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加快结构调整,助力钢铁产业链供应链建设
近年来,随着我国优化产业结构步伐的不断迈进,钢铁行业已然度过了无序扩张的粗放阶段,朝着集约化、智能化、绿色化的方向发展。尽管我国目前已发展成为钢铁大国,但是我国钢铁产业“大而不强”的问题始终比较突出。与此同时,受国际形势、宏观经济、市场供需等状况的影响,钢贸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影响了钢铁流通市场的健康运行。这些问题也引起了两会代表委员和钢铁业界人士的关注。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泰山钢铁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王永胜:
推广绿色钢铁新材料,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文 / 现代物流报全媒体记者 何文忠 马敬泽 王伟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不锈钢行业协会会长,山东泰山钢铁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永胜准备了《推广绿色钢铁新材料应用,助力新时期高质量发展》的建议,为我国钢铁行业特别是不锈钢产业发展献计献策。
我国不锈钢产业发展由来已久。上世纪90年代,我国不锈钢产量开始迅速提升,到2006年跃居世界第一。目前,我国是世界不锈钢生产和消费第一大国,2022年不锈钢粗钢产量达3197.5万吨,表观消费量2757.0万吨。同时,我国也逐步推动不锈钢产品在汽车、船舶行业的应用,鼓励企业投资研发不锈钢新产品。如今,我国不锈钢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在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新能源船舶等新兴领域的探索持续深入,发展前景广阔。“实际上,不锈钢还是一种绿色钢铁新材料,是未来钢铁行业绿色转型的方向之一。”王永胜表示,不锈钢具有耐腐蚀、轻量化、100%可回收利用等绿色属性,其使用寿命是普碳钢的3至5倍,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是普钢的30%。
近年来,随着我国优化产业结构步伐的不断迈进,钢铁行业已然度过了无序扩张的粗放阶段,朝着集约化、智能化、绿色化的方向发展。在“双碳”目标的驱动下,推广钢铁绿色新材料,促进钢铁生产制造标准化、绿色化、智能化,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解决钢铁行业转型问题的重要路径。
王永胜建议,在落实双碳战略目标和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不锈钢全生命周期碳排放低的特点,研发和生产更多以不锈钢为代表的绿色钢铁新材料,扩大其在公共设施、医疗卫生、海洋工程、交通运输、建筑装饰、机械制造、日用制品和新基建等领域的应用。“一方面,推广不锈钢等绿色钢铁新材料需要国家政策层面的支持;另一方面,企业在绿色钢铁新材料的高端产品研发上也应下足功夫。”他表示,作为山东省唯一一家全流程不锈钢生产企业,泰山钢铁重视不锈钢高端产品研发,依托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等科研平台,开发超纯铁素体不锈钢、超级奥氏体不锈钢、双相钢等不锈钢高端产品,努力打造全国一流特钢企业。
此外,王永胜也提议,不再将我国先进钢铁制造业纳入“两高”项目名录,并通过降低加工税率、财政补贴等优惠政策,优化钢铁企业环境,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助力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对整个钢铁行业来说,两会中提到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含义更加广阔,具体来说就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提升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加强极致能效、超低排放、产能置换三大工程的实施建设。为此,企业不仅要加快高端产品研发,也要加快产业链延伸与5G+工业互联网建设。”
全国人大代表、柳钢集团质量管理部化学分析高级技师杨正平:
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 推动钢铁产业转型升级
文 / 现代物流报全媒体记者 何文忠
踏入钢铁行业,严把质量关,精心设计分析方案,当好柳钢质量“守门人”,是全国人大代表、柳钢集团质量管理部化学分析高级技师杨正平的初心。“尽管我国目前已发展成为钢铁大国,但是我国钢铁产业“大而不强”的问题始终比较突出。”杨正平向现代物流报全媒体记者表示,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推动钢铁产业转型升级是每家钢铁生产企业面临的课题。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钢铁产业在国民经济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基础性工业,也是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近年来,我国钢铁行业越来越重视产品技术创新,持续聚焦关键核心技术,加快“卡脖子”技术攻关,助力生产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绿色钢铁新产品、新精品。
