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信号释放 贸易强国建设步伐加快
文 / 现代物流报全媒体记者 孙辉 罗颖 综合报道
对外贸易是我国开放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2023年前11个月,我国外贸迎难而上,规模达到近38万亿元。2024年,我国外贸发展如何发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传递出两大新信号:一方面更加注重外贸新动能新业态的培育,另一方面更加注重提高外贸综合竞争力。这意味着无论外部形势如何变化,我国将始终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更好地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2024年,我们将会持续加大外贸新动能新业态的培育,继续加快贸易强国的建设步伐。
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 推动外贸回稳向好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拓展中间品贸易、服务贸易、数字贸易、跨境电商出口。”2023年我国外贸发展面临哪些形势?2024年如何做好外贸等商务领域工作?近日,记者采访了商务部相关司局负责人。
如何看待2024年外贸形势?
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司长李兴乾说,世界经济复苏势头不稳、动能不足,由此带来的外需持续疲弱成为影响外贸走势的主因。在这样的大环境、大背景下,中国仍保持了国际市场份额基本稳定,特别是贸易活跃度保持较高水平,充分体现了中国经济的韧性,也展现出中国发展的底气。
2024年外贸发展面临的困难挑战,李兴乾认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外需走势难以预料。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2024年全球GDP增速2.9%,较2023年3%有所下降,其中发达经济体仅增长1.4%。二是非经济因素变量增多。很多地缘政治因素很有可能外溢至经济贸易领域,不同程度干扰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顺畅运行。三是贸易保护主义时有抬头,全球范围内的关税和非关税贸易壁垒明显增多。“同时也要看到,一些回稳向好的积极因素仍在不断集聚。”李兴乾说,一是消费电子行业明显复苏,行业预测消费电子及半导体产业正在走出下行周期,近几个月手机、家电等消费电子产品出口回升势头明显。二是新产品和新业态潜力充足。“新三样”、储能产品等引领绿色低碳转型升级的产品契合全球能源发展需要,跨境电商、海外仓、保税维修等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三是对外开放红利持续显现,多双边经贸合作将迎来更加便利的发展条件和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总的来看,外贸拥有持久不息的创新能力和稳定高效、充满韧性的产品供应链,将继续保持回稳向好的发展势头。
李兴乾说,2024年将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培育外贸新动能,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推动外贸回稳向好。
出台新政策。将会同各地方各部门持续落实好已出台的各项稳外贸政策。同时,针对新形势新任务,研究储备新的政策措施,适时推动出台,做好宣传解读。
开拓新市场。继续办好进博会、广交会等重要展会,支持企业参加境外展会。加强海外市场信息服务。持续推动便利跨境商务人员往来。推动标准“走出去”。加快自贸协定谈判。
培育新动能。加快培育外贸新业态新模式,促进跨境电商出口,推动扩大综合保税区保税维修产品目录范围,再支持一批区外保税维修、再制造项目试点落地。拓展中间品贸易,深化国际供应链合作。激发贸易数字化和绿色化双重动能,制定绿色低碳产品进出口货物目录。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支持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有序承接产业梯度转移。推进边民互市贸易进口商品落地加工。
积极扩大进口。提升进口贸易便利化水平,做好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培育工作,激发更多进口潜力。扩大技术装备和原材料进口,促进进口与产业深度融合、高效联动。增加优质农产品、消费品进口供给。
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
2023年以来,我国持续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取得了一系列亮眼成绩。商务部国际经贸关系司司长余本林介绍,我国已与29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22个自贸协定,自贸伙伴覆盖亚洲、大洋洲、拉丁美洲、非洲和欧洲,我国与自贸伙伴贸易额占外贸总额的1/3,立足周边、辐射“一带一路”、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初见成效。
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取得新进展。主动对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规则,积极推动加入两个协定进程。2023年,商务部推动出台有条件的自贸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试点对接若干措施、支持上海自贸试验区全面对接总体方案,为进一步深化国内改革探索路径、积累经验。
对外签署自贸协定量与质同步提升。2023年在商签新协定上取得“3+1”丰硕成果,签署与厄瓜多尔、尼加拉瓜、塞尔维亚等3个自贸协定和与新加坡自贸协定进一步升级议定书。与洪都拉斯启动自贸协定谈判并实质性完成早期收获谈判,正积极推进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以及与海合会、秘鲁、新西兰、韩国等的自贸协定谈判或升级谈判。
自贸协定实施和宣介成效显著。会同自贸伙伴审议各协定实施情况,坚持问题导向,推动共同高质量实施,并支持地方结合《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自贸协定,因地制宜出台针对性的对接落实举措。
余本林说,2024年将继续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通过自贸协定谈判助力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
进一步加大自贸协定谈判力度。继续推动与有关国家和地区的自贸合作进程,力争进一步扩大我国自贸伙伴“朋友圈”。力争结束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以及与洪都拉斯、秘鲁的自贸协定谈判或升级谈判,启动一批与相关国家的新自贸协定谈判,继续推动与海合会、挪威、新西兰、韩国、瑞士、孟加拉国等自贸合作。
进一步提升自贸协定开放水平。将以自贸协定谈判为抓手,提升货物贸易零关税产品比例,并着力以负面清单方式全面推动服务贸易和投资扩大开放,积极纳入数字经济、绿色经济、标准认证、政府采购等高水平经贸规则。同时,积极推进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主动对照相关规则,继续做好自主开放,协同开展先行先试,为进一步提升自贸协定开放水平提供支撑。
进一步提高自贸协定的利用率。将继续高质量实施现有自贸协定,解决企业面临困难,通过宣介培训帮助企业更好享惠,进一步促进商品、服务、投资在自贸区内自由便利流动,推动我国与自贸伙伴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
来源:北青网
作者:王珂 罗珊珊
2024年外贸会反弹吗?
