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信息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深度报道 > 正文

数字赋能 探寻制造业发展新引擎

来源:现代物流报 作者:李丹 时间:2022-06-29
导读:数据显示,目前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4000亿元,制造、交通、医疗等领域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
编者按
 

无人驾驶、智慧工厂、智能港口、远程医疗……6月24日至25日举办的第六届世界智能大会展示了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加速融合的落地场景。会上“大咖”汇聚天津,畅谈智能科技新发展。数据显示,目前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4000亿元,制造、交通、医疗等领域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多部门将加强部署,协同推进技术创新、基础设施建设、融合应用等,抢抓人工智能发展机遇,加速实体经济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以“智变”引“质变”
 
——第六届世界智能大会释放的行业信号
 

 

  第六届世界智能大会6月24日在天津线上线下拉开帷幕。人工智能作为新兴战略性技术,正在深刻改变着生产、生活方式,成为驱动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近日高温来袭,夏日用电陡增。面对电力需求,在第六届世界智能大会上,国网天津电力展示了一座“虚拟电厂”。“它串联起分布式光伏、储能设备和可控负荷,自动调节,实现能源供应效益最大化。”国网天津电力营销服务中心产品策划部副主任程宝华说,这相当于新建了一座“虚拟电厂”。

  “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将推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济在大会上说。

  近年来,我国人工智能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4000亿元,企业数量超过3000家,产业体系进一步完善、水平稳步提升。

  有了科技护航,传统生产制造向着智慧不断迈进。地铁管片是隧道的屏障。走进中交一航局天津地铁11号线一期工程管片生产车间,站在智慧管片管理中心大屏前,整个管片的智能化生产全过程尽收眼底。

  管片生产的收面工序如同装修“刮腻子”,是保证管片质量的基础。中交一航局城交公司党委书记臧书哲介绍,由中交一航局研发的智能收面机器人,不但节省一半时间,还解决了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因工人易疲劳导致产品出现缺陷的难题。“我国落地了超2万个5G应用项目,覆盖国民经济超40个大类。”中国联通董事长刘烈宏在会上表示,5G与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融合创新,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工具箱。

  作为世界智能大会永久展示基地的中新天津生态城,在场站、管网配备激光气体检测器,为燃气使用各个环节提供无人化管理和安全运维保障;在用户端安装新一代无线远传气体传感器,智能看家、风险预警实时上传。

  天津生态城能源投资建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杨说,智慧燃气背后是“城市大脑”汇聚了建设、环境、医疗等18个领域的数据,做到了“心中有数”。

  “如今有了移动支付、网上约车、远程订票、在线选座等,人工智能让生活更便捷、更高效。”参会嘉宾91科技集团董事长许泽玮说。

  人工智能更是在疫情监测、辅助诊断、远程办公、在线教育等应用领域大显身手,成为复工复产的引领力量,促进经济运行逐步趋于正常。

  世界智能大会现场还化身“元宇宙会场”。这个虚拟会场由腾讯音乐虚拟世界搭建,采用端云协同革新技术方案,观众进入后能以虚拟形象参会并与他人互动,如同“身临其境”。

  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刘刚认为,在社会价值观和使命驱动下,数字经济发展为提升经济和产业竞争力做出了重要贡献。

  会上专家认为,我国发展人工智能的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关键技术领域仍需攻克难关。

  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智能科技产业的发展应该建立在安全的计算底座之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曾毅认为,要把安全贯穿数据治理的全过程。

  发展人工智能只有厚积,才能薄发。“我们要深入把握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协同推进技术创新、基础设施、赋能应用和治理体系建设,抢抓人工智能发展机遇,为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工信部部长肖亚庆指出。

作者:毛振华 王井怀

 

 

01
行业观察
 

 

 
智能制造如何助力我国制造业“换道超车”

 

  6月25日,第六届世界智能大会在天津闭幕。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济在大会上表示,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制造是实现我国制造业创新发展的主要技术路线,为制造业带来了换道超车的好机会。

  “今后15年正是智能制造这个新一轮工业革命核心技术发展的关键时期,制造业要抓住历史机遇,通过智能制造实现‘换道超车’,跨越发展。”周济说。

  工信部数据显示,从2012年到2021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由16.98万亿元增长到31.4万亿元,占GDP比重达27.4%;增加值占全球的比重由22.5%提高到近30%,连续12年位居世界第一。

  “十三五”以来,我国智能制造的发展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智能制造装备国内市场满足率超过50%,培育了具有行业和区域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近100个。

  智能制造将如何助力制造业“换道超车”?周济认为制造业的创新模式有四类:产品创新、生产技术创新、产业模式创新,以及前三者综合形成的制造系统集成创新。而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都是实现这四类创新的主要路径。“产品是制造的主要载体和价值创造的核心。到2035年,我国的各种制造业产品和装备都将从‘数字一代’发展成‘智能一代’,升级为智能产品和装备。”周济举例,智能汽车作为典型的智能产品,近年来,其快速发展远远超过了人们的预想。

