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新一轮农村公路提升行动实施在即
文 / 现代物流报记者 孙辉 韩莹 综合报道
编者按
农村路网体系的完善能够有效促进县域产业发展和农产品销售,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目前农村公路仍存在技术等级偏低等问题,6月27日,国常会审议通过《农村公路条例(草案)》,对于促进乡村全面振兴意义重大,能够进一步发挥农村公路在引领城镇发展、优化农村产业布局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推动农村交通运输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发展增添动能。
6月2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农村公路条例(草案)》。
农村公路是我国公路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直接服务农业、农村、农民的公益性基础设施,在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会议指出,制定专门行政法规推动农村公路事业发展,对于促进乡村全面振兴意义重大。“条例出台将是农村公路发展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我国农村公路发展迈出新的一步,开启法治化新局面。”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院长孙永红表示,条例将明确农村公路发展的基本制度设计,通过把成熟的政策举措以法规形式固化下来,将从国家立法层面解答农村公路发展为了谁、发挥什么作用、怎么样发展等重要命题,是今后推动农村公路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
会议提出,要坚持问题导向,把农村公路高质量发展放在重要位置,对不符合技术等级要求的农村公路,抓紧升级改造、尽快实现达标。
我国农村地域广、人口规模大,迄今仍有近5亿人口生活在农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必须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农村公路发展始终注重均衡发展、协调发展,让人民群众共享交通发展成果,不让任何一地因交通而掉队。”孙永红说。
会议提出,要压实建设、管理、养护、运营、安全等责任,保障资金投入,积极开展路域环境综合整治,有效延长农村公路使用寿命。“农村公路发展仍面临不少问题挑战,特别是农村公路技术等级总体偏低、路网质量有待提升,管理养护短板较多,安全保障亟待加强,服务功能需要进一步拓展。”孙永红说,针对这些问题,制定农村公路的专门行政法规,既回应了时代需求与群众期盼、为农村公路事业长远发展锚定方向,也为新时代农村公路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来源:新华社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公路与综合交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解晓玲:
开启农村公路法治化新阶段
制定《农村公路条例》是党中央、国务院立足农村公路发展实际、聚焦解决农村公路发展突出问题作出的重要部署,对于进一步完善农村公路领域法律法规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制定《农村公路条例》能够进一步健全完善公路领域法律法规体系。农村公路特别是村道在职责分工、资金来源、土地使用、管养主体、运营发展方面与其他公路存在显著差异,虽然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 《公路安全保护条例》对包括县道、乡道在内的公路建设、管理、养护已有明确规定,但主要是对公路作出的普遍规范和要求,在立法体例上很难针对农村公路作出专门性规定。因此,需要制定《农村公路条例》,对现行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有效补充,结合农村公路自身特点和实际作出系统化立法、整体性处理。
制定《农村公路条例》是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农村公路法规制度的重要保障。近年来,为推动农村公路事业高质量发展,交通运输部先后出台《关于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等20余项政策文件以及《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 《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等部门规章,建立覆盖体制、机制、组织、监管、资金、考核、服务等领域的农村公路政策制度体系。在国家层面制定《农村公路条例》,既是对现有制度政策的系统总结提炼,又是基于农村公路未来发展作出的制度性安排,不仅对于推动农村公路事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作用,还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重要支撑。
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公路所主任工程师邓小兵:
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制定《农村公路条例》是服务保障乡村全面振兴、顺应民生期盼的必然之举,也是破解发展难题、保障农村公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我国农村地域广、人口规模大,迄今仍有近5亿人口生活在农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相继印发《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 《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 《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将“四好农村路”建设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提出了明确要求。
制定《农村公路条例》,固化“四好农村路”建设经验,对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养护、运营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全面规定,更好保障“四好农村路”规范长效发展,有利于推动进一步提高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让群众出行更加满意,让农村运输更加便利。能够进一步发挥农村公路在引领城镇发展、优化农村产业布局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推动农村交通运输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把农村地区的环境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为农村地区产业发展带来生机活力,助力农村经济和民生保障因路而兴,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为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实有力的服务保障。
“现在村里路修得可好了,出门更方便安全,经济和生活都跟着变好了,配套设施也升级啦。”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治多县多彩乡当江荣村党支部书记洛改感慨道。近年来,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青海高原,农村牧区道路改造工程正悄然改变着农牧民的生活。