被誉为线材产品中“皇冠上的明珠”的帘线钢主要用于航空和汽车载重子午线轮胎的骨架材料,对原材料质量、冶炼工艺控制、轧制工艺控制等各个工序的要求都极为严格,在钢铁行业内被公认为线材中的尖端产品,既要纤细,更需强韧,是金属制品中生产难度最大的品种之一。“目前,国内仅有少数钢厂能够生产0.15~0.3毫米规格的帘线钢。2022年2月23日,柳钢集团使用帘线钢盘条成功拉拔出直径0.15毫米帘线钢丝(相当于2根头发丝),填补了广西超细帘线钢丝市场的空白。”杨正平向现代物流报全媒体记者介绍说。
近年来,钢铁行业诸如“帘线钢”这样的案例逐年在增多。
尽管如此,国内大多数钢铁企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步伐依旧缓慢,长期以来只注重钢铁原材料的生产,不重视产品研究工作的问题仍然突出;钢铁技术创新层面缺少原创性,高精尖产品的技术储备不足,距离世界先进钢企的技术创新研发水平还有一定差距。
为此,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杨正平提出以下五个方面的建议:
一是健全以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创新研发机制。建议国家加强对钢铁行业技术创新研发方面的政策支持力度,引导我国钢铁企业建立健全以市场需求为主导的技术创新机制和竞争机制,全面推进钢铁产业、钢铁产品的技术创新研发,聚焦行业关键核心技术,鼓励加快打造钢铁原创技术策源地,不断提升我国钢铁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
二是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建立钢铁创新发展平台。建议国家加大钢铁产业(重点)实验室的财政投入力度,积极培养行业创新型高端人才,建设具备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创新平台。同时引导国内钢铁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强度,鼓励和支持其参与到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和基础性研究中来。加大对钢铁企业技术改造升级的支持力度,完善补贴政策,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技术升级改造类投资项目扩大贴息范围,支持钢铁企业转型升级发展。
三是支持西部欠发达地区传统产业高质量转型升级。建议国家在产业政策、项目审批、投资融资、减费降税、技术改造、人才引进等方面加大政策及资金扶持力度,要加强对产业链供应链的整体统筹和规划,加速构建优势明显、绿色高效、充满活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传统产业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提升传统产业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和竞争力。
四是加大对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及应用的扶持。建议国家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攻关专项和示范应用工程,前瞻布局低碳、零碳、负碳等技术创新,针对绿色低碳技术、装备和产品的研发及应用提供资金支持及税收优惠等政策。建议国家依托西部陆海通道,锚定绿色低碳主攻方向,集中资源、协同攻关突破绿色核心关键技术,大力培育建设绿色技术创新企业、绿色低碳科技企业,推动绿色低碳产品的生产和推广,将西部陆海通道打造为绿色低碳技术的创新策源地及出口高地。
五是以数字化智能化赋能传统产业。建议国家加强对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政策支持。优化政府服务,提高政策精准度,统筹研究制定相关政策及配套措施,整合财税、金融、科技、人才、土地、能环、建设等方面的政策力量,打造一批示范工厂,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在传统产业转型发展中的赋能引领作用,有效提升企业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及效率,充分激发传统产业的新活力。
文 / 现代物流报全媒体记者马敬泽
北京是钢贸行业较为发达的城市之一,独特的地理优势使许多钢贸企业选择在北京扎根。这些钢贸企业承载着建设首都、雄安的重任,为城市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然而,受到国际形势、宏观经济、市场供需等状况的影响,钢贸企业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影响了钢铁流通市场的健康运行。面对问题,各地的行业协会勇担责任,搭建起钢贸企业与政府等相关主体的沟通桥梁,协调企业之间的关系。
北京钢贸企业的发展存在哪些问题?对今年全国两会又有哪些共同期待?带着这些问题,现代物流报全媒体记者采访了北京金属材料流通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乔忠民。
降本增效抵御市场风险
我国钢贸市场发展结构不均衡的问题较为突出。小部分企业依托资金、渠道、供应链等要素建立覆盖全国范围的规模优势,也有一些企业在重要钢材生产地或需求集中区域享有很高影响力,但更多的中小钢贸企业只能分散在各个角落,单打独斗,争夺有限的上下游资源。“小而散一直是钢贸行业存在的问题,如今,全国钢贸企业数量超过10万家,但集中度较低,”乔忠民说,“许多中小钢贸企业在对接钢铁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时,会因自身规模不足,缺乏话语权。同时,在工程物资投标过程中,许多企业为了中标,往往会采取打价格战的手段,低价中标,这种无序竞争是钢贸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同时,施工单位由于业主资金不到位的问题,长期拖欠供应商材料款严重,导致钢贸企业在全国经济面临如此困难的前提下,雪上加霜。”