从各月货物进出口总额的同比增速来看,2023年的外贸可谓跌宕起伏。2023年5月至9月,中国出口增速经历了连续的同比负增长,但在2023年10月至11月,增速均为正值。总体上,2023年前十一月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持平。
在这样的背景下,2024年外贸走势成为数十万外贸企业主最为关心的问题。
2023年底的一些迹象显示2024年世界整体贸易形势依旧交织着多项积极与消极因素。2023年10月,世界贸易组织预测2024年全球商品贸易量增长3.3%,远超2023年0.8%的预估值,且高于过去12年2.6%的平均水平。另一方面,2023年12月,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认为,2024年全球贸易依然“存在高度不确定性,总的来讲比较悲观”。
回看国内的外贸形势,2024年外贸增长依旧面临一些压力。
2023年11月,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预测今年全球经济增速为2.9%,明年将放缓至2.7%。全球经济增速的放缓也将大概率导致全球市场需求的下滑。2023年12月9日,野村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陆挺称,全球经济尤其是发达国家经济的下滑,必然对国内的出口形成压力,2024年中国在出口方面还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与此同时,世界范围内的地缘政治问题将成为国内外贸进出口的重要影响因素,一些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可能导致贸易摩擦和关税升级,进而影响全球贸易的增长。2023年12月,法国外贸银行(NatixisSA)对全球500家机构投资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地缘政治热点将是2024年全球经济和市场面临的最大威胁。这方面需要政府层面做出更大的努力。
但压力之下,外贸增长的“暖意”渐浓。从市场和政策层面来看,2024年国内的外贸发展仍有许多积极因素。
2023年12月11日至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拓展中间品贸易、服务贸易、数字贸易、跨境电商出口。”2023年12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若干措施》也从5个方面提出了18条帮扶措施。
其次,在全球贸易的波澜起伏中,中国供应链在完整度等方面有着巨大优势。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新三样”(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产品合计出口7989.9亿元,同比增长41.7%,彰显了中国制造高质量发展中新的优势在不断形成。
日前,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刘爱华表示,从未来走势看,目前全球经济复苏进展缓慢,经贸活动持续低迷。2023年11月份,Markit全球制造业PMI为49.3%,连续15个月处于收缩区间。尽管外贸整体面临外需仍然比较疲弱,但中国外贸依托强大的产业链供应链生产优势和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在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等政策的支持下,外贸运行仍有望继续保持总体向好。
宏观走势之外,外贸的持续增长也离不开外贸企业主的努力。在过去三年中,许多外贸企业从许多意想不到的事件中学习到了重要的一课:应对风险的能力。2024年,广东渼洁集团总裁罗小华就准备在海外买地建厂,以满足欧美、澳大利亚等市场的产品需求。在他看来,出口逆势增长的一大原因就是公司此前不断提升产线的智能化制造以及在海外大型客户需求上做功课。
随着贸易结构的变化,多市场布局也应成为外贸企业主的选择。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商业行业委员会副会长王曦表示,受通胀和国际环境影响,外贸传统市场欧美市场在2023年出现了进口额大幅下降的情况,但“一带一路”沿线的新兴市场需求却在快速增长。因此,建议外贸人士在2024年布局多个市场,以降低单一市场所带来的风险。
来源:经济观察报
作者:田进
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看外贸新动能如何加快培育
2023年12月11日至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释放多重信号,为2024年外贸外资工作定调。
2022年中央经济会议将“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列为重点工作,此次会议则“拔高”至“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说明什么?此次会议首次提出拓展“中间品贸易”,释放了什么信息?“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此次会议提出“制度型开放”,释放了什么信号?