从海西到玉树,从果洛到黄南,一条条崭新的农村公路串联起青海20多个县(市)农牧民的美好生活,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在湖北十堰,当地通过国省干线公路和“四好农村路”提档升级、文化赋能、区域协同、产业联动等举措,让山路变通途、风景变“钱景”。
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乡村的发展是实现国家繁荣昌盛的重要基石。而农村公路,作为连接乡村与外界的关键纽带,正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为千家万户带来富足希望。
数据显示,从2014年至2024年,全国新改建农村公路超260万公里,超过1000个乡镇、10.5万个建制村解决了通硬化路难题,实现了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
县道、乡道、村道纵横交错,形成了一张“外通内联、通村畅乡、客车到村、安全便捷”的农村交通运输网络,彻底改变了农村的交通面貌。截至2024年底,我国农村公路总里程超464万公里,长度可绕地球赤道115圈。其中县道里程69.88万公里、乡道里程124.34万公里、村道里程270.14万公里。
公路的畅通,为乡村产业发展打开了广阔天地。春去夏来,走进安徽省淮南市八公山区山王镇林场村,400亩盆景产业园打造的绿色庭院景观尽显别致韵味,曾经狭窄泥泞的村道被宽阔整洁的水泥路取代,一步一景、一院一景引来八方游客。
2024年,八公山区累计投入“四好农村路”建设资金600余万元。改造后的农村公路将八公山区内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点串联起来,不少省内外游客慕名前来打卡,当地文化旅游市场热度持续攀升,为当地乡村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记者从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公路局获悉,截至目前,四川省累计发动约12万名群众参与农村公路养路护路,建成“四好农村路”示范路超1万公里,助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近年来,围绕群众出行所盼、经济发展所需,四川加快推进“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推动农村骨干路网提档升级、基础路网延伸完善,基本实现3A级以上景区和县级以上产业园区通四级双车道及以上公路,85.6%较大规模自然村通硬化路,有力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群众增收致富。
每逢周末,骑行爱好者王巍就会邀约车友,沿着丹江口环库公路骑车赏景。丹江口环库公路沿线50个观景台,全部为修路时的废弃土场,后续通过就地取材实现“变废为宝”。“我们通过整合209国道、316国道、446省道和281省道,打造十堰城区‘山水车城·花漾堰道’示范路,串联12个村域、6个乡镇,形成‘自然风景+红色旅游+产业经济+度假餐饮’四位一体的旅游风景走廊。”十堰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主任方士钊介绍。
今年,我国将会实施新一轮农村公路提升行动,持续推进“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对此,交通运输部公路局副局长陶汉祥表示,将会从路网提升、安全提升、运输提升、治理能力提升、出行服务提升、和美乡村提升、助力产业提升、就业增收提升等八个方面入手,因地制宜、分级分类推动农村公路骨干路网提档升级和基础路网延伸完善,加快推进老旧路段及次差路段改造,加快乡村产业路、旅游路、资源路建设,大力发展“农村公路+”模式,深化交旅、交能融合,服务乡村产业发展。
来源:人民网
作者:乔雪峰
6月25日,四川省人大常委会举行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获悉,新修订的《四川省农村公路条例》将于8月1日起施行。
据介绍,四川省将及时完善行业管理制度体系,依法实施新一轮农村公路提升行动。一是畅通路网“优循环”。大力实施较大规模自然村通硬化路、产业路旅游路建设,强化老旧路整治,全力提升路网服务水平,激活乡村振兴经济发展动能。二是系统整治“保安全”。开展农村公路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大起底,加强农村客货运车辆安全监管,保障人民群众安全出行。三是改革创新“精管养”。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提高养护质效和治理效能。四是提升效率“优服务”。深化乡村运输“金通工程”,推动城乡客运均等化发展。加快“交商邮供”融合发展,促进城乡物流降本增效。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作者:刘佳
今年以来,甘肃省兰州市以“五联五更”为目标,围绕乡村振兴示范带“美丽廊道”建设,全力攻坚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阶段性目标,着力加快农村公路建设进程,持续擦亮“四好农村路”发展的底色成色。一是主动扛起行业监管责任,通过建立分片包抓工作机制,组织专业力量下沉一线,靶向督导各县区交通公路部门加快推进项目前期工作。二是构建全周期动态跟踪体系,第一时间协调解决项目建设难点问题,以精细化、常态化监管保障农村公路建设项目高效推进。三是主动把握国家和省上支持农村公路发展相关政策,科学合理的制定建设规划,积极争取新一轮农村公路建设行动中国省资金支持。
截至6月底,建设项目全部开工建设,完成建设投资1.35亿元,占全年计划总投资的54.2%。
下一步,兰州市公路服务中心将积极抢抓政策机遇,持续加大项目资金协调争取力度,科学调度、真抓实干,确保年度任务按期高质量完成,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实交通支撑。
来源:兰州交通运输
作者:王文
“过去的红高路,路面坑坑洼洼,大车碾过,能让人从座位上‘弹跳’起来,我们戏称‘蛙跳’路。”近日,大货车司机高师傅说,他常年运营扬州-镇江之间的线路,红高路路面之前坑洼不平,同行司机多有抱怨。
红高路,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头桥镇境内,是一条连接头桥镇与镇江高桥镇之间的主干道。长年累月的碾压,红高路不堪重负,路面坑洼不平、破碎不堪。今年,广陵区将投入1.3亿元,对包括红高路在内的8.5公里农村公路新建改建。一条“蛙跳”路,修成了营商“快车道”。
随着红高路即将贯通,将直接带动沿线村民增收。头桥镇福成村言蹊花卉的创始人彭路清说,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群众种花的积极性更高了,今后将扩大鲜切花的种植规模,助力农民增收致富。
广陵区交通运输局相关人士介绍,今年广陵区计划投入1.3亿元,新建改建农村道路8.5公里,同时全面加大农村道路交通安全设施提升力度,累计安装波形护栏4.1公里、路灯273盏,完成雨污水管网改造1.6公里。“农村公路犹如‘毛细血管’,只有把‘毛细血管’打通了,经济发展的‘主动脉’才能顺畅。”
来源:扬州日报
作者:头桥萱 朱轩卿
交通运输部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5月,全国农村公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11.6亿元,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2.8万公里、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1.5万公里,改造农村公路危桥1424座。全国实施农村公路以工代赈项目623个,完成投资17.9亿元,吸纳农村劳动力1.3万人,发放报酬总额1.2亿元。
下一步,交通运输部将聚焦提质效、促发展,兜底线、保安全,惠民生、优服务,实施好新一轮农村公路提升行动,以质量效益为导向,精准推进农村公路更新改造,加快完善现代化农村交通运输体系。
来源:工人日报
《 现代物流报 》( 2025年7月2日 5版)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