乔忠民指出,钢贸企业的经营模式有许多,传统的现货贸易主要包括“低进高出”“囤货待涨”,开展“自营”与“代理”业务,或根据下游需求向上采购,赚取差价。近年来,在数字化交易平台、金融工具等业态的推动下,钢贸企业获取信息、对接客户、开展业务的模式也在发生变化。许多钢贸企业并未跟随时代潮流,缺乏运用新工具、转变新模式的思维,传统的交易模式与管理模式必将阻碍自身发展。“对于钢贸企业来说,在市场波动如此巨大的情况下,不仅需要用知识来武装自己,不断了解吸收新的交易管理模式,还要合理应用期货期权等工具,增强企业抗风险的能力,真正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有序竞争,适应新的市场环境。这就需要协会来不断组织培训和灌输新思想新理念。
实际上,也有不少钢贸企业凭借稳健的经营思路和清晰的发展规划,积极拥抱数字化,拓展上下游资源渠道,抢抓机遇,真正实现了高效创收。“信息化时代,随着钢贸价格的透明度越来越高,面对钢铁行业巨大的市场波动,想要脱颖而出,就必须拥有充足的资源和过硬的能力。为会员企业发声,增强谈判筹码,拓展融资渠道,为企业抱团取暖提供支持,这些都是行业协会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乔忠民说。
目前,随着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越来越多的钢厂、钢贸企业将“降本增效”作为企业方略。同时,钢铁电子商务作为对接市场信息,连接上下游供需资源的新业态,也逐渐获得企业青睐,获得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不可否认,在钢铁行业产能过剩、需求低迷的背景下,钢铁电商等新模式正在逐步崛起,这也为中小钢贸企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协会服务助力企业进步
当前,钢材市场不确定性增加,行业生态深刻变革。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效对接上下游资源,提升企业素质与核心竞争力,就成为了协会服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乔忠民表示,北京金属材料流通行业协会从多个方面提供服务,全力帮助中小钢贸企业转变思维、提升实力,走出发展困境。他表示,协会积极与业内相关组织及专业平台合作,开展针对钢贸企业的讲座,为参会企业分析钢铁市场发展态势与未来走向,提供金融期货等方面的知识培训,帮助企业转变思维。“我们会专门邀请业内专家传授行业知识,也会请一些企业代表分享成功经验。这些讲座不仅帮助企业了解行业形势、提升抗风险能力,也为企业提供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加深企业彼此之间的联系。在钢铁行业波动如此巨大的北京市场,协会会员单位都经受住了市场的考验,平稳过渡,共同等待行业春天的到来,蓄势待发。”
此外,协会成立了专门的调解委员会,解决成员企业之间和企业、合作方之间的贸易纠纷;定期开展法务、劳动合同等法律知识的讲座,为成员企业提供培训;积极对接银行等金融机构,助企纾困,解决资金问题;与兄弟协会一起,积极搭建、对接施工单位的合作,参与城市副中心、雄安新区等重点项目的合作。“对于单个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来说,能够利用的社会资源有限。而协会作为行业组织,接触到的上下游企业、金融机构等社会资源更多、更全面,能够提供更多相应的服务,助力全国钢铁流通企业发展,抵御寒冬。”乔忠民说。
努力也最终获得了回报。2020年11月,协会被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评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商会组织”。2022年,协会被全国工商联评为全国“四好”商会。
政策支持促进行业发展
“作为行业组织,协会也肩负着为行业发声的责任。”对于2023年全国两会,乔忠民认为,政策的支持对钢贸行业来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方面,国家可以进一步构建银行与企业的合作对接平台,适度放宽对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条件,帮助这些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另一方面,在调整北京市产业结构的过程中,应给予钢贸企业更多的关注,对钢贸企业开展业务的区域进行更加合理有效的规划,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整个钢贸行业的利润水平低、行业透明度高、竞争激烈,因此规范的市场环境显得尤为重要。我认为,国央企在招标时,要对钢贸企业的资质与能力采取更加客观的评判;国家在行业规范与税收激励政策方面也可以制定扎实可行的方案,约束行业中存在的不良现象。针对一些拖欠民营企业材料款的现象,出台具体的解决方案和政策,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有了这些举措,钢贸行业的竞争将会更加有序,更多优质的钢贸企业也会不断涌现。”
披荆斩棘铺前路,万里扬鞭启新程。对我国钢贸行业的发展,乔忠民满怀信心。他认为,当前市场虽处于供过于求的阶段,但随着我国城市化的推进和制造业优化调整,钢铁的需求量将会得到持续增长,行业的“春天”终将到来。
“我们也看到,近年来,国家也越来越多的将注意力放在中小微企业的发展上。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时强调,党中央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这些话语鼓舞着每一个中小钢贸企业继续奋进。我相信,在政策的支持下,整个钢贸行业将会焕然一新,我国钢铁产业链供应链体系也将更加完善。”乔忠民说。
《 现代物流报 》( 2023年3月13日 A5版)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