程中,“国家级绿色工厂”“国家卓越级智能工厂”等多项荣誉的获得使其成为行业绿色化智能化发展的标杆。

中集环科的绿色化智能化实践,不仅为企业自身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为整个罐式集装箱行业乃至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宝贵经验。

谭彦杰表示,未来中集环科将继续坚持绿色化与智能化的发展理念,不断探索新技术、新应用,为推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来源:现代物流报

作者:贾奥胜

 

♦  聚焦 ·  Spotlight  ♦
 
 

 

 
 
 
 
以技术创新赋能液体化工物流多样化
 
 

在6月26日于江苏南通召开的第五届中国罐式集装箱合作发展暨化工与液态食品物流技术应用大会上,大连九鼎国际物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九鼎物流”)罐箱技术和管理中心总经理宋满源,以“新经济形势下罐箱技术创新——赋能液体化工品物流多样化需求”为主题发表演讲,深入阐述了九鼎物流在罐箱技术创新方面的最新成果及其对液体化工品物流的影响。

宋满源指出,随着全球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化,新能源化工与精细化工品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液体化工品物流领域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九鼎物流作为专业的全球罐箱物流运营商,凭借其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广泛的全球网络,正积极应对这些变化,通过技术创新赋能液体化工品物流的多样化需求。

据宋满源介绍,九鼎物流在罐箱技术应用上取得了多项核心突破。在材料创新方面,公司针对电子化学品、医药中间体等精细化工品,采用了高纯度内衬材料,如聚四氟乙烯(PTFE)和食品级聚乙烯(PE),有效控制了金属离子污染,确保了产品质量。同时,公司还应用了耐腐蚀合金,如哈氏合金干式接头,显著延长了设备使用寿命。

在结构设计上,九鼎物流推出了功能模块化与场景定制的分舱隔离设计,支持同一罐箱运输多种不兼容化工品,大大提高了单箱利用率。此外,公司还升级了温控与隔热系统,通过加装保温层和电加热辅助装置,实现了精准控温,满足了电池电解液和温敏性聚合物单体等特殊化工品的运输需求。

智能化是九鼎物流罐箱技术创新的另一大亮点。公司通过物联网(IOT)技术,实现了温度、压力、液位、静电电压等传感器的全覆盖,数据通过全球GPS模块上传系统,实现了运输过程的实时监控和预测性维护。这一创新不仅提高了运输效率,还大大降低了运输风险。

针对不同品类化工品的物流需求,九鼎物流还提供了定制化的适配方案。例如,在医药中间体运输中,公司采用316L不锈钢镜面抛光内壁和无菌氮气置换技术,确保了产品的无菌环境;在电子化学品运输中,则采用超纯PTFE内衬和静电控制技术,有效防止了杂质污染。

展望未来,宋满源表示,九鼎物流将继续深化绿色低碳技术革新,探索使用可降解的生物聚合物作为罐箱内衬,减少对环境的长期影响。

同时,公司还将加强智能化深度融合与数据安全保护,推动化工品物流全链条的数字化进程。此外,面对多式联运与标准统一的难题,九鼎物流也将积极研发可调节尺寸或模块化设计的罐箱,以适应不同运输方式的要求。

来源:现代物流报

作者:贾奥胜

 

♦  关注 ·  Focus  ♦
 
 

 

 
 
 
 
《中国罐式集装箱行业发展报告(2024)》发布
 
 

6月26日,在江苏南通举行的第五届中国罐式集装箱合作发展暨化工与液态食品物流技术应用大会上,《中国罐式集装箱行业发展报告(2024)》正式发布。

中国集装箱行业协会弘景智库副主任罗先立对2024年我国罐式集装箱行业的发展情况进行了深入解读,揭示了行业发展的新环境、现状及未来趋势。

罗先立指出,从政策层面看,近年来中国对集装箱多式联运的支持力度持续加大,一系列相关政策的出台为罐式集装箱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其中,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办公厅推出的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以及交通运输部发布的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方案行动计划,均对罐式集装箱在多式联运中的应用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同时,精细化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的实施,也为罐式集装箱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在市场环境方面,罗先立表示,随着我国化工产业由低端原材料向高端材料转型,罐式集装箱行业正迎来多样化的发展机遇。全球化工产业的持续扩张和新兴应用场景的不断涌现,为罐式集装箱行业创造了新的增长空间。特别是在高附加值精细化工产品的转变中,罐式集装箱凭借其多式联运、安全性高、符合环保“双碳”战略等核心竞争力,展现出显著的优势。

报告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罐式集装箱产量约为4万台,占全球总产量的95%,显示出我国在该领域的主导地位。罐式集装箱的生产主要集中在江苏地区,占全国总产量的91.6%。同时,罐式集装箱的运营规模也在持续增长,我国罐箱运营企业已成为罐箱应用的主要力量。

在罐箱运输方面,我国罐箱运输企业的总运量实现稳步增长。特别是铁路罐箱运量,连续7年占我国国内罐箱总运量的40%以上,显示出铁路在罐箱运输中的重要作用。

此外,罐箱租赁市场以外资租赁企业为主,但国内物流企业正积极拓展租赁业务,为市场带来新的活力。从后市场角度看,我国罐式集装箱后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截至2024年底,我国主要罐箱堆场共55家,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为罐式集装箱的存储和转运提供了有力支持。

展望未来,罗先立认为罐式集装箱行业将迎来新的增长空间。我国化工产业的转型升级、精细化工运输的需求增加、液态食品和饮料行业的运输需求提升以及液化气等新应用场景的出现,都将为罐式集装箱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同时,罐式集装箱服务的品类将呈现高端化发展趋势,行业重心正在向亚洲转移。

此外,罐式集装箱的智能化和绿色化发展也将成为未来行业的重要方向。罐箱生产企业正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低密闭产品的应用,推出具有温控、GPS定位、压力和液位监控等智能化功能的产品,实现货物的远程监控和预警。

同时,企业也在加快建立生态数字化系统,推动生产进程中的碳排放排查和产品碳排放核算,助力减排升级。

来源:现代物流报

作者:贾奥胜

 

《 现代物流报 》( 2025年6月30日 5版)

责任编辑:李思远
全媒体热线 : 4000-5656-98
微博
微信
视频号
上一篇:专题 |数字赋能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下一篇:没有了
信息公开中物汇成帮助中心广告服务网站地图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3775637 │ 24小时新闻热线:010-83775637
Copyright © 2005-2020 现代物流产业网 版权所有 客服热线:4000-5656-98
《现代物流报》社有限公司授权 北京中物汇成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为现代物流报官网 管理方
www.xd56b.com和www.z56c.com两个英文域名同时使用一个主体网站
英文域名:www.xd56b.com   京ICP备19057590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7039号
英文域名:www.z56c.com   冀ICP备2020027852号-2
技术支持:现代物流报社技术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