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的物流业·“十四五”答卷(二)
专题|物畅其流 快递业赋能实体经济发展
文 / 现代物流报记者 孙辉 韩莹 综合报道
编者按
“十四五”期间,快递业不断深化与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的协同发展,累计打造了1600多个服务产业的重点项目,2024年支撑网上零售额超过13万亿元。数智化升级让“当日达”成常态,绿色转型为发展注入可持续动能,“进村出海”打通了城乡循环和全球市场。“小包裹”里藏着大活力,快递业不仅重塑生活方式,更成为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纽带。
“十四五”期间,快递业不断深化与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的协同发展,累计打造了1600多个服务产业的重点项目,2024年支撑网上零售额超过13万亿元。
通过电脑或手机,在屏幕上一键下单,从彩电空调洗衣机到水果冷饮快餐,消费者在家就能坐上快递送货上门。
从昔日托人捎带土特产,到今天网上下单、生鲜“次日达”甚至“半日达”,快递悄然重塑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回望五年间快递行业的飞速发展,这惊人的跨越背后是行业翻天覆地的变化。
快递业跨越式成长
快递业连接千行百业,是现代物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联通线上线下。
据国家邮政局发布的数据,“十四五”期间(2021~2025年),我国快递行业实现了迅猛发展。2021年,全国快递业务量完成1083亿件,首次突破千亿件;业务收入首次突破万亿元,完成10332.3亿元。2024年,快递业务量完成1750亿件,快递业务收入1.4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13%。2025年上半年,全国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956.4亿件,快递业务收入累计完成7187.8亿元。
“十四五”期间,快递业不断深化与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的协同发展,累计打造了1600多个服务产业的重点项目,2024年支撑网上零售额超过13万亿元。
一批具有引领作用的项目取得显著进展,圆通助力C919国产大飞机空中展翅,邮政速递服务国产新能源汽车出海驰骋。
曾经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千亿件”和“万亿收入”目标,如今仅用半年时间就已完成大半。如今,中国邮政行业设立营业网点超50万,快递业务量连续11年位居世界第一,目前平均每天揽收快件量超过5亿件,相当于每一秒都有近6000个快递进入寄递渠道。
数智绿色向未来
庞大业务量的背后是高效的资源配置。AI大模型助力快递企业从仓储管理到末端配送,实现智能化的升级变革;“无人”技术在仓储、运输和派送环节的使用,提高了快递时效,实现快递最高日揽收量7.29亿件。“早期在物流选择上还是很受到限制的,好多地方快递不能送达,选择性较小,价格当时是21元每单,价格高的惊人。”作为一名有着多年经验的网店店主,来自河北唐山的郝先生对“快递经历”感触颇深。他回忆道:“以前的物流跟踪经常查不到或者延时,现在每个节点都有反馈,发展的非常完善,尤其在双11大促期间就更加明显。”
曾经的快递业不仅收发难、价格高,平台评价页还常常飘着“快递太慢”这样的抱怨。而如今,得益于智能分拣系统的高效运转,包裹得以快速分拨,智能路由规划、智能调度系统等还会为包裹规划出最合理最便捷的路线,连“最后一公里”的配送,也能搭乘无人车、无人机精准直达用户手中。以前总嫌弃“快递太慢”,现在大家都在惊叹:“物流太快了!”
