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现代物流报记者 孙辉 韩莹 综合报道
编者按
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关键赛道,智能驾驶产业的全球化进程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速推进,呈现出技术研发协同化、产业链布局国际化、标准法规互鉴化的鲜明特征。在本届慕尼黑国际车展上,中国车企全面展现了创新实力与体系完善度,汽车智能化迈向AI驱动与软件赋能新阶段,智能驾驶加速从技术概念走向全球规模化量产落地。中国车企凭借创新研发能力和成熟供应链板块,成为全球汽车智能化领域不可忽视的力量。
从慕尼黑车展看汽车产业技术转型三大趋势
9月9日,2025年德国国际汽车及智慧出行博览会(简称:慕尼黑车展)开幕。业内专家认为,本届展会凸显了汽车产业技术转型的三大趋势:深度拓展的电动化、软件定义为核心的数字化以及AI赋能的智能化。这三大趋势在展会现场的量产车型、概念车和试驾演示得到了体现。
电动化深度拓展
电动化已不再是“新兴趋势”,而是在技术和市场层面更深入发展。观察人士认为,电池技术和替代动力系统作为未来汽车的核心备受重视,动力电池系统的安全性与可持续性问题在本届展会也受到关注。
在本届车展上,中国企业展现出强大的创新力与技术实力:比亚迪推出乘用车千伏兆瓦纯电平台,在充电速度上实现全球量产最大充电功率1兆瓦、最高峰值充电速度1秒2公里;宁德时代推出热失控时不产生明火和烟雾的电池安全技术NP3.0和电池产品神行Pro,还能进一步实现车辆高压不断电,支持车辆安全驶离和应急避险;亿纬锂能重点展示具备标准化、零膨胀和高强度特性的大圆柱电池以及为每一颗电池赋予“数字身份证”的电池护照,构建电池的全链路溯源体系。
来源:新华社
作者:单玮怡 康逸 车云龙
观察·Analysis
为营销赋能、走国际路线 智驾公司渐成强势供应链
从年初的“全民智驾”,到一场交通事故引发的智驾“紧箍咒”,再到华为乾崑集齐八大国企,地平线、Momenta、元戎启行等中国主流智驾公司亮相本届慕尼黑车展,智驾发展今年犹如坐上过山车,但是高速普及的趋势未变。
随着越来越多中国智驾公司与全球化车企合作,中国智驾公司在出海、登陆资本市场等国际化进程的步伐不输整车企业。但在逐步发展壮大后,智驾公司也正在经历从粗放成长到体系化管理的转型,在这个过程中,整车企业的管理理念和人才正逐步向智驾公司流动。
近日,随着一汽红旗宣布“红旗9系”将全面搭载华为乾崑智驾、鸿蒙座舱等全栈技术,华为的“朋友圈”一汽、东风、长安、上汽、广汽、北汽、奇瑞、江淮八大汽车国企合作,备受瞩目。其中,华为乾崑合作面最广、也是众多品牌的宣传杀手锏。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孙宇
关注 ·Focus
中国车企携新技术为欧洲带来新机遇
今年的慕尼黑车展上,中国新能源车展台令人瞩目,从整车企业到智能化和供应链企业纷纷展示最新电动化与智能化技术。与此同时,不少欧洲车企的新车型也搭载中国电池、智能驾驶和车联网技术亮相。业内人士指出,中欧车企从单纯的市场合作转向技术创新、产品研发与供应链协作上的开放合作,不仅推动全球汽车产业加速转型,也为双方实现互利共赢奠定坚实基础。
中国车企展台成车展“新磁场”
在本届慕尼黑国际车展上,共有116家中国汽车制造商和供应商参展。从整车到零部件,中国车企与供应链企业集中展示动力电池、智能座舱、自动驾驶、车联网等最新成果,全面展现了中国汽车产业的创新实力与体系完善度。
来源:新华网
作者:胡晓明 李函林 邰思聪
短讯·Brief News
地平线助力中国智能辅助驾驶企业“走出去”
在9月8日至14日举行的德国慕尼黑国际车展上,中国智驾科技企业地平线携征程6系列计算方案、HSD城区辅助驾驶系统以及最新的全球化合作成果亮相展会。地平线同时宣布,位于慕尼黑的欧洲总部正式成立,构建面向全球市场的本土化运营能力。
地平线表示,欧洲总部的设立,能够为中国车企在欧洲及全球市场的布局提供更高效、更贴近本地需求的支持,帮助中国汽车辅助驾驶迈向全球舞台。
据介绍,地平线辅助驾驶解决方案均满足国际及欧盟各类安全准入法律法规测试与认证,海外累计验证数据里程已超150万公里,覆盖全球超50个国家及地区。
来源:新华财经
作者:王鹤
视点 ·Viewpo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