在稳外贸工作上,会议强调,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要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拓展中间品贸易、服务贸易、数字贸易、跨境电商出口。
记者注意到,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将“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作为2023年重点工作任务,2023年“拔高”至“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列为重点工作,此次会议则拔高至“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由重视吸引外资转变为外贸与外资发展并重。”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拓展‘中间品贸易’是首次提出。”商务部原副部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魏建国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除了中间品贸易外,会议还明确出要拓展“服务贸易、数字贸易、跨境电商出口”。这对于发展新业态、培育新动能的指明了工作方向,拓展了外贸发展空间,增强了稳外贸的信心。
2023年11月23日发布的《中国数字贸易发展报告2022》 显示,2022年,中国可数字化交付的服务进出口额达3727.1亿美元,同比增长3.4%,规模再创历史新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联合发布的《数字贸易发展与合作报告2023》指出,过去3年,全球跨境数据流动规模增长120.6%,数字服务贸易规模增长36.9%,均高于同期的全球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的增速,对贸易模式、贸易结构、全球贸易规则和世界贸易格局产生深刻影响。“数字贸易国际合作的前提依然是开放,要打通对外交流、贸易的壁垒,让企业主动去了解全球,要拓展企业了解全球的渠道,建立数字贸易国际合作的交流渠道。只有国际交流广泛进行,才能促成更多的国际合作。”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盘和林建议,应尽可能减少出口制度性阻碍,加速跨境商品自由流动,也要完善基础设施,比如海外仓建设,也要在外交上助力数字贸易出口递增。
盘和林认为此次会议对数字贸易拓展的重视与明确,释放了完善数字跨境贸易体制、机制的信号,也释放了数字跨境贸易将取代传统贸易,成为中国核心出口路径的信号。
新动能除了体现在新业态的发展,以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为代表的“新三样”新产品也逐渐成为外贸新动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我国“新三样”产品合计出口7989.9亿元,同比增长41.7%,占我国出口比重同比提升1.3个百分点,达到4.5%。
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还强调,放宽电信、医疗等服务业市场准入,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认真解决数据跨境流动、平等参与政府采购等问题,持续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打造“投资中国”品牌。
从缩减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到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在推动国内经济实现更高水平动态平衡的同时,致力于共同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
有专家认为,制度型的开放红利,是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发出的强烈信号。“‘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更深层次地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和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温彬表示。
近日,国务院印发了《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总体方案》,批复了《支持北京深化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建设工作方案》,显示出高水平对外开放正在持续推进。
来源:中国网
作者:谭梦桐
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室主任、研究员金瑞庭:
关于2024年外贸发展新信号方面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将更加注重外贸新动能新业态的培育。近年来,以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为代表的“新三样”逐渐成为我国外贸的新动能。2023年前三季度,我国“新三样”产品合计出口近8000亿元,同比增长超40%,占我国出口比重已达到4.5%。2024年,我们将会持续加大外贸新动能新业态的培育,使其能够在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中进一步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将更加注重提高我国外贸综合竞争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到要“拓展中间品贸易、服务贸易、数字贸易出口”。当前国际贸易环境下,强大的“中间品贸易、服务贸易、数字贸易”是一国外贸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商务部研究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研究员白明:
中间品是与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最为紧密的产品,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中间产品是可以用于最终产品的,全球产业链的中间产品涉及到非国产的产品,如果中国在这其中能为中间产品提供所需的零部件,对全球产业链也是一种贡献,并且在这过程中也获得了发展机会,中间品是与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最为紧密的产品,拓展中间品贸易也是中国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过渡的关键所在。
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在外贸发展过程中已经能体现出来。比如中国积极加入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给中国外贸企业带来不少机遇。再比如今年以来,以电动载人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太阳能电池为代表的“新三样”产品出口增势迅猛,也能看到新动能的身影。未来从市场和产品中可能会拓展出“新四样”“新五样”等外贸产品。
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拓展中间品贸易释放多个信号。首先,这表明中国正在推动贸易结构的优化,促进中间品贸易的发展,以适应全球市场需求的变化。其次,这也表明中国正在加强与其他国家的经贸合作,推动全球供应链的稳定和安全。
中国外贸新动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新兴产业的发展,如新能源汽车、光伏、生物医药等;二是跨境电商等新业态的发展,为外贸企业提供了新的销售渠道和模式;三是服务贸易的快速发展,如信息技术、金融、教育等领域。为了更好培育外贸新动能,需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同时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
《 现代物流报 》( 2024年1月8日 A3版)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