“现在基本上三天内就能收到货,就算在双11大促的时候也基本不会出现延迟的情况。我这电器都是网购的。”河北石家庄的80后网购达人韩小辫儿指着新装修房子对现代物流报记者介绍。
科技的进步在不知不觉中重塑着人们的购物体验,绿色低碳的运营新思路,也将“可持续”深植于企业发展的脉络。特别是“十四五”规划中提出,要推进快递包装减量化、标准化、循环化,快递企业在减量化与循环化方面持续创新。
以顺丰为例,“绿色包装”的研发集中在三方面:重点创新研发胶袋、胶纸等物料,显著降低塑料和原纸的消耗;研发并投用多款专业循环包装容器,包括医药精准温控箱、冷运循环保温箱、大件标准循环围板箱等;加大生物降解包装材料研发力度,累计投放数亿个全生物降解包装“丰小袋”,为绿色包装规模化应用提供实践范本。
而京东早在2017年就推出了“青流计划”,倡导生态链上下游合作伙伴一同践行“低耗制造、减少浪费、使用清洁能源”的标准,到2030年将累计实现减少碳排放10亿吨。
正是在数智化与绿色化的双重引擎驱动下,中国快递业才有了向内深入乡村、向外扬帆出海的底气与实力。
出海进村双翼飞
“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加强邮政设施建设,实施快递‘进村、进厂、出海’工程”。此后,中国快递业加速开启“进村”和“出海”的战略布局,目前已取得了相当亮眼的成就。
几天前,在外工作的小张刚给妈妈买了一套新睡衣,她像往常一样嘱咐妈妈,“你记得到时候让弟弟去拿”。但这次妈妈却说:“你把码发给我就行,我自己会拿”。原来,他们村庄附近已经新安装上了快递柜,再也不用为此特地跑到几公里外的镇上去取。
小张的故事并非个例。当前,四川、河北及辽宁等地接连出台了关于“快递进村”的方案,已建成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34.6万个,建制村快递服务覆盖率超过95%。在北京、新疆、甘肃、福建等多地农村安装了智能快递柜,通过科技赋能破解农村寄递服务“最后一公里”难题。
与此同时,电商助农模式也正蓬勃发展。顺丰作为重要参与者,已成功协助各地共建了超过50个农产品区域品牌,谈及助农成果,顺丰相关人员表示:“目前已覆盖全国2800多个县区级城市,共计服务5500多个生鲜品种,预计助力农户创收超千亿元,带动当地农业转型升级与农户增收致富。”
为提升边远地区服务能力,2024年,申通快递在小程序上推出“偏远地区集运”功能,服务覆盖新疆、西藏、内蒙古等6省份;在四川攀枝花,中通快递网点设置25个乡镇服务点,提供“零距离”上门收寄服务,实现芒果“当天摘、当天走”。
而在另一条赛道——“出海”方面,中国快递业同样捷报频传。截止到今年上半年,国际/港澳台快递业务量达20.2亿件,收入高达683.5亿元。
各快递公司在跨境物流方面势头强劲。顺丰与超过 95%的《财富》中国500 强企业合作,并有超过60%的500 强企业使用了顺丰国际服务;极兔也利用独特的代理模式,在东南亚市场稳居行业首位,行业份额大幅度提升至32.8%……
而中国邮政已在美国、澳大利亚、俄罗斯、英国、法国、西班牙、日本等多国开通海外仓,大大降低仓储费用,提高了时效性。
从解决“最后一公里”到“连接世界”,中国快递业正在“进村”与“出海”的双轮驱动下,驶向更广阔的未来。
来源:现代物流报
作者:卫小波
我国快递业“跑”出发展加速度
今年以来,我国快递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快递业着力提升服务水平,加快推动智能化、绿色化、国际化发展,高效支撑线上消费活力释放。
数据显示,1~8月,我国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1282.0亿件,同比增长17.8%。其中,1~2月,日均业务量约6.2亿件,超2024年“双11”日均水平。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魏际刚表示,快递业具有很强的连接性、纽带性、渗透性和融合性。它使得东西部之间,东中西之间连接更加紧密,使得生产的分工合作进一步深化,流通效率更高,流动成本不断降低,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一体化运作的程度不断向纵深推进。
今年以来,我国快递行业充分满足直播带货、假日经济、消费品以旧换新等寄递需求,深入挖掘文旅、赛事等场景潜在寄递需求,带动线上消费需求不断释放。
快递搭上电商“快车”
快递业务量的持续走高,得益于电商业务持续增长。数据显示,全国网上零售额从2009年2586亿元到2024年15.5万亿元,15年间增长了59倍,电商成为快递业务大幅增长的主要业务来源。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综合运输研究所研究员向爱兵表示,目前,我国快递业务量超过八成来自于电商业务。电商快递业务规模持续扩大与两业(快递、电商)深度融合发展,正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习惯、商贸流通形态和经济运行方式,并进一步激发平台经济、数字经济的内生动能,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今年前8个月,快递业务量在西部地区表现尤其亮眼,延续去年高速增长势头,其中,陕西、宁夏增幅超过40%,贵州、新疆、内蒙古、青海增幅在30%以上。快递业务量陕西同比增长达47.4%、宁夏42.2%、贵州36%、新疆31.4%、内蒙古32.4%、青海33.3%。其中,日用百货类、宠物用品等商品订单量大幅度增长,家电、家居、母婴、服饰、绿植等品类也加速进入西部市场。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与民生研究院副院长周广肃表示,电商的发展极大地扩展了销售的半径,充分发挥了消费对于经济增长的提振作用。
