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信息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深度报道 > 正文

专题|中国车企智驾产业全球化进程加速推进

来源:现代物流产业网 作者:孙辉 韩莹 综合报道 时间:2025-09-15
导读: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关键赛道,智能驾驶产业的全球化进程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速推进,呈现出技术研发协同化、产业链布局国际化、标准法规互鉴化的鲜明特征。

文 / 现代物流报记者 孙辉 韩莹 综合报道

编者按

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关键赛道,智能驾驶产业的全球化进程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速推进,呈现出技术研发协同化、产业链布局国际化、标准法规互鉴化的鲜明特征。在本届慕尼黑国际车展上,中国车企全面展现了创新实力与体系完善度,汽车智能化迈向AI驱动与软件赋能新阶段,智能驾驶加速从技术概念走向全球规模化量产落地。中国车企凭借创新研发能力和成熟供应链板块,成为全球汽车智能化领域不可忽视的力量。

从慕尼黑车展看汽车产业技术转型三大趋势

9月9日,2025年德国国际汽车及智慧出行博览会(简称:慕尼黑车展)开幕。业内专家认为,本届展会凸显了汽车产业技术转型的三大趋势:深度拓展的电动化、软件定义为核心的数字化以及AI赋能的智能化。这三大趋势在展会现场的量产车型、概念车和试驾演示得到了体现。

电动化深度拓展

电动化已不再是“新兴趋势”,而是在技术和市场层面更深入发展。观察人士认为,电池技术和替代动力系统作为未来汽车的核心备受重视,动力电池系统的安全性与可持续性问题在本届展会也受到关注。

在本届车展上,中国企业展现出强大的创新力与技术实力:比亚迪推出乘用车千伏兆瓦纯电平台,在充电速度上实现全球量产最大充电功率1兆瓦、最高峰值充电速度1秒2公里;宁德时代推出热失控时不产生明火和烟雾的电池安全技术NP3.0和电池产品神行Pro,还能进一步实现车辆高压不断电,支持车辆安全驶离和应急避险;亿纬锂能重点展示具备标准化、零膨胀和高强度特性的大圆柱电池以及为每一颗电池赋予“数字身份证”的电池护照,构建电池的全链路溯源体系。

 

查看全部

来源:新华社

作者:单玮怡 康逸 车云龙

观察·Analysis

 
 

为营销赋能、走国际路线 智驾公司渐成强势供应链

从年初的“全民智驾”,到一场交通事故引发的智驾“紧箍咒”,再到华为乾崑集齐八大国企,地平线、Momenta、元戎启行等中国主流智驾公司亮相本届慕尼黑车展,智驾发展今年犹如坐上过山车,但是高速普及的趋势未变。

随着越来越多中国智驾公司与全球化车企合作,中国智驾公司在出海、登陆资本市场等国际化进程的步伐不输整车企业。但在逐步发展壮大后,智驾公司也正在经历从粗放成长到体系化管理的转型,在这个过程中,整车企业的管理理念和人才正逐步向智驾公司流动。

近日,随着一汽红旗宣布“红旗9系”将全面搭载华为乾崑智驾、鸿蒙座舱等全栈技术,华为的“朋友圈”一汽、东风、长安、上汽、广汽、北汽、奇瑞、江淮八大汽车国企合作,备受瞩目。其中,华为乾崑合作面最广、也是众多品牌的宣传杀手锏。

 

查看全部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孙宇

关注 ·Focus

 
 

中国车企携新技术为欧洲带来新机遇

今年的慕尼黑车展上,中国新能源车展台令人瞩目,从整车企业到智能化和供应链企业纷纷展示最新电动化与智能化技术。与此同时,不少欧洲车企的新车型也搭载中国电池、智能驾驶和车联网技术亮相。业内人士指出,中欧车企从单纯的市场合作转向技术创新、产品研发与供应链协作上的开放合作,不仅推动全球汽车产业加速转型,也为双方实现互利共赢奠定坚实基础。

中国车企展台成车展“新磁场”

在本届慕尼黑国际车展上,共有116家中国汽车制造商和供应商参展。从整车到零部件,中国车企与供应链企业集中展示动力电池、智能座舱、自动驾驶、车联网等最新成果,全面展现了中国汽车产业的创新实力与体系完善度。

 

查看全部

来源:新华网

作者:胡晓明 李函林 邰思聪

短讯·Brief News

 
 