  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以来,我国汽车在智能驾驶配置方面,五年平均复合增长率高达42.7%。预计到2025年,中国L2(实现半自动驾驶,但驾驶者需监视路况)及以上的智能汽车销量破千万辆,智能汽车渗透率达49.3%。“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智能生产,也就是企业生产能力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是推进智能制造的主战场。”周济表示,以机器替代人力、引入新技术、升级智能设备,不仅解决了一线劳动力短缺、人力成本高升的问题,还从根本上提高了制造业的质量、效率和企业的竞争力。

  2021年,工信部等八部门联合发布《“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其中指出,要推动数字孪生、人工智能、5G、虚拟现实(VR)等新技术在制造环节的深度应用,搭建智能场景、研造新型智能制造装备以服务生产。

  数据显示,近十年来,我国已经建成了700多个智能工厂。“智能工厂是智能生产的主要载体。近年来,我国涌现出一大批数字化、网络化建设的示范工厂、标杆工厂、灯塔工厂。”周济说。“十三五”以来,我国智能制造供给能力不断提升,支撑体系逐步完善。截至2021年底,智能制造装备国内市场满足率超过50%,培育具有行业和区域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近100个,试点示范项目生产效率平均提高45%、产品研制周期平均缩短35%、产品不良品率平均降低35%,涌现出网络协同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远程运维服务等新模式新业态。

  周济表示,当前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在数字化、网络化阶段的智能工厂基础上,推动先进的技术升级,应用新一代的人工智能技术,建成拥有智能化设计、网络协同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共享制造、智能运维服务等新模式的第二代智能制造的智能工厂。“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引发了产品和生产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未来会催生出以智能服务为核心的制造业新模式、新业态,实现从以产品为中心向以用户为中心的根本性转变。”周济说。

作者:王绍绍

 

02
声  音
 

 

声 音
 
 

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

  通过推动“数实融合”,助力国家经济实现稳增长。着眼未来,应当加快以“新IT”赋能制造业的智能化转型升级和低碳发展。“新IT”已成为数字化社会的基础设施,是各行各业智能化转型必备。去年世界智能大会期间,联想集团与天津市政府达成“十四五”期间战略合作,2021年10月联想天津智慧创新服务产业园在津动工,总投资超过11亿元,预计今年10月启用投产,明年实现全部投产。只有以技术创新为切入口,抓住新的产业革命机会,以创新驱动增长,才能够以稳中求进的姿态助力中国经济稳增长,实现高质量发展。

 

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

  这几年我有幸见证并参与天津在数字化、智能化、数字安全领域的巨大发展。我们要“上山、下海、扶助小微”。上山是上科技高山,数字产业化,推动数字技术产业化发展。下海是下数字化蓝海,产业数字化,利用数字化技术帮助传统制造型企业转型升级,帮助政府治理城市运转,进行数字化和智能化改造。扶助中小微企业就是利用技术优势,消除大企业和中小微企业之间的数字鸿沟。我们希望能够推进SaaS生态,提高数字安全能力。SaaS服务可服务于天津及全国中小微企业,帮助他们完成数字化转型,让中小微企业“拎包入住”。

 

旷视科技联合创始人兼CEO印奇:

  在未来的十年时间里面,一个最大的机遇是来自于互联网基建的2.0,也就是所谓的AIoT时代、智能物联网时代。从去年开始,越来越多的企业提出了AIoT的战略。AIoT其实是AI和IoT两个词的融合。基于商业实践,AIoT的产业落地需要有三个要素的结合:一是AI;二是IoT;三是空间。IoT不是简单的万物互联,而是核心终端的扩展与爆发。我们会畅想在物联网时代可能有百亿级的物联网设备能够做链接,而这百亿级的设备一定不是一万类的设备,而可能是几个核心的品类,它们的爆发会带来真正产业的爆发,所以新一代的AIoT一定不是万物互联,而是核心品类。展望未来,无论是数字化、东数西算、新基建等,AIoT的核心技术越来越显性地成为上述核心关键词里的一些底层科技逻辑和基础技术架构。未来,AIoT可能成为数字经济的主航道和核心脉络。

 

中国工程院院士、阿里云创始人王坚:

  从历史维度看,数字化就是100年前的电气化,目前我们正处于数字化最早期阶段。放眼世界,能够改变人类,同时能改变人类生存、生活这三方面的技术不多,数字化则是其中一个。从城市数字化角度探讨“数字文明”,任何技术革命都是跟城市连在一起。放眼到百年的维度来看,我们需要换个角度看待当下城市发展。结合城市数字化发展,当前,数字经济才刚刚开始,未来算力将成为像电力一样可用来衡量经济发展的关键指标。从电气化到数字化这样一个历史进程中,国内一定会出现一个城市率先完成。

 

商汤科技联合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徐立:

  身处当下,数字原住民的认知,也就是在元宇宙中生长成长的原住民,决定了元宇宙商业的未来。进入新一代数字世界需要的核心要素为人、物、场。首先是人,进入数字世界最核心的一点即人与数字之间,如何形成自然的互动。虚拟化身技术帮我们找到元宇宙的入口。第二是物,现实世界中的各种物体,并不一定具有附加的智能属性。但当你进入元宇宙,一个数字社会,每一个物都可以被设计成一个智能体。第三是场,目前数字元宇宙能够把现实世界的东西进行三维数字重建。现在数字化能力越来越强,待全面数字化后,进入元宇宙会觉得更加真实,交互感更强。

 

03
新闻速递
 

 

第六届世界智能大会滨海新区签约55个智能科技产业项目

 
 
 

 本报讯6月23日下午,第六届世界智能大会举行项目签约活动。活动中,55个智能科技产业项目签约滨海新区,总投资额约510亿元。其中内资项目52个,投资总额约483亿元,外资项目3个,投资总额约4亿美元,签约项目总投资额占全市签约项目投资额半数以上。项目覆盖涉及高端装备、信创、生物医药、新能源、金融、车联网、新材料、现代服务业等多个领域。

 55个项目中,联想智慧创新产业园等6个项目参加主会场签约,小米物联网系统研发与全场景应用研究实验室及智能生态体验馆项目等15个项目参加新区分会场签约,其他项目由各开发区自行组织签约。签约后,各项目将分别落户天津经开区、天津港保税区、高新区、东疆综合保税区、中新天津生态城等区域。

作者:陈汝宁

 

04
相关阅读
 

 

“双碳”成第六届世界智能大会热词

  本报讯天津市宝坻区的小辛码头村,因是古时运粮码头,被称为“千年古渡”。如今,照耀小村的阳光正在被转换为厨房、大棚、充电桩里的“绿电”。小村里的光伏设备,是天津碳达峰碳中和运营服务中心具体实践之一。24日,该中心在第六届世界智能大会城市能源革命高峰论坛上“云揭牌”。

  大会上,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刘刚表示,数字经济正在为“双碳”目标的实现做出贡献。

  “希望借助世界智能大会影响力,把实现‘双碳’目标与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东北全面振兴相结合,为各地推进‘双碳’工作提供‘样板间’。”中国科协党组成员、国际合作部部长罗晖表示。

  除了研究者在大会中反复提及“双碳”,参会企业也普遍认为在“双碳”目标引领下,企业的发展空间将进一步拓展。

  举办了六届世界智能大会的天津,正在努力探索低碳绿色发展之路。从天津港建设零碳码头,到施行《天津市碳达峰碳中和促进条例》,天津正在努力构建绿色低碳的循环发展体系。 

作者:白佳丽

 

推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 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

  本报讯6月24日,工信部党组书记、部长肖亚庆在天津出席第六届世界智能大会并致辞。

  肖亚庆表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新一代人工智能作为推动科技跨越发展、产业优化升级、生产力整体跃升的驱动力量,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近年来,我国人工智能发展取得积极成效,截至目前,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4000亿元、企业超过3000家,智能芯片、开源框架等关键核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智能传感器、智能网联汽车等标志性产品的创新能力持续提升,产业体系进一步完善、水平稳步提升。智能化信息基础设施加快布局,已建成5G基站170万个,培育大型工业互联网平台150个,连接工业设备超过7800万台(套)。人工智能与制造、交通、医疗、民生等领域加速融合,不断创造出新业态、新模式、新市场,有力推动各行各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肖亚庆强调,我们要深入把握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协同推进技术创新、基础设施、赋能应用和治理体系建设,抢抓人工智能发展机遇,为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要积极培育人工智能创新生态,大力培育智能产品和服务,启动实施行业融合赋能行动,培育推广一批影响面大、带动性强、示范效应突出、安全保障能力强的应用场景,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融合应用中迭代升级。要加快建设智能化信息基础设施,有序推进5G网络和千兆光网建设,完善工业互联网、数据中心、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布局,合理部署超级计算中心。要推进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建设一批智能场景、智能车间、智能工厂,打造智慧供应链,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网络化协同、智能化改造。要继续深化开放合作,共同营造公平开放包容的发展环境。

 作者:布轩

《 现代物流报 》( 2022年06月29日 3版)

 

责任编辑:崔哲源
全媒体热线 : 4000-5656-98
信息公开中物汇成帮助中心广告服务网站地图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3775637 │ 24小时新闻热线:010-83775637
Copyright © 2005-2020 现代物流产业网 版权所有 客服热线:4000-5656-98
《现代物流报》社有限公司授权 北京中物汇成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为现代物流报官网 管理方
www.xd56b.com和www.z56c.com两个英文域名同时使用一个主体网站
英文域名:www.xd56b.com   京ICP备19057590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7039号
英文域名:www.z56c.com   冀ICP备2020027852号-2
技术支持:现代物流报社技术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