快递公司加速海外布局
今年以来,我国跨境电商也不断加快在海外的布局。
在云南昆明自贸区,“90后”的罗帅在五年前成立了电商公司,通过直播等手段目前对接业务的国家已不少于十个。今年上半年,公司的销售额已经接近去年全年水平。做了10年跨境电商的吕东朔,每天一上班就要查看公司产品海外销售情况。不久前,吕东朔又在美国南部布局了他在美国的第四个海外仓。跨境电商业务的突飞猛进推动了我国快递公司加速布局跨境快递业务。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我国已累计建了近300个境外分拨中心、300多个海外仓,开通了41条中欧班列和海运运邮线路,在71个国家和地区建成自营或加盟服务网络。一些物流公司已实现欧洲、美洲、亚洲、中东等市场“2~3日达”。
来源:央视网
作者:邢斯馨 刘亮
“小包裹”何以“加速跑”
国家邮政局的监测数据显示,截至10月11日,今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已突破1500亿件。
这一规模有多大?1500亿件快件,相当于2022年全球快递包裹业务量的近八成。
达成目标有多快?今年突破1500亿件比去年提前了37天,在高基数之上,我国快递业务量持续实现高增长,成为全球快递包裹市场的“动力源”。
小小快递,连接千城百业、联通线上线下。透过小包裹“加速跑”的身影,可以一探中国经济涌动的活力。
流动的包裹,彰显着国内大市场的发展潜力。
“包邮区”西进,是邮政快递业通过服务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扩大农村市场消费的生动缩影。在新疆喀什,新型县、乡、村3级物流体系不断健全,更多家电产品被送往各个乡镇;在西藏林芝,集运转运、邮快合作等模式应用广泛,农牧区百姓网购成本显著降低……今年上半年,我国中西部地区快递业务收入和业务量同比分别增长13.6%和25.5%,增速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偏远地区寄递服务短板正成为促进快递业务增长、激活农村市场消费的“潜力板”。
流动的包裹,映射出新质生产力的强劲推动力。
点货装车、一键发车,无人车缓缓启动,驶向几公里外的小区。今年6月以来,江西中通南昌县二部网点累计投用了20辆新能源无人车,服务覆盖周边30个社区。
无人机、无人车等新装备加速落地,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不断融入揽收、分拣、运输各环节……今年以来,邮政快递业创新发展呈现出良好势头,有力支撑业务量持续攀升。
流动的包裹,显示出宏观政策的有力有效。“坐等快递员上门,现场开箱验证‘国补’信息,划算又方便!”国庆、中秋假期尾声,云南大理市民黄女士收到了下单的新冰箱。送件、拆装、验码、上传……几分钟便完成了签收。“去年底,我们专门构建了一套基于物流凭证的管理方案,更好服务‘国补’需求。”顺丰集团通信高科技解决方案高级经理周运丹介绍,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已累计承运“国补订单”数千万单。
从单向配送到送装一体,从传统业务到非标准个性化服务……今年以来,我国持续加力扩内需、促消费政策,对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进行品类扩围,驱动快递业务持续攀升的同时,也助推快递业加速转型升级。
国家邮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邮政快递业通过覆盖全国、通达全球的网络体系,有效打通了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为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提供了坚实支撑。邮政快递业将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为服务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作出更大贡献。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韩鑫
《 现代物流报 》( 2025年10月15日 3版)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