地平线助力中国智能辅助驾驶企业“走出去”

在9月8日至14日举行的德国慕尼黑国际车展上,中国智驾科技企业地平线携征程6系列计算方案、HSD城区辅助驾驶系统以及最新的全球化合作成果亮相展会。地平线同时宣布,位于慕尼黑的欧洲总部正式成立,构建面向全球市场的本土化运营能力。

地平线表示,欧洲总部的设立,能够为中国车企在欧洲及全球市场的布局提供更高效、更贴近本地需求的支持,帮助中国汽车辅助驾驶迈向全球舞台。

据介绍,地平线辅助驾驶解决方案均满足国际及欧盟各类安全准入法律法规测试与认证,海外累计验证数据里程已超150万公里,覆盖全球超50个国家及地区。

 

查看全部

来源:新华财经

作者:王鹤

视点 ·Viewpoint

 
 

德国汽车经济学专家杜登赫费尔:

中企在数字化、自动驾驶技术开发上具有优势

德国汽车经济学专家、波鸿汽车研究院院长费迪南德·杜登赫费尔在慕尼黑车展前夕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全球汽车产业的发展依托于开放与合作。欧洲与中国企业之间已形成重要的交流协作机制,这不仅是双赢局面,也是推动行业转型的关键动力。

杜登赫费尔认为,“现代化、数字化、智能化”是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他特别期待看到中企展示数字化、自动驾驶和智能座舱等技术。“欧洲供应商在整车制造和品牌积淀方面拥有丰富经验,中国企业则在数字化、软件和自动驾驶技术开发上具有优势。”他说,“长远来看,加强与中国的合作至关重要。我们不仅可以从中国的创新中学习,把更多创新产品带入市场,还能在成本控制和长期规划方面借鉴中国经验。”

杜登赫费尔认为,中国作为当今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拥有强大影响力。与美国和欧盟市场的相对饱和不同,中国市场仍在持续增长。“规模经济对汽车产业至关重要,中国市场对我们的车企和供应商同样关键。亚洲尤其是中国市场,才是未来产业变革的前沿。”

杜登赫费尔强调,唯有开放才能推动全球汽车产业的良性发展和成功转型,中国是欧洲推进汽车业电动化和智能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伙伴。

来源:新华网

作者:单玮怡 康逸

中国展商数量在国际展商中居首

在2025年德国国际汽车及智慧出行博览会上,全球汽车制造商和供应商聚焦电动车、智能驾驶和“软件定义汽车”等重点领域,集中展示未来移动出行产品与创新技术。

据主办方介绍,本届博览会吸引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约750家企业参展。除大众、宝马、奔驰等德国本土企业外,国际展商比例超过55%,创历届新高。其中,中国展商数量延续上届增长势头,达到116家,在国际展商中居首。

德国总理默茨当天为博览会揭幕。他表示,如今的汽车展会不再只是新车展示平台,更成为互联、可持续、面向未来的移动出行实验室。行业转型和创新技术让汽车更好、更安全、更智能。

本届车展举办场地包括慕尼黑会展中心展馆及市中心开放空间展示区。市中心开放空间展示区向公众开放并提供200余台体验车辆,其中包括比亚迪、小鹏、零跑、红旗、长安、阿维塔等多款中国品牌车型。

博览会主办方之一、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席希尔德加德·穆勒在开幕式上说,当今汽车工业面临贸易保护主义等多重挑战,欧洲汽车行业因此承压。她说,美国对欧盟汽车加征关税已造成德国汽车工业损失,行业应始终支持自由贸易。

作者:车云龙 康逸

《 现代物流报 》( 2025年9月15日 11版)

责任编辑:张雨萌
全媒体热线 : 4000-5656-98
微博
微信
视频号
信息公开中物汇成帮助中心广告服务网站地图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3775637 │ 24小时新闻热线:010-83775637
Copyright © 2005-2020 现代物流产业网 版权所有 客服热线:4000-5656-98
《现代物流报》社有限公司授权 北京中物汇成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为现代物流报官网 管理方
www.xd56b.com和www.z56c.com两个英文域名同时使用一个主体网站
英文域名:www.xd56b.com   京ICP备19057590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7039号
英文域名:www.z56c.com   冀ICP备2020027852号-2
技术支持:现代物流报社技术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